在寶寶小時候,有的媽媽就讓寶寶多站,多走,或者多做學步車,覺得這樣能幫助寶寶快速學會走路。
媽媽們,你以為這樣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你可知道你這樣做,孩子容易變成羅圈腿(0型腿)?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羅圈腿那些事兒:什麼是羅圈腿、哪些行為容易導致羅圈腿,羅圈腿該如何辨別、又該如何預防和矯正。
1、什麼是羅圈腿?
羅圈腿,一般稱為O型腿,醫學稱之為「膝內翻「。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兩個膝蓋不能完全併攏,小腿向內翻。
2、羅圈腿有什麼危害?
羅圈腿,會影響走路的姿態,影響體形,孩子被同學嘲笑排斥,產生自卑心理。同時羅圈腿嚴重會發展成疾病,影響健康。
二、小寶寶都是「羅圈腿」
隨著時間的推移,胎兒在媽媽肚子慢慢長大,子宮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大,因此,胎兒的四肢只能四肢蜷縮,盤著小腿,胎兒在子宮裡長期保持這樣的姿勢,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兩個膝蓋不能完全併攏,小腿向內翻。所以,剛生下來的孩子都會有這樣的一雙不太直的腿,都有」羅圈腿「。
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大多數孩子在2歲左右,就會自然消失,一般來說,媽媽沒必要強行糾正,如若強行糾正,可能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三、如何判斷孩子的腿部是否異常?
雖然孩子的」羅圈腿「都會慢慢消失自愈,但是很多家長還是會擔心,小編教大家一個判斷腿型是否異常的方法:
在保證孩子腿部能夠正常活動的情況下,讓孩子仰臥,用雙手輕輕拉直孩子雙腿,檢查雙腿膝蓋關節的距離,這個距離大小和孩子年齡相關,沒有絕對的標準,但距離越小越好,如果雙腿膝蓋分開超過10cm,就需要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就診。
醫生判斷腿部畸形異常的標準是大腿和小腿的夾角,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醫生會根據雙下肢X 光片上大小腿軸線的夾角( 銳角) 進行判斷。
如果銳角小於5°,基本沒有問題,屬於正常範圍,不必治療;如果角度在5°— 10°之間,說明介於正常與異常之間,可以在家進行干預;大於10°則屬於病理狀態,應該到醫院進行治療。
四、哪些因素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羅圈腿?
後天性的羅圈腿不會遺傳,除了非常嚴重的先天畸形才會遺傳。
根據相關調查發現,孩子患上羅圈腿的主要原因是:
1、缺鈣
2、過早站立學走路
1、缺鈣。
缺鈣一般有兩種可能,
一是身體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 可以促進鈣吸收,缺少維生素D,孩子就易患上佝僂病,佝僂病患兒長到1歲學走路時,腿部會難以負荷身體重量,導致下肢朝外側彎曲形成羅圈腿;
二是在孩子0-2歲期間生長大於太快,需鈣量大,沒有及時補充可能導致缺鈣。(如果孩子飲食結構均衡,一般不會缺鈣,不需要額外補鈣)。
2、過早站立學走路
有的孩子很早就喜歡站立,但是不能因此讓孩子一直站,因為孩子處於生長發育旺盛階段,骨結構以軟骨成分為主,骨骼有彈性,可塑性強,肌肉的力量較薄弱,骨骼易彎曲,長期這樣會變形。媽媽們不能操之過急。
3、另外,還有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有可能造成孩子腿部畸形。
