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濕疹娃一:濕疹的秘密

你有沒有像我一樣,沒孩子前完全不關心寶寶話題。做了父母,關注的焦點開始變成各種育兒內容。日常吃喝拉撒、生長發育、疾病與護理、入園入學、教育引導等等,還外帶各種剁手。。。關於濕疹,我也是有了孩子後才開始慢慢了解和學習的話題。

兒子丹檸2013年10月下旬出生,月子裡就長了濕疹。先是臉上長,出水結痂,頭皮、耳朵、眼睛周圍也都長了濕疹。後來發展到全身,胳膊、腿、前胸後背,到處都是。小傢伙經常晚上癢地醒過來,我坐在床上抱著他,輕輕撫摸他似乎能讓他的癢感減輕些。常常抱一兩個小時我自己都睡著了,剛放下他又癢醒。。。

我們先後看了兒科醫生、皮膚科醫生、和過敏/免疫科專家。看皮膚科醫生的時候丹檸才37天大。執醫多年的老爺爺醫生很少遇到這麼小的病人,所以對我們印象很深。他囑咐說有事情給他打電話,提那個37天大的寶寶,他就知道了。

從月子裡發病到看各種醫生;從中重度濕疹到5個月時基本控制住到現在只有冬天又冷又乾燥時手背起少量疹子;從月子裡娃爸抱著寶寶哭自責沒有照顧好孩子到現在每天從容地給孩子洗澡抹保濕霜,我們經歷了難過無助、尋醫問藥、學習了解濕疹知識、接受現實、祈禱孩子早日擺脫濕疹的困擾,到現在孩子情況良好、我們有些護理心得。其實,我要感謝娃爸這一路的愛和陪伴。在我還不拿孩子病情當回事兒的時候,他在工作和寫論文之餘,上網積極查詢各種信息和積極聯繫醫生。

我也是在他的影響下,經常去權威機構網站學習濕疹知識,去中外各種論壇了解濕疹娃的家庭護理經驗。我深知家有濕疹寶寶的爸爸媽媽們的痛苦,所以我想把我從醫生和權威機構了解到的信息及我家的護理經驗與大家分享,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共分三篇,我會在本篇介紹跟濕疹相關的背景知識,在第二篇中談談濕疹的治療與護理, 在第三篇中聊聊我家的濕疹護理經驗和濕疹產品的購買參考意見。

文中的專業概念和理論依據主要來自美國國家濕疹協會(National Eczema Association),美國皮膚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和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什麼是濕疹

濕疹(eczema), 是一種慢性的、可復發的皮膚炎症疾病。主要表現為皮膚發癢、紅腫。也可能表現為皮膚又硬又粗糙,或者脫皮,或者出水結痂,或者局部顏色變深。小寶寶濕疹常發於面部,尤其是臉頰和下巴,也可能長在頭皮、軀幹(胸部和背部)、胳膊和腿的外側。

兒童和成人濕疹常見於脖子、手腕、腳踝、以及常彎曲的部位,比如胳膊肘和膝蓋內側。每個人的濕疹疹子外形都可能不同。對同一個人來說,不同時候濕疹外形也可能不盡相同,或者身上起濕疹的部位也可能不停變化。只有專業的醫生才能準確地診斷出濕疹或者其他皮膚問題。

總的來說,濕疹患者遭受皮膚乾燥、敏感、奇癢的痛苦。有時候可能癢到難以忍受進而不停抓撓直到皮膚出血。這會使得濕疹加重,導致更嚴重的炎症和瘙癢。

雖然濕疹(eczema)一詞通常與特異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一詞互換使用,實際上濕疹可以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特異性皮炎只是濕疹中最為嚴重持續時間最長的一種。濕疹還包括硬幣狀濕疹(nummular eczema)、汗皰性濕疹(dyshidrotic eczema)、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刺激接觸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過敏接觸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等類型。

濕疹的成因

迄今為止,醫學界還沒有對濕疹成因的定論。美國國家濕疹協會的網站上是這樣描述的:「The exact causes of eczema are unknown.」(濕疹的病因尚未明確)。英國皮膚基金會(British Skin Foundation)也用 「This is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這並不被完全了解) 來解釋什麼導致了濕疹(What causes atopic eczema? )。然而,濕疹卻又是最為普遍的皮膚疾病之一。德國亥姆霍茲慕尼黑中心(Helmholtz Zentrum München)及多個德國大學和科研機構在一項聯合研究報告中稱,全世界有20%以內的兒童和10%的成人患有濕疹。

