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奇!新生兒最容易被媽媽忽略的N種有趣的反射信號

白家女兒| 2016-03-20| 檢舉

新生兒反射亦指寶寶固有的原始反射原始反射是人類的先天反射,這些不受意識控制的反應是人類一生下來就具有的。其中,大部分的反射行為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內就消失了,而那些保護人體自身組織的反射,如瞳孔反射、打隔和打噴速等,卻不會消失。

瞳孔反射

媽媽新發現: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當遇到較強光源時,瞳孔就會縮小,看上去就像小貓―樣,簡直太有意思了。

專家揭秘:當寶寶出生之後,醫生就會對寶寶行―次較為全面的身體檢查,以判斷寶寶的身體情況。其中就有―項,測試寶寶的瞳孔反射。具體步驟是:首先醫生會用醫用手電筒迅速照射新生兒的眼睛通過此反射來鑑別寶寶的視神經和動眼神經是否正常。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瞳孔會在遇到明亮光線時收縮,在環境黑暗時放鬆。如果寶寶滿3個月瞳孔還不能收縮,就可能存在某方面的缺陷。

尋乳反射

媽媽新發現:有一次,我無意間用手指碰碰小傢伙的嘴角,他竟然將頭轉向這一側,試圖要含住我的手指,太神奇了!

專家揭秘:其實這就是寶寶的尋乳反射,也稱覓食反射。其表現通常為當媽媽以食指輕壓寶寶嘴角然後分別觸及上下唇的中央位置,寶寶會張開嘴巴並將頭轉向受刺激一側,試圖含住媽媽手指。這個反射動作多出現在寶寶出生後的1~2個月,但隨著其大腦的發展,就會變得不太明顯,直到寶寶4個月之後完全消失。

儘管尋乳反射看似十分有趣,但不建議家長經常藉此逗引寶寶以免引發寶寶哭鬧。

踏步反射

媽媽新發現:為什麼我將寶寶豎直抱起的時候,他的兩隻小腳會上、下踏步,感覺像在走路,這個問題直到現在我還沒有搞清楚?

專家揭秘:踏步反射也稱邁步反射,當寶寶被豎直抱起或把他的雙腳放在平面上時,他會做出邁步的動作。不過這種反射多數會在寶寶出生後不久即刻消失,最晚不會超過6~10周。部分早產兒也會有此反射,不過他們往往是腳尖著床,與足月出生的寶寶用整個腳或腳跟著床的動作有所不同。若寶寶滿8個月仍有此反射,則可能患有腦性疾病,需要立即帶寶寶去往醫院進行檢查。

驚跳反射

媽媽新發現:過年的時候,寶寶—個人身躺在小床上玩得正開心,突然外面—聲鞭炮的巨響嚇得他連忙伸出手想要找人抱。

專家揭秘:驚跳反射又稱莫羅反射,這是一種全身性動作。當寶寶遇到突如其來的刺激,例如巨響猛烈搖晃時就會表現出雙臂伸直手指張開、背部伸展或彎曲、頭朝後仰、雙腿挺直、雙臂互抱。通常這種反射會在寶寶出生後3~5個月內消失。

如果寶寶超過6個月尚有此反射,有可能出現神經性病變;如果寶寶出現上肢不對稱的情況,則有可能存在半身輕癱臂神經叢損傷鎖骨或肱骨骨折;如果寶寶的下肢反應消失則說明脊髓下段損傷或先天性髖關節脫臼。

強直性頸部反射

媽媽新發現:偶然翻出以前一張寶寶睡覺時的照片,小傢伙的姿勢簡直帥呆了就好像一個弓箭手一樣,這也屬於某種反射動作嗎?

專家揭秘:強直性頸部反射也稱不對稱頸緊張反射,它最有意思的一點在於當寶寶平躺時,其頭部轉向某一側,則該側的手臂和大腿就會自然伸直,而另一側的手臂和大腿則會弓起。通常,他喜歡哪側多一些,就可能預示著他之後的習慣用手。同時這種反射在寶寶出生後的數周內,能阻止其由仰臥翻向俯臥或由俯臥轉向仰臥。強直性頸部反射最早可在孕28周時的胎兒身上出現並在出生後3個月內消失。

並不是每一次平躺都能引發此種反應如若每次都能,則不論寶寶的實際月齡都應考慮為異常反應,需立即向兒科醫生進行諮詢。

掌抓握反射

媽媽新發現:每次只要我輕點寶寶的手心他就會立即握緊拳頭,然後再緩慢鬆開。整個手掌就好像一支「含羞草」,有趣極了。

專家揭秘:掌抓握反射,也稱達爾文反射。通常表現為輕觸寶寶手掌,寶寶就會立即緊握拳頭若將食指放在寶寶掌心,他就會立刻抓緊手指。掌抓握反射動作會在寶寶出生時就出現,到了2~3個月之後逐漸消失。

如果超過4個月時還有此反射很可能有神經病變。另外寶寶在第個月會常緊握拳頭,但如超過3個月仍持續握拳,表示有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游泳反射

媽媽新發現:我時常看到很多媽媽帶著不足3個月的寶寶去游泳,而且她們還大談游泳對寶寶的好處,這真的可行嗎?

