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記憶特點
3歲前寶寶記憶帶有很大的隨意性,沒有目的和意圖,凡是感興趣的、印象鮮明的事物就容易記住。生活中爸爸媽媽可能經常遇到的情景是:自己的某件東西不知放到哪兒去了,若寶寶在身邊,你邊找邊嘀咕著「我那東西放哪兒去了呢?」,這時他可能一下子就能幫你找到(前提是:你放置東西時寶寶在身邊)。你可能會覺得非常奇怪,為寶寶非凡的記憶力而喜出望外,其實這些都是寶寶的無意記憶,而且寶寶非常擅長無意記憶。
3歲前寶寶的記憶內容在頭腦中保留時間較短,一般不會超過一年。據研究表明:寶寶見過的事物重新出現在眼前時,1歲以內的寶寶只能認得幾天以前的事物;2歲左右的寶寶只能認得幾個星期以前的事物:3歲左右的寶寶可以認得幾個月以前的事物。寶寶見過的事物不在眼前時,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回憶起來;2歲左右的寶寶可以回憶幾天以前的事;3歲左右的寶寶可以回憶幾個星期以前的事。比如爸爸在外學習一年後回到家中,小寶寶可能就不要爸爸抱,這時爸爸大可不必傷心,因為寶寶的記憶能力有限,他已經忘記了爸爸的形象,把爸爸當成了陌生人。
培養寶寶記憶力的6個妙招
1
豐富寶貝的生活環境
有生活經歷才有記憶,有的孩子年齡很小,卻因為"見多識廣",能記住和講述很多見聞。從小給寶貝提供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給他玩各種顏色、有聲的、能活動的玩具,聽音樂,多與孩子講話,給孩子念兒歌、詩歌,講故事,帶孩子去公園、動物園、商店,和孩子一起做遊戲等等,這些都會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記憶。這些印象在遇到新的事物時會引起聯想,幫助寶貝記住新的對象。
2
制定規律的作息制度
有規律的作息可以有效地幫助寶貝建立時間的概念,防止寶貝在大腦中形成錯亂的時空觀念。在作息制度實行初期,父母可以一邊安排寶貝的活動,一邊向寶貝敘說:「12點半了。現在是午餐時間,寶貝該吃飯了。」「1點半了,寶貝該午睡了。」「4點了,寶貝可以玩玩具了。」建立正確的時空概念可以在無形中強化寶貝的記憶力。
3
欣賞古典音樂
腦智能學的研究表明,多給寶貝欣賞一些優美的古典音樂作品不僅可以陶冶寶貝性情,還可以增強寶貝對語言的記憶力。這種訓練最早可以從寶貝聽胎教音樂開始。不管寶貝是在玩玩具、做遊戲、讀書還是吃飯,媽咪都可以放一些比較輕柔優美的音樂,讓寶貝有意無意地欣賞就可以了。
4
創設各種有趣的記憶遊戲
遊戲始終是寶貝的最愛。寶貝在遊戲過程中身心都處於亢奮狀態,這時候寶貝記憶的積極性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媽咪,我們玩昨天玩的遊戲好不好?」寶貝可能把具體玩遊戲的時間搞錯,但是他會記住遊戲本身。根據寶貝的這一特點,父母可以自己創設一些有趣的遊戲來幫助寶貝提高記憶力。
5
用各種有趣的形象輔助記憶
寶寶對語詞的記憶能力較弱,以情緒記憶、形象記憶為主。因而當爸爸媽媽讓寶寶記憶兒歌、故事、字母、數字等抽象材料時,要配上圖片形象、動作形象或誇張的聲音形象等。比如邊講故事邊做動作,或將故事畫成連環畫,和寶寶一起看著畫面講故事,這些都有助於寶寶對故事的記憶。還比如讓寶寶記家裡的電話號碼,可將電話號碼編成一段樂曲或一首有趣的兒歌,這樣寶寶就能記得又快又牢。當然,在運用形象輔助法時,可以結合運用「聯想法」,將要記的內容想像成熟悉的形象,比如記數字,可以把每個數字想像成熟悉的形象,「1」像筷子;「7」像奶奶的拐杖……
6
適當重複,加深印象
越熟悉的事物寶貝越容易記住,適當重複可以幫助寶貝對需要記憶的對象加深印象,產生長久的記憶。比如,父母想要讓寶貝認識各種顏色,其實根本不需要拿出專門的時間來教寶貝認識顏色,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見到什麼物品告訴寶貝這是什麼顏色:「這些紅色的花好漂亮。」「寶貝要吃蘋果,這個紅紅的蘋果很好吃。」經過多次重複,寶貝就能牢記各種顏色。
寶寶記憶內容在腦中保存時間的長短受多種因素影響。
一般而言,主要有以下幾種因素:
1)寶寶的情緒狀態。積極的情緒狀態或引起寶寶積極情緒體驗的事物寶寶記的時間越長。
2)寶寶的知識經驗和對事物的理解程度。知識經驗越豐富,越有助於寶寶對事物的理解,而理解較深的事物記的時間就越長。
3)寶寶對記憶對象的感知程度。看得聽得越清楚、越仔細、越完整,在腦中保持時間越長。
4)寶寶記憶對象的特點。引起寶寶興趣的、形象生動鮮明的,在腦中保存的時間長。
名人哲言
記憶力好,不一定會讓你成功,但記憶力不好,一定會讓你糊塗,一定讓你失敗,而且失敗的很看!--------沃倫.巴菲特
記憶力是智力的拐杖,記憶力是智慧之母.-------亞里士多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9803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