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超重危險也增加
為什麼孕期體重控制如此重要,沈孟勳醫師指出,孕期正常增加體重除了避免產後肥胖;也能幫助生產順利進行,降低生產引起的傷害。
懷孕期間也要合理地增加體重,沈孟勳醫師提醒前三個月基本上以不超過3公斤為宜,到了妊娠中、後期,平均每週增加0.5公斤為佳(約每個月2~3公斤)。一旦孕期體重過重,發生內科疾病的機率也會偏高,如心血管、腎臟、高血壓等疾病。
飲食不忌口,體重增加太快,也容易引起妊娠糖尿、妊娠高血壓、嚴重者恐引起子癲前症等產科疾病。
而產婦身體脂肪太厚,也會影響產後傷口癒合的速度。
孕期媽媽一人要承擔起兩人的營養,難免會補充過多食物,一些來不及轉化為熱量的食物就會轉化為脂肪,導致身體發胖。
但是孕媽們知道這體重都增加到哪裡了麼?
孕期增加多少才算合適?
孕期正常體重增長10~15kg,其中胎兒重量約為3.4kg,脂肪約3.3kg,組織間液1.7kg,子宮及乳房約1.5kg, 血液約1.3kg,羊水約0.8kg,胎盤約0.6kg。
如果孕媽體重偏胖,體重增加應儘量控制在10kg左右。
孕期體重增加時間表:
懷孕最初三個月,孕媽會有各種懷孕反應,如噁心、嘔吐等,都會影響到孕媽的食慾,所以在前三個月,體重增長並不明顯,一共會增長約3~4.5kg。
但是在過了懷孕反應後的孕媽,由於懷孕反應對身體的消耗以及為了給胎兒更多的營養,將會食慾大增,造成肥胖。
懷孕4~7個月體重增加最多,一般會增加7~9kg。一周增加的體重量最好不要超過0.5kg。如若一周增加0.5kg以上且出現浮腫,此時孕媽最好去醫院諮詢醫生。
懷孕最後三個月,體重增長會放緩,每個月會增長約1kg.
懷孕了應該怎麼吃?
為了更好的控制體重,孕媽在選擇食物時,應儘量避開動物脂肪,如牛油、羊油、豬油等。因為動物脂肪胎兒不易吸收,容易積留在孕媽身體里,造成肥胖。
儘量選擇熱量少的食物,可以從魚肉蛋及牛奶中獲取優質蛋白質。
改變飲食習慣,口味應儘量清淡。
完美體重必須斤斤計較
維持完美的孕期體重,對許多孕媽咪來說,已成為近幾年來備受重視的議題。儘管有些孕媽咪在懷孕中、後期體重明顯超出標準值,但站在醫師的立場,絕對不建議懷孕期間進行任何的減肥方式,這是因為懷孕後羊水會增加、胎兒也會長大,子宮也跟著變大,因此總體重還是會增加,懷孕期間只能讓體重增加的速度趨緩,最好的方式就是從現在開始控制體重,不再讓重量毫無節制地往上攀升。
相對地,如果孕期控制得宜的媽咪們,也請繼續保持完美的體重,依照正常標準的體重範圍慢慢的增加上去吧!
要如何維持正常體重?除了飲食控制之外,沈孟勳醫師給各位孕媽咪們幾點小建議,不妨在懷孕期間保持適當的運動量,如果懷孕前已有固定運動習慣的女性,懷孕後仍可進行緩和的運動,像是游泳就是不錯的選擇,可減低脊椎、髖、膝、踝等關節負擔。
但如果懷孕前沒有運動習慣的女性,建議透過走路、散步、肢體伸展、瑜伽等方式,達到運動的目的。最後,由於懷孕初期胚胎著床尚未穩定,不建議進行劇烈的運動;越接近預產期,反而要以簡單、緩和、伸展肢體的運動較為合適。
但是孕期運動也有些特別的禁忌,如果孕媽咪本身屬高危險妊娠者,像是前置胎盤、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羊水過少、產前出血、懷有雙胞胎以上等等的孕媽咪們,反而不適合運動,請諮詢專業產科師的意見,必須多多休息。
如果孕媽咪的體重在中、後期明顯超過懷孕體重的標準值,沈孟勳醫師建議此類媽咪除了減少澱粉類、糖類、油脂類的食物,多吃富含纖維質的蔬菜,六大類食物依照比例均衡攝取,維持體重成長的幅度不要超過太多。
在每次產檢時,醫師也會透過超音波評估胎兒的大小,觀察增加的體重是長在媽媽身上還是寶寶身上,所以定期產檢顯得格外重要。
建議孕媽咪們,先了解自己的體重後,再擬定適合自己的飲食計畫,除了促進孕期健康,也防止胎兒的體重過重,孕育健康的寶寶。
站在醫師的立場,絕對不建議懷孕期間進行任何的減肥方式。
------------------------------------------------------------
延伸閱讀
原來一天中的這一時刻最易懷孕,想要寶寶的不能錯過!
網址傳送門→

首頁還有更多熱門文章喔
網址傳送門→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