專家揭秘:游泳反射也稱潛水反射,屬於寶寶與生俱來的一種超強本領。也就是說,將一個不滿6個月的寶寶俯臥放水中,他會表現出很好的協調能力。即使不小心將頭部浸入水中他肺部的管道也會自動關閉。

一旦寶寶超過6個月,再將他放入水,他就會極力掙扎,很容易導致嗆水。也就是說並非所有寶寶都會對游泳「如痴如迷」。

巴布金反射

媽媽新發現:這可能是發生在寶寶身上最有趣的反射了,我只要輕按他手掌然後再放開,他就很想「打呵欠」,那樣子笑壞我了。

專家揭秘:巴布金反射是發生在寶寶身上較為「有趣」的反射之一,其具體消失時間尚不清楚。不過此種反射的最大特點就是,只要家長用手指輕按住寶寶手掌,他就會邊張嘴邊搖頭,但只要將手指移開寶寶就會立刻打呵欠。

並不是所有寶寶都會表現出明顯的「打呵欠」有的可能只是張開嘴巴搖搖頭,家長不能因此而判定寶寶存在生理疾病,如有擔心,可向兒科醫生進行諮詢。

旋轉反射

媽媽新發現:我很喜歡跟寶寶一起跳舞,可是我總發現,只要我將他的身體轉向某―側,他的小腦袋也就跟著轉了過去就好像在跳「華爾茲」。

專家揭秘:旋轉反射,是最容易被家長忽略的常見反射之一,可是一旦發現寶寶有此反射,有些家長就會忍不住想一直逗他。其表現是當家長雙手抓住寶寶腋下將他轉向某一側,寶寶的頭部也會跟著轉過去;如若家長用拇指限制住寶寶的頭部運動,其眼球也會轉向那一側。

旦發現寶寶頭部與眼球均不轉動則表示有前庭功能不良,發現早期斜視也可使用此方法偵測出來。

追蹤反射

媽媽新發現:我相信我家的寶寶將來—定會是個「小色妹」,要不她怎麼—看見布拉德·皮特的大頭照就變得目不轉睛起來。

專家揭秘:其實這只是寶寶眾多反射動作中的一種,也稱追蹤反射。通常寶寶到了2個月之後,隨著其視力的發展,寶寶的視線會跟隨物體的移動而移動。比如說早上媽媽出門上班,寶寶就會通過眼神「目送」媽媽離開。

如果寶寶3個月時尚未出現此反射,需帶寶寶前往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以排除是否存在其他眼部問題。

肛門反射

媽媽新發現:給寶寶清理小屁屁的時候,總能看到他的屁眼,一收―放,動個不停,真是有趣。不過,是不是其他寶寶也會這樣呢?

專家揭秘:肛門反射屬於人體神經反射中淺反射的一種,也就是說當寶寶平躺時,用帶有稜角的物體輕輕從會陰區划過,肛門外括約肌就會收縮。與眨眼反射一樣,肛門反射也是終生存在。

若寶寶遲遲無此反射.很有可能是脊髓病變,應立即就醫。

對稱的強直性頸部反射

媽媽新發現:他不僅是個天生的「舞蹈家」,而且對木偶劇也頗有研究,你看他板―眼的動作,好像手和腳都被無數根線牽了起來。

專家揭秘:對稱的強直性頸部反射的特點是將寶寶低著的頭伸直抬起時,會看到他的手臂伸直兩腿彎曲;反之,將寶寶的頭屈頸放下時,他的動作正好相反,雙臂彎曲,兩腿伸直。通常到了寶寶開始爬行時.此反射就會消失。

如果寶寶開始練習爬行,此反射仍會出現,則說明寶寶可能有腦性疾患。

眨眼反射

媽媽新發現:每次我用手機給寶寶拍照時,只要―開閃光燈拍出來的照片多半是寶寶閉著眼睛,這是為什麼呢?

專家揭秘:通常在寶寶醒著的時候,突然有強光照射,他會迅速閉上眼睛,即使當他睡著以後,如有強光照射,他會把眼睛閉得更緊。這種反射會保護寶寶的眼睛免受強光刺激,與其他反射不同的是它會終生存在。

若寶寶對強光無反應或反應微弱,則懷疑為眼盲,最好帶寶寶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

巴賓斯基反射

媽媽新發現:有一次爸爸用梳子輕輕刮寶寶腳底,沒想到他的腳立刻變得好像一隻螃蟹,大腳趾使勁向上翹著,其餘各趾呈扇形張開,然後再蜷曲起來。

專家揭秘:這主要是由於寶寶中樞神經通路(錐體束)尚不成熟引起的,並非覺得痒痒下意識的反應。通常此反射可在4~6個月的寶寶身上看到,大約到了18個月以後會逐漸消失,偶爾會在寶寶入睡後出現寶寶到了2歲以後就會出現與成人相同的足庶反射。

若再出現巴賓斯基反射很可能是錐體束受損的表現。

新生兒反射動作有很多種有些反射動作―出生就有,有的則可能會在之後的幾個月內陸續出現。所以即使寶寶剛出生時沒有出現反射動作,家長也大可不必緊張:隨著寶寶大腦皮質的發展成熟會逐漸抑制寶寶的原始反射,且每個反射動作消失的時間也不相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9694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