如果家庭中的一級親屬(父母、兄弟姐妹)患有或者患過濕疹或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hay fever)、哮喘(asthma),個體患濕疹的可能性會增大。甚至二級親屬(祖父母、叔叔/舅舅、姑姑/姨母)有這些疾病史的話,也可能增加個體患濕疹的幾率。患有濕疹的孩子更容易出現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等病症,然而他們之間並不互相引發對方。

雖然濕疹的成因尚無定論,一些容易引發濕疹的因素卻已為我們所知。

常見的引發或加重濕疹的因素

刺激物

刺激物會使得濕疹症狀加劇。對每個個體來說,刺激物都有可能是不同的。常見的刺激物有:

• 肥皂、洗滌劑

• 洗髮水、洗碗液

• 泡泡浴

• 消毒劑

• 接觸新鮮水果、肉類、蔬菜等的汁液

過敏原

如果你有易患濕疹的基因,那麼你將會在接觸一些特定環境因素比如過敏原後發作。可能造成濕疹的常見過敏原有:

• 屋塵蟎

• 寵物(貓>狗)

• 花粉(季節性)

• 黴菌

• 頭皮屑

微生物

• 一些細菌,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

• 病毒

• 一些真菌

氣溫

• 天氣炎熱

• 過高或過低的空氣濕度

• 運動後大量出汗

食物

有時食物過敏會引起濕疹,尤其是在一歲前。美國國立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下屬的美國國立過敏和傳染病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在其2010年發布的關於食物過敏的診斷及處置指南中稱,在美國有8大常見的引起過敏的食物

• 奶製品

• 雞蛋

• 花生

• 堅果

• 大豆

• 小麥

• 魚

• 甲殼類水生動物, 如蟹、龍蝦

壓力

濕疹與壓力相關,但是目前人們還不清楚壓力如何影響濕疹病情。有些濕疹病人在壓力大的時候症狀會變嚴重。另一些病人則因為患濕疹而壓力增大。

荷爾蒙

荷爾蒙是我們自身製造的化學物質。有些女性會在身體中某些荷爾蒙的水平升高或降低時爆發濕疹。

濕疹可治癒嗎?

目前還沒有根治濕疹的方法。美國國家濕疹協會網站的首頁是這麼說的 「There is no cure for eczema, but, in most cases, it is manageable.」( 對於濕疹,沒有治本的方法。但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可以控制濕疹病情)。

嬰幼兒濕疹

前面已提到,小寶寶濕疹常發於面部,尤其是臉頰和下巴,也可能長在頭皮、軀幹(胸部和背部)、胳膊和腿的外側。另外,嬰兒流口水也容易對臉頰、下巴、脖子造成額外刺激而使濕疹加重。

到6-12個月時,胳膊肘和膝蓋這些寶寶用於練習爬行的部位通常濕疹最重。2歲左右,濕疹可能集中在胳膊肘和膝蓋有褶皺的地方,以及手腕、腳踝、和手。嘴部和眼皮也有可能受影響。再大點的孩子和成人可能只有手上長濕疹。

通常小寶寶的濕疹發紅、易出水。幼兒和大點的兒童的濕疹會表現地比較干,而且患病部位表皮可能增厚。對於不同的孩子來說,引發濕疹的因素是不一樣的。寵物、地毯、塵蟎、布料(比如羊毛製品)、香菸煙霧、有香味化學品(比如香水、洗衣液、空氣清新劑)都有可能是導致濕疹的罪魁禍首。

大部分孩子隨著年齡增長,濕疹會減輕最終自然消失。然而,很難預測某個個體究竟什麼時候會擺脫濕疹的困擾。大多數孩子在上學前濕疹就會消失。有少部分有嚴重特異性皮炎的孩子,濕疹可能會一直持續到他們成年。

儘管嬰幼兒濕疹與食物過敏有一定關聯度,但是,以此推論嬰幼兒濕疹皆由食物過敏引起是不恰當的。因此,在無法確定濕疹病因的情況下,盲目忌口是不可取的。

對於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如果在新添加某種食物的一小時以內出現蕁麻疹(皮膚成塊地紅腫、發癢),這是典型的食物過敏症狀。那麼應該避免在一段時間內再食用這種食物。

