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孩子玩了一整天,全身髒兮兮的,愛乾淨的媽媽總喜歡給孩子洗澡,而孩子一聽到「洗澡」二字,笑的樂開了花,就算是在大冬天,泡在大浴桶玩個半個小時,依舊是意猶未盡。愛乾淨是好事,但是並不什麼時候都能給孩子洗澡,如果在這些情況下洗澡,很容易對寶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媽媽們需注意了:
寶寶不宜洗澡的情況
1、發熱或熱退48小時以內
給發熱的寶寶洗澡,很容易使寶寶出現寒戰,甚至會出現驚厥。而發熱後的寶寶抵抗力低下,馬上洗澡易遭受風寒,導致引起再次的風寒,因此建議家長在熱退48小時後給寶寶洗澡。
2、打預防針後
小寶寶都需要定期接種各種疫苗,但是在打預防針後,會留下一個微創口,如果給寶寶洗澡,接觸不幹凈的水可能會引起感染。再加上打過疫苗的身體抵抗力暫時下降,也易著涼。
3、頻繁嘔吐、腹瀉時
因洗澡時,難免會搬動寶寶,使嘔吐加劇,也可能在不經意時,造成嘔吐物誤吸。媽媽不要在意一時的髒臭,等寶寶恢復過來再洗。
4、皮膚損傷
當寶寶有皮膚損傷時,比如燙傷、外傷、膿皰瘡等等,這個時候媽媽要注意不能給孩子洗澡,以為皮膚受損會有創面。洗澡會使創面受污染。
5、低體重兒
早產兒,由於發育不成熟,皮下脂肪薄,體溫調節功能比較差,所以這類寶寶要慎重決定是否給她洗澡。
6、寶寶剛吃飽
寶寶剛吃飽,洗澡易出現胃反流的現象,而洗頭會使大腦受到水的刺激,以致寶寶陷入缺氧狀態,不利於寶寶健康。
7、寶寶運動後
不少媽媽受不了寶寶玩鬧後的髒兮兮,馬上就給寶寶洗澡,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好的,因為運動後,寶寶的毛細孔打開排汗散熱,遇到水就會馬上收攏,水溫帶走寶寶身上的熱量,所以媽媽最好是給寶寶擦乾汗,休息半小時後再洗澡。
如沒有遇到上面特殊的情況,平時給寶寶洗澡可是件好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洗去一整天的疲憊和塵埃,對寶寶的身體健康也是特別好的。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以心交流,用愛育兒,國家高級育嬰師邀您加入辣媽大家庭
微信號:runhe-cw(長按複製)
我們專注於幼兒的健康與教育,歡迎你的隨時諮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