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出生剛滿1個月的新洲男嬰宣告搶救無效。武漢市兒童醫院急救科副主任醫師蔡小芳從搶救室裡走出來,難過地對守在門口的劉軍(化名)夫婦說:「對不起,我們盡力了。」劉軍夫婦頓時癱倒在地,嚎啕大哭起來:「我們還沒來得及給孩子起名字……」
嬰兒因捂熱高燒不退
劉軍家住新洲區,一個月前喜得貴子,全家上下因為小傢伙的到來高興不已。可隨著氣溫降低,家裡人擔心孩子著涼了,一件又一件給孩子添衣物,連睡覺時都穿著厚厚的毛衣。
可是,11月27日孩子還是出現了咳嗽、流清鼻涕的症狀。以往孩子都會獨自睡在小床上,可現在著涼了,最近夜間溫度又比較低,當晚劉軍夫婦決定讓孩子睡在他們中間。到了睡覺時間,小傢伙不僅沒有睡意,還哭鬧不止,滿身大汗。安撫之後,孩子漸漸進入夢鄉。雖然孩子身上的汗沒斷過,但卻睡得很沉,一夜都沒有醒。
第二天早上起來,家人發現孩子精神不太好,高燒不退。爺爺奶奶想著孩子發燒了,又給孩子裹了厚厚幾層衣服,以為捂捂燒就退了。可到了晚上7點,孩子仍舊高燒不退,而且怎麼都叫不醒,呼吸微弱,家人趕緊抱著孩子往醫院趕。
長時間捂熱致器官衰竭
11月28日晚11點多,劉軍抱著兒子來到武漢市兒童醫院急診室。接診醫生介紹,孩子來的時候穿了好多件衣服,外面還包了一個包被。
檢查發現,孩子神誌清楚,但是眼神呆滯,且伴有面色蒼白、呼吸微弱、高熱並不時伴有抽搐的情況,高度懷疑是患有嬰兒捂熱綜合徵。隨後的檢驗結果也印證了這一判斷,孩子由於大量出汗又沒有補水已有脫水症狀,腦血流量減少,腦組織缺血缺氧。
由於孩子太小,捂熱時間過長,導致多髒器功能衰竭、多器官瀰漫性出血,最終搶救無效,不幸離開了人世。
醫生介紹,新生兒由於呼吸、體溫調節中樞還未發育健全,自身體溫調節能力有限,對外界環境適應力差,持續的高熱會導致孩子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導致孩子缺氧。長期處於悶熱、高熱的情況下,大量出汗失水,嚴重者容易出現腦細胞缺血壞死,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害,輕則留下後遺症,重則導致死亡。
10月到次年3月發病率高
據介紹,捂熱綜合徵多發生於1周歲以下的嬰兒,特別是剛降生不久的新生兒。10月到次年3月發病率較高,通常情況下家長給孩子蓋被過嚴過厚,居室內溫度過高或給孩子包裹過多過緊時,均有可能導致此急症的發生,有時孩子跟父母同床睡,父母體溫過高,孩子長時間處於密閉的高溫環境中,也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
蔡小芳提醒家長,不要給予孩子「過分溫暖」,孩子最好獨立睡在父母身邊的小床上,家長可以照顧到也不會誤傷孩子。天氣寒冷的時候也不用過多添加衣物,通常情況下孩子穿衣服比成人多一件即可。家長可以用手感覺孩子皮膚是不是光滑的,如果感覺潮濕粘黏就說明穿多了。在密閉環境中,要適當開窗通風,避免穿太多或空氣流通不夠導致的缺氧。
再次提醒家長們,尤其是帶孩子的老人,小兒過冬,不要捂!不要捂!!不要捂!!!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常見的嬰幼兒護理誤區,也要注意避免!
