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的寶寶有了黃疸怎麼辦?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一般在足月寶寶出生後2~3天出現,4~5天達高峰,5~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2周;早產寶寶出生3-5天後出現,5-7天達高峰,7-9天消退,最多3-4周就會消退。

如果黃疸出現太早、太晚、太久或反覆出現,就是病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可分為母乳性、溶血性、感染性和阻塞性黃疸。

母乳喂養的寶寶黃疸分為母乳相關的黃疸和母乳性黃疸。

母乳相關的黃疸,是指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在出生後1周內,由於熱量和體液攝入不足、排便延遲等,使血清膽紅素升高,幾乎2/3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可出現這種黃疸。

只要增加母乳喂養量和頻率就能得到緩解,一般不發生膽紅素腦病。如果新媽媽在產後的幾天裡泌乳量少,可以短期加配方奶。但要記得:先喂母乳!不夠再加配方奶!

母乳性黃疸是由於母乳中B-葡萄糖醛酸酐酶水平較高,增加肝腸循環所致,雖然是病理性黃疸的一種,但通常並不可怕,大部分寶寶吃奶睡眠都很好。

一般也不需要治療,停喂母乳24-28小時,黃疸可明顯減輕,但對於膽紅素水平較高的要密切觀察,必要時再次排除其它病理因素。

要想知道寶寶是不是母乳性黃疸,可以通過暫時停止哺乳來鑑別。如果停止母乳喂養48~72小時,黃疸迅速消退,那就是母乳性黃疸了。

這兩種黃疸一般程度不重,皮膚只是淡黃色,大部分寶寶情況好,生長發育都正常,不少寶寶即使不處理,黃疸也會自行消退,只是時間不定,最久可能要3個月。

黃疸期間是可以繼續母乳喂養的,如果黃疸過重,可以遵醫囑服用退黃的藥物,同時監測寶寶膽紅素值、體重變化和排便次數。

黃疸過重會損傷寶寶的中樞神經系統,稱為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嚴重時可能影響智力和聽力,但是母乳性黃疸引起的神經損傷極其罕見。

多喂養、適當曬太陽、保持大便通暢,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減輕這種黃疸。

了解更多孕期知識和新生兒知識,請微信添加公眾號:「十月呵護」,三甲醫院醫生24小時全天免費諮詢問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9117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