(1)、媽媽過早給孩子穿較硬的皮鞋
腿部的力量較弱,行走穿硬質鞋,會影響下肢正常發育
(2) W型跪坐姿勢。
孩子在學爬和學坐階段,容易W型跪坐姿勢,這種姿勢對於有明顯內八的孩子來說,會讓腿部變形情況更加嚴重。因此應當減少跪坐。可以鼓勵寶寶盤坐,伸展緊縮的筋肉。
(3)、讓孩子乘坐學步車
很多媽媽喜歡把孩子放入學步車內,認為這樣能防止孩子摔倒、鍛鍊有省勁,但長期以來學步車對孩子的成長不利,使用學步車會導致孩子發育遲緩,推遲孩子學會走路的時間。
此外作為美國最好的兒科醫院之一,美國普渡大學Riley兒童醫院的報告警告家長:過早學步車行走而爬行時間不足,會導致腿背部肌肉群發育過度而前肌肉群發育不足,同時過早站立會讓寶寶的腳跟和腿肌肉過於緊張,最終損害兒童平衡能力。
學步孩子的骨骼還沒完全發育到支撐身體的全部重量,使用學步車,腳跟無需用力,孩子會習慣前腳掌著地,容易出現羅圈腿、x型腿。
各位媽媽注意啦:學步車不應該使用。
央視的焦點訪談曝光了關於孩子用學步車的危險,另外,加拿大已經禁止了學步車的銷售,目前美國兒科協會AAP也在努力在美國通過學步車的全面禁令。
五、小孩患上羅圈腿,應該如何糾正1、按摩法
根據孩子膝關節畸形的方向,兩手分別抓住大腿和小腿,兩個拇指頂在膝關節凸起側,雙手稍用力,按畸形相反的方向按揉膝關節及附近的肌肉和肌腱,使關節兩側韌帶鬆弛,關節位置鬆動。每天按摩3 —5 次。
2、夾板固定
最好在晚上寶寶入睡後實施。
方法是:選擇一塊與孩子膝蓋寬度相仿、長度可以包括足部至大腿中部以上的木板,外面先包裹上一層軟布,以防壓傷。
根據孩子膝關節畸形的方向,將膝關節架空,如寶寶是羅圈腿,就將夾板置於腿內側。先用繃帶固定足部和膝蓋上方,然後逐漸用力將膝蓋固定在夾板上,開始時不可太緊,要讓孩子有個適應過程,也防止孩子血液不流通。
3、8步矯正法
向後邁步走,注意矯正寶寶走路的姿勢,要讓腳跟先著地,路線走直。每次走8步
4、鍛鍊腿部內側肌肉
讓寶寶的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足稍內扣,膝關節內扣做下蹲和起立的動作。20次一組,每天做2~4組,不需要完全蹲下去。
5、過於嚴重,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如果孩子羅圈腿嚴重,並且超過5歲黃金時期,建議前往醫院讓醫生幫助糾正。
艾德叔叔小提示:
1、糾正羅圈腿,切勿使用「蠟燭包」法
「蠟燭包」是傳統育兒習慣最常見的嬰兒包裹方法,把剛生下的嬰兒兩腿伸直,兩臂緊貼在身體兩側,用被單把寶寶緊緊的包裹起來,然後再在外面用一根繩子紮緊。老人們認為這樣不會讓寶寶受涼有助保暖,可以睡得安穩不會受到驚嚇,還可以防止寶寶羅圈腿的形成。
但其實這個非常不利於孩子生長發育,孩子哭泣時胸廓和非不能擴張,肺活量不能提高,時間長了影響肺功能。也不利於孩子關節和韌帶的發展,而且不經常打開,容易滋生細菌,引發皮膚感染問題。
2、糾正羅圈腿,需及時干預。
當發現孩子腿部異常的時候,就要及早預防,孩子5歲前是黃金矯正期。
六、四步驟教你預防孩子「羅圈腿」1、 定期檢查
孩子一般是一對以內的孩子應該定期到醫院檢查,及時發現羅圈腿可以及時治療。
2、飲食的補充
患上羅圈腿的原因之一是缺鈣,平時媽媽可以在孩子的食物裡面添加一下高鈣的食品,如奶酪、紫菜、蛋黃黑木耳等等。補充多點維生素D。可以適當帶孩子曬曬太陽,促進維生素D生成,促進鈣吸收。
3、 避免讓寶寶過早學走 。
一般等孩子在即學會爬、可以自己扶著東西站起來的時候才讓孩子學走路。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一定不能掉以輕心。要時刻關注著孩子,並定期做好檢查,了解寶寶的身體生長發育情況,讓寶寶更好的健康成長。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