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打罵孩子嗎?這9個方法,當媽的都應該看看!

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在盛怒之下經常會通過打罵孩子來發泄自己的情緒,雖說這樣做可以讓孩子改正自己的錯誤,但也經常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今天,眼媽推薦9個代替打罵孩子的方法,父母們可以好好看看。

1做家務

當孩子犯了錯的話,可以讓孩子幫助父母做家務,比如打掃房間,做飯等之類的,在做家務的過程中,還可以和孩子聊聊他到底犯了什麼錯,應該怎麼去補救,同時做家務還能增強孩子的責任心。這樣的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氣氛不會顯得低沉,有利減輕孩子的牴觸心理,順帶著還能將家務做了,豈不是很好。

2練運動

現在的孩子一般都鍛鍊得少,平常也很少主動去鍛鍊,父母正好可以趁著孩子犯錯的時候,通過運動來懲罰孩子。如罰孩子跑步,做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如此一來,能夠讓孩子得到一定的懲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可以在運動中幫助孩子增強體質。

3反省思過

當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情後,父母們也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式來對待,比如讓孩子一個待在房間裡反省半個小時的時間,之後父母再去問問孩子知不知道自己錯在哪了,如果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願意去補救的話就讓孩子出來和家人一起玩,如果孩子沒有真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的話,就讓孩子待到自己想通了為止。這個方法可以讓孩子學會對自己做錯的事負責,主動尋求補救措施,對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自我掌控力有很大的幫助。不過,在讓小孩待在房間裡的時候要注意房內設施安全,窗戶要關好,也不能留有尖銳的用品和一些玩具。

4禁止孩子做某件事

禁止孩子做某件事,對於懲罰孩子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比如作業沒有做完就禁止孩子今天看電視,沒有把桌子擦乾淨就禁止孩子吃零食,沒有將自己的房間收拾好就禁止孩子出去玩等。通過禁止孩子做某件事可以讓孩子知道做每一件事都有原則,如果違反了原則就會有相應的懲罰。以小及大,可以教育孩子在做人做事上也要有自己的原則,不做一些違反原則的事,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5沒收心愛的玩具

對於孩子來說,沒收心愛的玩具是最讓孩子害怕的了。當孩子把媽媽收拾好的東西惡作劇弄成一團糟後,當兩個孩子為了爭玩具而吵鬧不休時,當孩子在吃飯寫作業時還要玩玩具時,媽媽們可以暫時把孩子的玩具沒收,讓孩子體會一下沒有玩具的失落感,等到孩子表現好時再將玩具還給孩子。這樣可以讓孩子學會專心地做一件事,還可以達到暫時懲罰孩子的目的,免去了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融洽親子感情。

6讓孩子自己面對錯誤

有些較貪玩的孩子經常會給父母惹下不少麻煩,比如弄壞鄰居的窗戶,在別人家的車上亂劃,在家瘋玩時弄壞家裡的貴重物品。針對這種情況,父母可以選擇讓孩子自己面對錯誤的方法,把鄰居家的東西弄壞了就讓孩子自己上鄰居家去賠禮道歉,弄壞了家裡的物品就得自己出錢賠償,但可以先向父母借錢,之後再通過勞動的方式還給父母。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勇敢面對自己犯的錯,自己解決問題,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和辦事能力。當讓孩子去鄰居家道歉的時候父母必須陪同,先讓孩子自己說出事情起因並提出解決方法,如果能夠完美解決就按孩子的方法, 如果遇上比較刁難的鄰居,父母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幫助一下孩子。

7懲罰父母

曾經看過一個通過懲罰父母來懲罰孩子的故事,事件中的父親說是因為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孩子又年幼,所以孩子的錯讓父親擔,之後孩子含淚在父親的背上抽了幾鞭。自那之後,孩子幾乎不犯錯。寶媽們也可以效仿這個方法,讓孩子知道他自己的錯誤行為給家人帶來了傷害,這樣可以讓孩子在今後的行為處事中考慮得更周全,也能夠讓孩子深刻記住這次的犯錯,潛意識中不再犯。

8與孩子商量對策

與孩子商量對策的方法是將孩子看成大人一樣對待,當孩子不聽話犯了錯後,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對策,決定用什麼方法來懲罰孩子。通過孩子參與制定懲罰方法,會比父母單純的懲罰更具有執行性,孩子也才能夠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而且孩子看到父母把他們當做大人一樣看待,心中也會不自覺地有種大人的心理,間接地也會變得更懂事,不讓爸媽太操心。

9以暴制暴法

對於特別調皮,屢次犯錯仍然不改的孩子來說,可以通過以暴制暴的方法。比如對於那些愛打架的孩子,如果打了別人,那就讓對方也打孩子一次,讓孩子知道被別人打是什麼滋味,對於愛拖拉的孩子,父母在孩子急的時候也拖拉一番,讓孩子知道拖拉給別人造成的影響。通過這種以暴制暴的方法,可以更直接地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所在。

孩子需要父母從小加以管教,管教方法也要適當,輕了孩子意識不到,重了又容易使孩子生出逆反心理。眼媽推薦的9個代替打罵孩子的方法,父母可以嘗試用一下,或許會幫助你更好地教育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90174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