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你發脾氣?6步讓他「沒脾氣」!

Hannah ...| 2016-02-05| 檢舉

在育兒的過程中,最讓人受不了的就是當孩子很生氣、無視你的存在,或者拒絕你的要求時,你還要和他一起解決問題。孩子可能會沖你大喊大叫、向你動手、罵你、朝你亂扔東西、威脅你,或者關上門完全不理你,孩子的這些行為可能會讓你很無奈、很失望或者很憤怒。

孩子必須明白有些行為是不對的,因為這些行為不僅對自己有害,也對他人有害。越早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成長就會越順利。我們總結了一個教育方法,即「自制力教育」。它可以讓家長教孩子一些正確的、理性的方法來表達內心的不滿情緒,它還能給每個人充足的時間冷靜下來,從而讓教育過程更加順利。

什麼時候使用「自制力教育」?

1. 當孩子表現不好,並對你的「糾正式教育」不理不睬時;或者,當孩子持續表現不好或者情況更糟時。

2. 當孩子突然大發脾氣,並拒絕按父母的要求做時。

「自制力教育」兩階段

「自制力教育」兩階段,冷靜之後才能解決問題

第一階段 保持冷靜

1. 描述孩子的不當行為

用平等、平靜的語氣,簡明扼要地告訴孩子他哪裡做錯了。這時,孩子可能對你說的話毫無興趣,因此,你說多了也只是白費口舌。「馬思庫,你在沖我大喊大叫,還在房間裡走來走去」這樣的話,就可以了。

2. 告訴孩子如何冷靜下來

這一步就是為了告訴孩子他需要做什麼來讓自己冷靜下來。你可以給孩子一個非常簡單的指示,比如:「請你回到自己的房間,冷靜了再出來。」這時,就像描述不當行為一樣,你的語言也要儘量簡單。不要給出太多指示,也不要不停地重複你說的話,否則,智慧讓孩子覺得你是在說教、囉嗦或者是想吵架。

3. 給孩子冷靜的時間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冷靜下來,這在許多父母看來都是無足輕重的小事。但是,如果你自己能保持冷靜,同時也能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冷靜下來,孩子就會更快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簡單地說一句「我們花點時間冷靜下來吧,幾分鐘後我再來找你談談」,效果就會非常驚人。

我是天津育兒,喜歡我就滑到文末幫點個

第二階段 後續教育

4. 告訴孩子該怎麼做

向孩子說明,下次碰到這種情況時,他要怎麼做來保持冷靜。我們教過很多父母用「不要……而要……」這個短語來描述正確的行為。比如:「不要大喊大叫地衝出門,下次你生氣時,請告訴我你很生氣,然後問我你可不可以回房間去讓自己冷靜下來。」

5. 練習

現在孩子已經知道應該怎麼做了,接下來,你應該讓他親自實踐一下正確的做法。你可以讓孩子和你一起做幾次深呼吸,或者冷靜地重複一個合理的要求,如:「我現在真的很生氣,我可以去房間裡待幾分鐘嗎?」練習結束後,要告訴孩子哪些做得對,哪些需要改進。

6. 給予消極後果

這一步是「自制力教育」的關鍵。家長們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忘記對孩子的失控行為給一個消極後果了。一定要給予孩子一個消極後果,並要堅決執行這個後果,因為孩子必須明白,在不順心時,他不能靠發脾氣來解決。

4個小貼士,讓大忙人教孩子保持冷靜

小貼士1:避免爭吵,才能不跑題

不要忘記你要教孩子什麼。孩子可能會因為你說的某句話而與你發生爭執,甚至會罵罵咧咧。說你不愛他,說你很不公平。這些話可能會讓你產生負罪感,深深地刺痛你。所以,你事先要做好聽這些話的準備,並且不做任何回應。否則,你很容易就會忽略最初的目的,即讓孩子冷靜下來,教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小貼士2:肢體語言要恰當,家長和孩子都能更快冷靜

用食指指著孩子,用手叉著腰、憤怒地看著孩子以及揮拳頭等,這些都是火上澆油的動作,都會使本來就不穩定的情況更加嚴重。所以,你要儘量避免使用這些動作,你可以把手放在口袋裡,或者雙臂交叉抱在胸前。

小貼士3:提前想好相關後果,事到臨頭不慌忙

這樣,孩子發脾氣時,你處理起來就會遊刃有餘。

小貼士4:發火後聊個5分鐘,迅速跟孩子和解

孩子冷靜下來之後,你第一階段的教育也就結束了,那麼接下來可能會出現其他問題,這時,你就要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可能會在情緒爆發之後哭泣,這是因為他不知道怎麼處理內心的情緒。這時,你可以抱抱孩子,親下孩子,然後告訴孩子哪種行為是不正確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8462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