對於未加輔食的母乳寶寶,很多媽媽以為自己的飲食和乳汁導致寶寶濕疹,試圖通過自己忌口甚至放棄母乳的方法緩解寶寶濕疹。實際上這是非常得不償失的。

首先,母乳永遠是最好最適合寶寶的食物,它給予寶寶完美比例的脂肪、蛋白質、及其他營養成分。母乳中的α-生育酚(α-tocopherol)、β-生育酚( β-tocopherol)、 和 泌乳素(prolactin) 都能幫助降解炎症成分, 增強免疫功能,降低免疫系統對外界的敏感程度。

而且,就算懷疑寶寶對媽媽飲食中的「某種未知的食物」過敏,媽媽也不必大範圍忌口。先不說母乳的營養成分是否會因此受到影響,單就媽媽本身來說,長期大範圍忌口會造成母體營養不良,而寶寶濕疹也不一定會有改善,帶來的害處遠比可能收穫的好處要多。

如果通過皮膚護理和外用藥物就能有效改善皮膚狀況的話,那麼由「某種未知的食物過敏」而導致濕疹的可能性就是極低的。即使真的想從媽媽飲食入手的話,也別一下子大範圍完全忌口,慢慢地有步驟地來。比如先忌食某種食物一星期,觀察寶寶濕疹是否有所改善。沒有的話再忌食下一種食物繼續觀察。千萬不要一次忌食多種食物,因為由超過一種或兩種食物過敏而造成濕疹是相當罕見的。

那麼,忌食什麼食物呢?先嘗試上文列出的最易引起過敏的8大食物。媽媽們可以逐個忌食這些食物觀察寶寶濕疹狀況。再次提醒,不要長時間大範圍忌口多種食物!

食物過敏與濕疹。濕疹治療何去何從?

事實上,關於濕疹與食物過敏的關係,德國衛生保健質量和效率研究院(German Institute for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Health Care)於2009年就告誡家長不要輕易讓孩子忌食牛奶、雞蛋等食物,除非有已證實的對某種食物的敏感性。現在對於濕疹和過敏的研究越來越多,家長應該確保自己信息的來源是最新的,以便做出明智的選擇。

2011年,美國皮膚科學會稱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濕疹先於過敏疾病發生,而並非是過敏疾病帶來的結果。

無獨有偶,來自英國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和英國鄧迪大學(University of Dundee)的研究人員在2013發表了一份顛覆我們傳統認知的報告。

報告稱,我們以為食物過敏是通過腸道由內向外而生成,實際上它可能是通過皮膚中的免疫細胞由外而向內生成。濕疹患者通常不具有健全的皮膚屏障。有缺陷的皮膚屏障對外界環境的免疫力降低,保護我們不受外界環境中的過敏原侵襲的能力降低。這增加了寶寶對食物的敏感程度,可能最終導致食物過敏。該研究認為如果我們能夠修復皮膚屏障,防止濕疹發生,也許就能防止食物過敏。

其實,皮膚是我們身體中最大的器官,也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作為對抗外界的第一防禦線,我們的皮膚不僅受基因的影響,還要時刻不停地與來自外界的侵襲作鬥爭。

關於濕疹的研究,現在開始越來越多地聚焦於皮膚本身,科學家們正在試圖從人類基因角度去研究到底我們的皮膚出現了什麼問題。

2006年,英國鄧迪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分子醫學系Irwin McLean教授及其團隊首次發現絲聚蛋白基因(filaggrin gene)產生了失去功能的突變(loss-of-function mutations), 會導致尋常性魚鱗病(ichthyosis vulgaris)這種皮膚病。這種病的表現為皮膚乾燥、粗糙、多屑。

隨後, Irwin McLean教授及其團隊通過一系列獨立的基因傳遞和病例對照研究,發現絲聚蛋白突變是引起濕疹的重大基因風險因素。同時,絲聚蛋白突變也和哮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疾病有強烈關聯。絲聚蛋白是皮膚表皮外層富含的一種蛋白質。它的作用包括保濕、調節角質層的PH值等。

