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怎麼辦?從法國媽媽身上學會 3 觀念,你也能優雅的喝咖啡...

榮伯| 2016-03-02| 檢舉

身為父母的你都是用什麼方式教育孩子呢?這篇法式教育讓你參考,如果你也遇到以下所訴說的狀況,你的教育方式是否也是一樣呢?也許可以從中學習。

法式教養 3 訣竅,讓孩子快樂成長

一. 法國爸媽教養會立場一樣,讓孩子知道父母才是老大

當台灣爸媽忙著討論,誰要當白臉 誰要當黑臉的時候,法國爸媽卻在討論怎麼維持一樣的立場 教養孩子

一個白臉一個黑臉,小孩只會越來越不給臉,這是台灣普遍的教養概念

不過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

因為小孩從嬰兒時期就會察言觀色了,孩子只會聰明的找軟柿子吃

例:小女孩花花,犯錯時,媽媽會對他機會教育,管教他,當爸爸在的時候 就會大哭找爸爸當救兵,這樣寵溺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對爸爸變得沒大沒小

彼此對教養有爭議,爸媽私下達成共識

法國爸媽的教養方式會 站在同一陣線,就算覺得對方懲罰方式不對,也不會當下反駁、幫孩子說好話、不會在孩子面前爭論,會私底下互相討論,決定未來更好的管教方式

這樣的作法,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就要自己承擔,也會知道為什麼被管教,自然能建立起好的觀念、規矩。

二. 當孩子哭鬧,4 招避免成為失控爸媽

法國爸媽認為孩子並不會因為爸媽的失控而得到教訓

重要的是必須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事了,學著彌補過錯,以後不要再犯!

我們該怎麼做,不當個情緒失控的爸媽呢?

1. 承認並認清自己的情緒

想清楚自己生氣是因為遷怒,還是孩子讓你失望了?

2. 讓自己跟孩子都離開現場

在家中放一張椅子,有爭執就讓孩子坐在那張椅子上反省,自己也暫時離開現場

3. 想辦法冷靜下來

不管是深呼吸、聽音樂還是找人訴苦,總之找方法 讓自己冷靜下來

4. 跟孩子談剛剛犯的錯

跟孩子明確的表達自己的看法

例:對孩子說:「我們明明說好只能看30分鐘的電視,但是你沒有遵守約定,讓我覺得很失望、難過,所以生氣!」

冷靜之後,在跟孩子說他的行為是不對的,才能真正達到「溝通」的作用!

三. 讓孩子不在玩具櫃前哭鬧,4 個方法

資源越少孩子才會越懂得珍惜

孩子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就算哭鬧 爸媽也不能妥協,必須在合理範圍內跟孩子說「不!」

讓孩子學習被拒絕的感覺

一起提高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1. 出門前溝通

出門前就說好不買玩具,孩子哭鬧也不能妥協

2. 避免靠近玩具區,現場玩就好

別靠近玩具區,可以避免孩子吵鬧,如果可以現場玩的玩具 就給他一點時間玩

讓孩子有時間跟玩具「說再見」!

3. 轉移注意力

利用「要不要去吃甜甜圈」等的誘惑 轉移注意力

4. 說明不買玩具的原因並約定

說明清楚不買的原因

例:「出門前已經說好了」,「之前買過一樣的」等等...

也可以說「如果買這個 就沒有錢吃晚餐了」

這樣也可以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

跟孩子訂的約定就應該執行到底

例:如果當下買了玩具,就要取消周末的遊樂園行程,讓孩子知道約定就要遵守!

減少孩子對物質的「想要」

完全滿足孩子的「想要」只會害他!

「教育是個不容許動搖的框架」

為了讓孩子在社會規範下自由快樂的成長...學習法國爸媽給孩子的「紀律」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9316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