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兒童常見的用藥誤區,媽媽們不知道會害了孩子的!

1 少用糖水服藥

有些藥物口味苦澀,很多家長會選擇使用糖水來進行矯正口味。糖水中含有過多的礦物質元素,這些過多的礦物質元素會與藥物中的蛋白質發生反應,產生沉澱,致使療效大打折扣。過多的糖會降低藥物的功效,甚至有抑制退燒藥的作用。

2 少用牛奶服藥

因為牛奶中所有的鈣物質與很多藥物會發生作用,會導致藥效降低,藥物中毒等情況的出現。

3 少用濃茶服藥

茶葉中的所含有鞣酸會與藥物中含有的蛋白質、生物鹼等作用產生沉澱,從而降低藥物的療效,產生副作用。

4 兒童少用抗生素藥

通過抽樣調查表明,90%以上的呼吸道感染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所以當產生呼吸道感染的基本時,用抗生素效果不是很大的。使用抗生素容易形成兒童的抗藥性,甚至引起發育不良,耳部疾病。不到非得使用抗生素的時候,是沒有必要使用抗生素的。

5 兒童少用營養品補品

有些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體質很弱,媽媽們因缺乏醫學常識,為了促進寶寶的身體發育,會給寶寶吃一些,大補的產品,本身兒童正處於一個骨骼的發育期,過多的補品容易造成骨齡的成熟,導致身材矮小,性早熟等。

6 濫用退熱藥

小兒發燒溫度一般不超過38.5度,不需要採用退熱藥,多採取物理降溫的方式。本身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很弱,發熱本身會使很多疾病的一個信號,如果寶寶稍微有點發熱,就採取退熱藥,把體溫控制住,會掩蓋病情,對診斷造成困難。

7 少用成人藥

有時候家裡孩子生病了,家長們老是感覺大人一包,孩子少點,喝個半包。關山老師表示,這種做法是很錯誤的,兒童本身的器官組織,並沒有發育完全,尤其是肝腎功能,極易造成腎臟的損傷。

關山老師,一名兒科大夫。解決育兒,親子類教育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9098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