後來,該團隊還發現絲聚蛋白基因除了發生失去功能的突變外,其拷貝數變異(copy number variation)也是引起濕疹的另一重大基因風險。比如說,當皮膚含有的絲聚蛋白多20%時,濕疹的患病風險會降低40%。也就是說,絲聚蛋白含量越多,患濕疹的可能性越低。目前,Irwin McLean教授及其團隊還在研究其他可能影響濕疹的基因因素。

Irwin McLean教授及其團隊的發現獲得了世界多地其他科學機構的肯定和支持,被授予包括英國Time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Project of the Year 2006(在英國的高等教育界堪比奧斯卡獎)、法國CERIES Dermatology Research Prize 2006、德國Gerson Unna Prize 2006/7、美國American Skin Association Achievement Award 2009等多個獎項。

2015年10月,由英國布里斯託大學研究人員帶領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公布了他們所做的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最大規模的關於濕疹的基因研究的最新發現。該研究整合了世界範圍內40個研究項目包括377, 000個研究對象的研究數據。該研究發現了10種新的基因變異,將與濕疹有關的基因變異總數擴大到31個。該研究項目負責人Lavina Paternoster教授稱,儘管現有的研究結果只能代表引發濕疹的一小部分風險,他們也並非導致濕疹的絕對原因,但是它為我們了解關鍵的疾病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

關於濕疹的基因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這些研究形成大規模的臨床應用也還指日可待。但我們期待科學家們在這一領域有重大突破,早日解開濕疹成因之謎,並開發出可以更有效治療濕疹甚至治癒濕疹的新型藥物。

下一篇,我會談談在現有的診療信息和技術水平下,如何治療和護理濕疹。

本期要點

• 濕疹可能遺傳,但不傳染

• 濕疹病因尚不明確,但已知一些因素可能引發或加劇濕疹

• 濕疹目前還無法根治,但大部分情況下可以控制

• 大部分孩子隨著年齡增長,濕疹會減輕最終自然消失。然而,很難預測某個個體究竟什麼時候會擺脫濕疹的困擾。大多數孩子在上學前濕疹就會消失

• 濕疹與食物過敏可能有關聯,但不是所有的濕疹都由食物過敏引起。想要找到引發濕疹的食物,請慢慢地有步驟地來。不要盲目長時間大範圍忌口

• 對於濕疹的研究越來越聚焦於皮膚本身的缺陷。皮膚基因突變研究是目前關於濕疹最有突破的研究方向。

參考資料:

「Atopic eczema, asthma and allergy.」 Dermatology & Genetic Medicine Irwin McLean Division of Molecular Medicine. University of Dundee. n.d. Web. 26 December 2015.

「Caring for Your Child’s Eczema.」 WebMD. WebMD. n.d. Web. 26 December 2015.

「Dermatologists caution that atopic dermatitis is a strong precursor to food allergies.」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AD). ScienceDaily, 7 February 2011. Web. 26 December 2015.

「Eczema (Atopic Eczema).」 The British Skin Foundation. The British Skin Foundation. n.d. Web. 26 December 2015.

「Eczema.」 National Eczema Association. National Eczema Association. n.d. Web. 27 December 2015.

「Eczema In Children Is Increasing, But Diet Is Not The Cause, Study Suggests.」 Institute for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Health Care. ScienceDaily, 23 March 2009. Web. 26 December 2015.

「Eczema may play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allergy in infants, study suggests.」 King’s College London. ScienceDaily, 19 July 2013. Web. 26 December 2015.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Food Allergy in the United States: Summary for Patients, Families, and Caregivers.」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d. Web. 16 January, 2016.

「Largest Worldwide Study on Eczema.」 Inflammation at Interfaces. Inflammation at Interfaces. n.d. Web. 26 December 2015.

Lien, Tina Y. Lien & Goldman, Ran D. 「Breastfeeding and Maternal Diet in Atopic Dermatitis.」 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 57.12 (2011): 1403–1405. Print.

「Research on 377,000 people worldwide highlights the role of genes in eczema.」University of Bristol. ScienceDaily, 19 October 2015. Web. 26 December 2015.

Tollefson, Megha M. & Bruckner, SECTION ON DERMATOLOGY. 「Atopic Dermatitis: Skin-Directed Management.」 Pediatrics. December 2014, VOLUME 134 / ISSUE 6.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n.d. Web. 16 January 2016.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783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