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給寶寶喝米湯啦!快來看看什麼才是好輔食?

給寶寶準備輔食,到底吃什麼好?你知道要多努力才能被稱為「好輔食」?

1、高營養密度

寶寶的胃容量很有限哦,他需要很多能量和營養素用於生長發育。好的輔食能提供高的能量、優質的蛋白質和豐富的微量元素,尤其是鐵。讓寶寶小攝入,大吸收!比如米湯、稀粥、菜水、果汁啥的,就沒有稠粥、菜泥、果泥營養好呢。

營養密度:

通俗地稱呼它為「營養性價比」。簡單來說營養密度就指相同重量的食物中營養素與熱量之比。

2、易清洗 易準備

好輔食一定準備起來比較方便,而且能徹底清洗乾淨。因為太複雜媽媽一定不高興一直做給我吃(♩¬3¬)

3、容易吃 易消化

寶寶咀嚼和消化吸收能力還不強,所以食物除了本身要夠營養以外,也要容易吃。比如軟軟易咬斷的食物,就比長長的粗纖維好。南瓜、紅薯之類的就比較好咬好消化。

4、不含骨頭 柔軟不堅硬

太硬太小的顆粒物很容易嗆到寶寶或卡在喉嚨里。所以吃魚的話三文魚、鱈魚啥的就比吃其他骨頭很多的魚方便(舉不出例子……因為骨頭太多不可能給寶寶吃)。堅果、水果塊也不適合給小寶寶吃,以免嗆到(堅果過敏風險也比較高),相對來說,水果泥就比水果塊更適合。

5、口感天然 口味清淡

寶寶的食物應該以天然的口感為主,不應添加任何調味料(如鹽、胡椒粉、兒童醬油等),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

寶寶和大人一樣,每天的食物種類也應儘可能豐富,需要包含:提供能量的穀類(米粉、粥、面、饅頭等)、蛋白質(瘦肉、豆類)、礦物質和維生素類(蔬菜、水果)、奶類(母乳或配方奶)。

通常來說,奶(或奶製品,如奶酪)、肉類、蔬菜類要比單純的穀物、水果營養密度更高,所以日常在給寶貝搭配食物時,不能因為覺得水果好吃,愛吃就各種水果暢吃,也不能每天只是稀粥、稠飯、爛面、饅頭度日……說到底這兩者最終都只是碳水化合物啊!

總結

菜水、肉湯、米湯水、果汁,這些被認為「超有營養」的食物,其實都不符合「好輔食」的標準,因為營養密度極低,提供不了寶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種營養,而且占了很大的胃容量。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寶寶營養不良的發生。

---------------------------------------------------

✖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小麥、麩質、堅果、花生、種子、肝、魚、貝類、發酵食物。

✔99.9%的寶寶都喜歡的早期安全食品:米粉、蘋果、梨、香蕉、木瓜、鄂梨、西蘭花、胡蘿蔔、紅薯、土豆和南瓜。

「壞」輔食

看看你給寶貝吃的食物中是否榜上有名?

果汁

很多媽媽們覺得果汁很好很健康啊,我自己在家榨汁兒新鮮看得見。其實果汁並不適合寶寶飲用。①果汁太甜,經常喝果汁容易造成寶寶拒絕喝白水,不利於牙齒保護。②水果變成果汁後損失了原來的膳食纖維,只有滿滿的糖分……

菜水

opps…這也是糟糕的選擇。煮菜水中並沒有什麼營養,除了色素外還可能含有化肥、農藥,甚至重金屬,這些都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危害。

米湯

大人們一直說,「你看我煮粥特意把上面的米湯水舀出來了,等下給寶寶吃」 親!千萬不要啊!粥的營養已經很有限了,你還指望它上面那層水能營養得開出花兒來??

加鹽的食物

寶寶滿1周歲前,所有食物都不應該額外添加任何形式的鹽(包括鹽、海鹽、兒童醬油 等)。嬰兒對鹽具有高度敏感性,絕對不要用筷子尖沾成人吃的飯菜給寶寶嘗。

加糖的食物

寶寶的食物中不要加糖,早期加糖會增加寶寶齲齒風險。媽媽應該學會利用天然蔬菜、水果中的自然甜味,如蘋果、西梅等進行調味,令寶寶愛上輔食。

加油的食物

寶寶的輔食其實不需要特意加油,母乳或配方奶能夠提供足夠的脂肪。無論什麼是橄欖油還是網紅嬰兒核桃油,它們的本質還是脂肪,並沒有你想的那麼高大上。攝入過多還可能導致寶寶體重過重,增加肥胖風險。相比在輔食中人為添加油脂,給寶寶準備一些含有健康脂肪的食物是更好的選擇,如牛油果、三文魚等。它們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幫助寶寶大腦發育,還能和其他豆類、穀類等組成一頓豐富可口的大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93556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