錯誤做法1:經常親吻寶寶
危害:EB病毒感染
原因:嬰兒的免疫系統和抵抗力都較低,親吻很容易將大人身上的細菌傳染給寶寶,甚至可能導致「親吻病」,即由EB病毒所致的一種急性傳染病。EB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秋冬為多,發病時可出現咽炎、腺熱、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正確做法:父母要避免自己或親友隨意親吻寶寶的嘴巴和臉頰,尤其是患感冒、化濃妝、有口腔疾病、長有水泡等的人千萬不能親寶寶。
錯誤做法2:搖晃和高拋嬰兒
危害:導致腦部受傷
原因:嬰兒頭部的體積和重量佔全身的比較大,且頸部肌肉嬌嫩,對頭部支撐力很弱。強弱的搖晃和高拋很容易引起嬰兒腦震盪,有的還可以引起視網膜毛細血管充血,甚至視網膜脫落,嚴重的更可能引發腦挫裂。
正確做法:家長輕輕搖晃孩子沒有問題,但注意輕抱輕放,在寶寶的頸部可自行挺直前,務必以手掌托住其頸部懷抱。不要做這些動作:用力拍打3月以下的嬰兒背部;抱著寶寶旋轉;讓寶寶坐在大人膝蓋上或腳上,前後左右不斷搖晃。
錯誤做法3:嘴對嘴餵食
危害: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原因:幽門螺旋桿菌可通過口口相傳,感染後一般很難被機體清除而逐漸變成慢性感染,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更可能導致兒童生長發育遲緩。對於嬰幼兒來說,父母或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是感染的主要來源,嘴對嘴餵食、餵飯前用嘴試溫度、親吻孩子的嘴部等都可能導致感染。
正確做法:對於要進入嬰幼兒口中的食物,家長不要用唾液接觸,也不要進餐時和孩子合吃一份,尤其是明知自己有胃病的。用奶瓶餵奶時,如果不確定溫度,可以將牛奶滴幾滴在手臂內側,如果感覺不燙也不涼,就說明溫度比較合適。
錯誤做法4:用母乳塗擦嬰兒面部
危害:面部滋生細菌
原因:母乳是細菌生長的良好培養基。新生兒面部皮膚嬌嫩,血管豐富,若將乳汁塗在面部,繁殖的細菌進入毛孔後,輕則會讓皮膚紅癢不適,重則導致潰爛形成疤痕。
正確做法:不宜用母乳塗擦嬰兒面部,給孩子選擇潤膚露時要選用不含刺激的嬰兒專用產品。
錯誤做法5:洗澡過於頻繁
危害:導致乾燥性濕疹
原因:嬰兒的皮膚非常嬌嫩,皮脂分泌比成人少,頻繁洗澡容易破壞皮膚表面的天然屏障;頻繁使用消毒潔膚產品還可能引發皮膚過敏。
正確做法:給嬰幼兒洗澡不能太頻繁,一般一周洗2-3次、夏季一天洗1次左右就足夠清潔乾淨。洗完澡後可用嬰兒潤膚品塗抹寶寶全身。如果發現孩子有乾燥脫皮現象,應及時到醫院諮詢。
錯誤做法6:讓嬰兒吮吸空奶嘴
危害:造成消化系統問題,影響牙齒生長
原因:孩子在吸吮空奶嘴時,雖然沒有食物進胃,但口腔和胃還是在神經反射下分泌大量消化液,這樣到真吃奶時,唾液和胃液就會相對減少,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嚴重的還會引起消化不良。同時,嬰兒吸吮空奶嘴時,會將空氣吸入胃中,可以引起吐奶、腹痛或腹瀉。此外,孩子長期含著空奶嘴,可能使牙床向外突出、齒骨變形,影響牙齒生長和麵容美觀。
正確做法:世衛組織提倡,應對嬰兒進行母乳喂養,不要使用奶瓶或安慰奶嘴。
錯誤做法7:給嬰兒餵糖水
危害:導致營養不均衡或肥胖
原因:經常給嬰兒餵食糖水,尤其是糖濃度較高的,一方面容易滿足食慾,讓寶寶不願再進食其他事物,長此以往造成營養不均衡,甚至營養缺乏症;另一方面,由於糖中糖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繼而出現肥胖症。此外,糖分在口腔中溶解後還可能腐蝕牙齒,使寶寶易患齲齒。
正確做法:盡可能地使用母乳喂養孩子,不要餵食糖水等輔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836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