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備孕開始,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小區跳廣場舞的大媽、隔壁家豆丁的奶奶都會給你灌輸各種各樣的育兒信息。她們為了你家寶寶也是操碎了心,但往往好心會辦成壞事。快來看看,下面的育兒誤區你中招了嗎?
誤區一「蠟燭包」可防止「羅圈腿」
在中國有一種民間說法,用被子將剛出生的寶寶完全包裹起來,並將其雙腿伸直牢牢捆綁,可以防止「羅圈腿」。這種打「蠟燭包」的做法實在是讓寶寶心裡苦卻說不出哇。
新生兒雙腿呈M型像隻小青蛙一樣,是胎內姿勢的延續,並不是「羅圈腿」。隨著寶寶學會站立及行走之後會逐漸伸直。真正的「羅圈腿」是缺乏維生素D所致,需要正規的治療。
打「蠟燭包」對寶寶有害無益:被捆綁著的寶寶四肢無法自如地活動,長期如此會嚴重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捆綁過緊還可能會造成髖關節脫位;如果是在夏天,寶寶會無法正常排汗散熱造成體溫過高,嚴重可導致猝死。
正確做法:
使用寬鬆柔軟的睡袋將寶寶適當地包裹,會增加寶寶的安全感,盡快適應宮外環境。但切記,一定要根據季節選擇合適的面料,千萬不要包裹得過緊。
誤區二搖晃可製止寶寶哭泣
當爸媽的一聽到寶寶哭鬧就心疼不已,趕緊把他抱起來搖晃安撫。其實這樣不僅會讓寶寶哭鬧得更加厲害,也會影響其大腦發育。
寶寶的頭比較大,而頸部肌肉非常柔軟,韌帶彈性也很差,頸椎沒有完全骨化,劇烈的搖晃會使寶寶出現昏迷、呼吸困難、嘔吐等顱內增高的症狀,這些傷害可能會由一次或多次劇烈搖晃造成。嚴重時會對大腦造成實質性損傷,後果十分嚴重。
正確做法:
寶寶哭泣時,可以輕輕地撫摸寶寶身體的任意部位,緩解他不安的情緒。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找到其哭鬧的根本原因。
誤區三寶寶發燒捂出汗就會好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只要捂出汗燒就會退,其實這種做法極其不科學,而且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寶寶的新陳代謝遠比大人旺盛,給寶寶捂得太多影響機體散熱,會導致寶寶身體周圍環境溫度過高,可能會出現其體溫上升、高熱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狀,造成「捂熱綜合症」 。尤其是發燒的時候,更加要給寶寶提供降溫環境,不能一味地包裹。
正確做法:
寶寶發燒時應及時適量地減少衣物,用溫水擦洗身體並補充足夠的水分。發熱超過38.5℃或持續發熱時要及時就醫。
誤區四喝果汁更有營養
很多爸媽喜歡給寶寶餵果汁,甚至有的不靠譜的爸媽在寶寶三四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餵果汁,認為這樣可以更好地給寶寶補充營養。
事實上,果汁並不能等同於水果,榨取的同時也拋棄了果肉中的纖維素等重要營養物質。並且,寶寶攝取過多果汁極有可能會造成肥胖、腹瀉、食慾不振,並增加患齲齒的風險。所以,給寶寶餵食果汁一定要適宜。
正確做法:
12個月以內的寶寶不建議飲用果汁,12個月以上的寶寶每日飲用果汁最好不要超過100~200ml。吃水果比喝果汁更營養更健康,可以通過切塊、、刮泥、剝肉等方式進行加工餵給寶寶食用。
誤區五床頭懸掛玩具鍛煉認知能力
在嬰兒床的床頭放置玩具,認為這樣可以鍛煉寶貝的認知能力。其實這樣做會損害寶寶的視力發育。
嬰兒出生後在最初的幾個月裡,調節眼球活動的一些肌肉發育並不完善,且雙眼共同協調運動的能力比較差。這個時候,長時間近距離地朝同一個方向觀看,會迫使寶寶的眼睛過度調節和集合,對嬰兒的視力發育非常不利。
正確做法:
玩具應懸掛在距離嬰兒床1.5米以外的地方,擺幾樣不同的玩具刺激寶寶轉動眼球輪流看,這樣有利於寶寶的視力發育。
誤區六學步車可幫助寶寶學走路
寶寶在8、9個月大時開始學會爬,這個時候很多粑粑麻麻會給寶寶準備一個學步車。其實早在2011年,歐洲兒童安全聯合會就向家長發出呼籲——「慎用嬰兒學步車」。在我國,衛生部發布的《兒童跌倒干預指南》裡也明確指出這一點。這是因為,學步車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極易在快速移動時翻倒導致寶寶摔傷。並且,寶寶對學步車容易產生依賴,從而影響其大運動發育。
正確做法:
讓寶寶多趴、多蹬腿、多進行扶走訓練等都可以幫助寶寶學習走路,不建議使用學步車。
誤區七坐車時抱著寶寶更安全
有些粑粑麻麻可能以為坐車時抱著寶寶是最安全的。但當發生突發狀況時,瞬間產生的衝擊力是無法通過身體來抵抗的。只有使用安全座椅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寶寶的安全。對安全座椅的忽視而造成的悲劇比比皆是,全世界已經有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
正確做法:
為寶寶購買正規合適的安全座椅,可以讓寶寶坐車時更舒適也更安全。
誤區八寶寶睡中間可增進感情
粑粑麻麻為了增進和寶寶的感情,會選擇將寶寶放在兩人中間同床睡,這樣也方便夜間的餵養和照顧。其實,這樣做對寶寶來說非常不安全。
因為,睡在粑粑麻麻中間的時候,寶寶很容易處於極度缺氧的狀態,導致腦組織的新陳代謝受到影響,對寶寶的發育十分不利。並且,進入深度睡眠的寶爸和寶媽可能會對寶寶造成擠壓造成其猝死,這樣的慘劇時有發生。
正確做法:
在大床旁放置嬰兒床,讓寶寶有獨立的小空間,也方便粑粑麻麻照顧。
誤區九寶寶能吃長得胖才代表健康
有一種餓叫做奶奶覺得你餓。有著傳統觀念的老人總是擔心寶寶吃得不夠飽,以為吃得多長得胖就是健康。其實只要寶寶精神、食慾以及睡眠狀況都好,身體發育的各項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就代表是健康的。餵養過度不僅會造成「肥胖兒」,並且會造成「肥胖腦」,對寶寶的成長發育有害無益哦。
正確做法:
科學餵養寶寶,注意身體發育的各項指標,過胖過瘦都不健康。
問卷小調查
給寶寶最好的寵愛是學習和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只有這樣,寶寶的成長才更健康更安全。粑粑麻麻們加油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93373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