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們肯定都有這個感覺,養個娃是這輩子截至目前最最辛苦和困難的一件事情,尤其是我們90後的新媽媽,周邊可能連個詢問的同齡人也沒。
喂養期間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去醫院吧,也不見得就有用,寶寶太小了又不適合吃太多藥,豆媽就把微信後台眾多媽媽的頭痛大事繼續分享給你,有問題也可以來留言問豆媽!
一、鼻塞就是感冒?警惕「滲出性體質」
要知道,感冒了有可能會打噴嚏,可更多是表現為精神差、食欲不振,媽媽不要一看到孩子這個表現就慌忙給寶寶是感冒藥。隨便吃感冒藥會造成寶寶鼻腔乾燥,更容易受高風寒感染!
注意觀察:如果寶寶體型胖胖的,眼眉上長有像頭皮那樣的東西,臉頰上有小紅疙瘩,就極有可能是「滲出性體質」,也叫「泥膏」體質。
豆媽說:這時媽媽千萬不要覺得寶寶怕冷就拿被子裹著或者穿特別厚,滲出性體質越捂熱越容易加重鼻塞。
①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最好開著空氣凈化器;
②用柔軟的絲巾捻成條狀輕輕在寶寶鼻腔轉動,吸出髒東西,注意不要用醫用棉簽,以免傷到寶寶。
二、出汗溢乳引發的「耳後濕疹」
寶寶睡覺的時候一般都是用仰臥姿勢,室溫高的時候寶寶容易出汗,耳朵根部就容易潮濕,再加上平時吃奶的時候溢奶流到了耳根後,又沒有及時擦乾淨,就會滋生濕疹。
豆媽說:媽媽們注意保持孩子耳後跟的清潔和乾爽,只要平時室溫不太高,每次有溢奶及時清洗,就會好起來。
三、無故性情大變,惹禍的「腸絞痛」
靜靜媽媽在微信給豆媽留言「寶寶最近2天每到凌晨這個時間段都哄不睡,哭哭停停,還老是吃不飽的樣子,但是喂他他吃2口又會開始哭啼,就這樣一直持續到凌晨1點多才能入睡」。
豆媽說:其實啊,這種突然有異於平時愛折騰的現象,就是腸絞痛的表現。所謂腸絞痛並不是一種病,醫學上也沒有明確定義。
要緩解腸絞痛,可以試試這兩個法子:
①腹部按摩:雙手搓熱,塗一些潤膚露,以肚臍為圓心,順時針畫圓按摩,每次30-50下,幫助寶寶排氣消化;
②側睡抱抱:寶寶腹痛了,媽媽抱起寶寶側躺著睡,這樣對寶寶腹部的有一定的壓迫,會緩解疼痛。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