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顧:一歲幼兒食用果凍不幸被噎死
前天下午5點多,林先生夫婦外出上班,把兩個孩子留在家中。1歲多的弟弟小豆肚子餓了,7歲的哥哥也不會煮飯,剛好看到家中有果凍,就打開喂給弟弟吃。弟弟吃了幾口,就噎住了,慌亂地揮動兩隻小手,喊了一聲,想喊第二聲,卻喊不出來了
哥哥急忙向鄰居求助,並給爸爸媽媽打電話。鄰居把小豆送到工業集中區醫院救治。由於病情嚴重,醫院方面又致電120,將孩子轉至廈門第三醫院。傍晚6點半左右,到醫院時,小豆的臉色已變得青紫,並昏迷不醒。遺憾的是,經過搶救,孩子還是沒能甦醒過來。
送過來的時候心跳呼吸都沒有了。果凍都嗆到氣管裡面,我們把管插入氣管,搶救了半個小時也沒辦法
果凍的主要成份是卡拉膠,它富有彈性,對於學齡前的兒童,特別是嬰幼兒來說,因為他們的氣管比較狹窄,進食能力還不健全,食用果凍時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把果凍吸入到氣管裡面,從而引發嚴重後果。
快過年了,家長務必當心這7種食物
1.堅果類(花生、瓜子、杏仁、腰果等)
堅果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但是顆粒比較小,孩子很容易拿在手裡,也會整顆吞在嘴裡,因為不會嚼碎,一不小心就直接咽了下去,很容易進到氣管。所以,在吃堅果的時候,家長最好打碎或者磨成粉後再喂給孩子。
2.果凍
尤其是小顆果凍,可以一口氣就吸進嘴裡。孩子吃果凍時,吸不出來就會用力,用力過猛就會吸進氣管。所以,家長要麼將果凍攪碎,要麼拿勺子給孩子挖著吃。
3.糖果(軟糖、硬糖)
糖類不會很快融化,在動的過程中同樣容易進入氣管。一般情況下,並不建議家長給孩子吃糖,對牙齒對身體都沒有好處。
4.小個水果(葡萄、聖女果、車厘子)
孩子不會咬,只能直接吞,很容易噎到。即使再小,家長也要切成小塊。
5.大塊肉類(瘦肉、火腿腸)
瘦肉較硬,如果大塊的話,孩子也容易噎到,大火腿腸也是同樣的道理。家長都要切碎弄爛後再給孩子吃。
6.多刺的魚
一般來說,被小刺卡到不會對孩子生命造成危險,但如果是大刺,會把食管刺破,那是立刻要命的。所以,家長在烹飪魚類給孩子吃時,一定要把刺都給挑出來。
7.糯米類的吃食(湯圓、年糕、粽子)
黏性很大,沒有在充分咀嚼之後是很難下咽的,對於孩子來說並不適宜。
遇到異物吸入,家長要學會急救方法
當孩子發生異物嗆入氣管時,別驚慌,若口鼻有食物,先清除食物殘渣,不要試圖用手把孩子咽喉深部的異物摳出來,建議嘗試海氏急救法(又稱「海姆立克急救法」)
1.適用可以站立的年齡稍大的孩子
具體措施:從背後抱住孩子腹部,一手握拳並將拇指一側放在患者腹部,另一手抓住拳頭,隨後快速向上衝擊患者腹部幾次,隨著氣流的形成,腹部壓力增加,傳遞至胸部,這樣將異物排出。
2.適用小於三歲的幼兒
具體措施:將患兒抱起,一手捏住患兒顴骨兩側,手臂貼在前胸,另一手托住患兒的後頸部,將臉朝下趴在家長膝上,使頭低於胸,先拍背1~5次,觀察異物是否吐出,如果沒有,再將患兒翻轉,面對救護者,頭低於胸,一手手指併攏,在患兒胸部下半段,快速向上重擊壓迫,但要很輕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7220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