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孩子長高的關鍵時期,一項研究發現春季(3~5月)孩子長得最快,身高的生長速度是秋天的2~2.5倍!誰不喜歡長腿「歐巴」?誰不希望自己女兒身材高挑?這份最全長高攻略,送給爸爸媽媽,給孩子長高助一臂之力。
孩子最終能長多高?
孩子的身高最大程度上是由父母身高決定的,遺傳因素占了70%。科學家提出過好多種不同公式,有一種叫FPH公式,具體是這麼計算的。
男孩:45.99+0.78X父母平均身高±5.29cm
女孩:37.85+0.75X父母平均身高±5.29cm
現在也有很多APP可以提供這樣的計算,感興趣的可以算一算。
不同階段,多高算正常?
後天因素對孩子身高的影響占30-40%左右,但大家可千萬不要小看這三四十,差別可不小!
舉一個例子:父親身高178cm,母親身高158cm,如果生女孩,可能的遺傳靶身高是161.5cm。後天因素可以影響34%,30%是48.45cm,40%是64.6cm,差別是16.1cm。這可是驚人的差別哦!
哪些後天因素會影響孩子的身高呢?主要就是營養、運動、睡眠。
營養處方
母親妊娠後,營養因素就已經開始發揮作用,年齡越小,營養對孩子身高影響的作用越大。
剛出生的嬰兒:儘量母乳喂養,以後在不同的生長期,都應供應足夠、合理的營養食品。
學齡前孩子:每天喝200-300毫升牛奶,吃1個雞蛋、100-125克瘦肉、禽肉、魚肉和適量的豆製品、150克蔬菜和適量水果、穀類150-200克。建議每周吃1次富含鐵和維生素A的動物肝臟,每周吃1次富含碘、鋅的海產品。
7-12歲:智力迅速發展,要為青春期做好準備,需要的能量和營養物質比成人還多,特別需要蛋白質、脂類、鈣、鋅和鐵等營養素。可以每天喝400-500毫升的牛奶,相當於兩袋冷藏鮮牛奶的量,還有多吃魚肉、禽類、肉蛋類和豆製品。
而貧血的孩子往往比同齡的正常孩子矮2-10厘米,所以平常的飲食要注意吃些富含鐵和維生素C的食物,預防貧血。
運動處方
運動是促進孩子長高的第二個因素。多做室外縱向運動和肢體伸展的運動有助於長高,比如跳繩、摸高、投籃、吊環、引體向上、游泳、打羽毛球、打籃球等。
學齡前兒童:運動量不作強制要求,可以參考這些數據——跳繩,50個一組,跳3組,每組間隔2分鐘;摸高,30次一組,做3組,每組間隔1分鐘。
青春期男孩 (13-16歲):每周3次以上,每次2小時。根據自己愛好可以在以下項目中任選一種或兩種: 游泳,有氧跑,有氧韻律操,羽毛球,網球,籃球,排球。
青春期女孩(11-15歲):每周3次以上,每次2小時(含準備活動和放鬆時間)。根據自己愛好可以在以下項目中任選一種或兩種:游泳,有氧跑,有氧韻律操,羽毛球,網球,籃球,排球。
睡眠處方
睡覺可使大腦神經、肌肉等得以鬆弛,解除肌體疲勞;另外,80%的生長激素在睡眠時分泌,孩子深睡眠後,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旺盛,充足的睡眠有利於孩子長高。
1-3歲的孩子每天睡12-14個小時,4-6歲睡11-12個小時。最好晚上9點之前就睡覺,小學生最好一天睡足10小時,中學生睡足9小時。
精神愉快也有利於促進兒童生長,精神壓抑可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因此,家長應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平和的環境,讓孩子愉快地成長。
有病及時治療
影響孩子長高的疾病有數百種,有些可以治療,而有些遺傳性疾病目前尚無好的治療方法。
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激素缺乏症等可以通過激素替代補充治療改善身高,如哮喘、先天性心臟病等原發病治療好了身高也會有追趕生長。
性發育提早,也會影響孩子身高。性發育越早,骨骺線閉合越早,性發育提早1年,至少要損失5cm的身高。
3個關鍵年齡
4周歲:人體內生長激素、甲狀腺素已基本形成,飲食、睡眠習慣逐漸形成,從身材上可以看出是否存在缺陷,這些條件對今後的生長發育都起著決定性作用。
男孩八九歲,女孩七八歲:趕在性發育前,判斷孩子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生理年齡與生活年齡是否相符,身高是否達到我國孩子標準身高,有無性早熟跡象。
十二三歲:看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同時,也可以進行終身高的預測。
比較在意孩子身高的家長,可以準備一本用的本子,定期測量並記錄孩子的身高和體重。發現孩子比同齡、同性別的孩子要矮一截,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這裡有兩張圖,爸爸媽媽不嫌麻煩的話,可以保存在手機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96944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