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很多家庭都在默默實行這樣一個教育方式「一方唱紅臉一方唱白臉」。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唱白臉的家長通常會嚴厲懲罰孩子,這個時候,唱紅臉的家長就會上前勸阻說情,讓孩子逃過一劫。
這種教育方式是錯誤的。
首先,父母雙方在教育寶寶的時候不能達成一致會給孩子造成對待問題上的困擾,使孩子不能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給孩子造成認識問題本身的困擾。
其次,孩子都是聰明的小鬼頭,只要有一次紅臉家長勸阻成功,他們就會產生投機心理,一旦自己犯錯,會立即找到紅臉家長來維護自己,來逃避懲罰。
最後,父母之間的互相指責會讓孩子失去對父母的尊重,在處理與他人的人際關係時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指責別人。
建議:父母雙方達成教育上的一致,針對孩子犯錯誤的嚴重性給予合理的懲罰措施,讓孩子明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即使雙發達不成一致,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而應該私下商量解決。
2、孩子還小,沒關係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不懂事,自己在別人面前說謊、說親戚鄰里的壞話或聊八卦、工作上的事對孩子都不會產生什麼影響。夫妻爭吵也沒關係,孩子還小,吃點好吃的玩一會就忘了。
事實上,8個月到2歲間的孩子在父母發生爭吵衝突時就會出現緊張、著急的心理特徵,對孩子的思想情緒產生嚴重影響。2歲以上的孩子,在目睹大人的行為後就會產生自覺或不自覺地模仿學習行為。如對別人說謊,說別人的八卦、壞話,在與同伴發生衝突時學著大人的樣子說話爭鬥等。甚至孩子在玩玩具或看書時,旁邊大人的談話和行為孩子都會不自覺地感應、學習到。
建議:爸爸媽媽們,要學會克制自己了哦!你的榜樣和引導作用對於孩子來說,太重要了!在你要求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之前,一定要反思自己,是否是那樣的人。
3、替孩子道歉
孩子由於年齡小,還不能明確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常常會為別人帶來麻煩而做錯事,此時,對於父母來說,第一反應就是「子不教父之過」,挺身而出,替孩子道歉。但這樣一來,孩子自己就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來說,還會產生推卸責任的心理。
建議:孩子做錯事時,要克制自己認錯的第一反應,告訴孩子行為的錯誤和給別人造成的影響,之後,讓孩子自己道歉並承擔責任,彌補自己的過錯。讓孩子從小就具有承擔責任的意識。
4、拒絕孩子的分享
很多家長、幼兒園老師都會教孩子要懂得與他人分享。你會不會這樣做?「寶寶,這個蘋果真好吃,給媽媽吃一口好不好?」孩子猶豫了一下,然後把蘋果遞給你。你開心地說:「寶寶真乖,媽媽不吃,寶寶吃吧!」或者假裝吃東西的聲音,還給孩子。
孩子們好睏擾啊!——你們大人真麻煩,要了不吃,不吃還要!
你這是在欺騙孩子的分享心啊!久而久之,本來學會分享的孩子也不會分享了。
建議:不要捉弄孩子的分享心,要了就吃一口吧~孩子想分享給你,你就欣然接受吧!
5、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在專心玩遊戲,你說:寶貝兒吃點東西吧!
孩子在專心看書,你說:寶貝兒,你看媽媽養得花漂亮不漂亮!
孩子在專心學識字,你說:寶貝,把牛奶喝了!
孩子好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做點自己興趣盎然的事情,全被你給毀了!孩子注意力差?都是你造成的!愛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打擾。讓孩子安安靜靜地做會自己的事兒吧,餓了、渴了他會告訴你的~
6、無條件的以孩子為中心
過年啦,你有沒有做一桌孩子愛吃的菜?孩子摔倒了,你有沒有趕快扶起?孩子去親戚家玩,走累了,你有沒有成為孩子的代步工具?孩子要抱抱,你有沒有立刻將他抱起?也許你也抱怨過:自從家裡有了這個小鬼,煩死了,跟著屁股後面收拾玩具,還是一團糟!
也許,你的注意力太在孩子身上了。也許,你讓孩子不懂得分享。也許,你小看了你的孩子。
不要看孩子年齡小,他們卻有著驚人的適應能力。你的精心呵護會導致孩子能力的低下。你的挺身而出妨礙了孩子的正常社交。你的小心翼翼,讓孩子失去了自己承擔的力量,而不敢面對外面的世界。孩子的膽小、自我為中心都是你造成的。
建議:讓孩子體會到得不到的滋味。比如,不立刻給他買想要的玩具,而必須在他生日時,或者上了一周幼兒園而不缺席的情況下。坐一桌也有其他家人愛吃的菜的宴席,大家互相分享。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自己運動交流,鼓勵孩子多走、多動、多嘗試,哪怕是稍微冒了一點險,也要挖掘孩子的潛能,鍛鍊孩子的能力。相信我,歐洲、美國的孩子都是這麼鍛鍊生活能力的。
你的孩子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你和你的TA也是獨一無二的父母,希望豬豬的建議能讓你的孩子更加快樂,讓你和孩子的成長更加具有幸福感。新年快樂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90400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