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寶寶在4,5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逐漸添加輔食了。添加輔食對寶寶長身體有很重要的作用。雖然說添加輔食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其中存在很多添加輔食的注意要點,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一、輔食的概念:
為了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所添加的食物叫做輔助食品,簡稱輔食。
二、寶寶輔食的分類:
寶寶的輔食概括起來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
1、補充澱粉類:即寶寶長大後的主食,如米、面等糧食,主要補充能量;
2、補充蛋白質:動植物蛋白質,如魚、肉、蛋、肝及大豆製品等優質蛋白質;
3、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蔬菜與水果,主張時令果蔬;
4、補充能量:油和糖,油建議使用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植物油。
三、過早或過晚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危害:
寶寶多大了可以添加輔食?一般是寶寶4-6個月的時候添加輔食。過早給寶寶添加輔食,會因他們的消化功能不完善,而出現嘔吐和腹瀉等症狀;而過晚給寶寶添加輔食會因他們營養攝入不足,而導致寶寶營養不良,生長發育受阻。
所以,媽媽應適時給寶寶添加輔食。
四、寶寶添加輔食的信號:
1、一般在寶寶出生後4~6個月;
2、在寶寶沒有疾病的困擾下,感覺寶寶的體重增長趨於緩慢,甚至不增長時;
3、寶寶對食物感興趣時,即你吃東西時,他盯著你看或做吞咽動作;
4、寶寶每天攝入的奶量達到1000毫升,或每次吃奶量超200毫升,還未吃飽的感覺。
等寶寶出現上述信號時,媽媽可以考慮給他添加輔食,但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不一樣,個體差異也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五、寶寶輔食添加的原則:
怎麼樣給寶寶添加輔食?添加輔食的原則是:由一種到多種、由少量到適量、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清淡到多味。
1、由一種到多種:
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不能一次性添加多個品種的輔食,應先給寶寶試喂一種新食物,觀察他食後反應,如果一周內沒有出現過敏反應或者消化不良,說明寶寶已適應,可以考慮再試喂另一種新輔食,就這樣一種一種地添加。
2、由少量到適量:
給寶寶添加新食物應從少量開始,再逐漸增量,使寶寶有個適應過程。如,蛋黃的添加,首次添加1/4,2-3天後增加至1/2,再過1周後增加至1個。
3、由稀到稠:
同樣一種食物,先從稀薄的形式喂起,逐漸變稠,使寶寶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如,大米先用米湯,然後稀粥、稠粥到軟飯。
4、由細到粗:
寶寶的輔食從細軟的流食或半流食開始,隨著寶寶乳牙的萌出,咀嚼、吞咽、消化等能力地增強,輔食也隨之增粗。如,蔬菜、水果可由菜湯、果汁到菜泥、果泥,然後碎菜、碎果。
5、由清淡到多味:
媽媽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一開始儘可能不放鹽、不放糖、不加調味品,因為寶寶的腎臟功能發育還不健全,過早地添加鹽會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還有,寶寶的味覺也處於發育的過程中,過早加調味品容易使寶寶今後形成挑食、偏食的惡習。所以,1周歲內的寶寶還是堅持清淡為主。
總之,寶寶輔食的添加,讓其按著他的生長發育、消化功能及營養需要等進程,逐漸進行,逐漸適應,不能操之過急,同時,在輔食的添加過程中,媽媽須考慮一下寶寶輔食的多樣化與均衡性。
六、寶寶輔食添加時存在的一些誤區:
1、輔食中加鹽、醬油等調味品。
日常,有些媽媽總習慣於按照自己的口味給製作輔食,如在寶寶的食物加點鹽、醬油等調味品,覺得這樣味道更加,更能刺激寶寶的食慾。其實,這是個誤區,因為這個階段,寶寶的腎臟還很嬌嫩,輔食中的鹽會對寶寶的腎臟造成負擔,所以,1歲內的寶寶還是建議給原味的輔食。
2、喜歡給寶寶喂湯泡飯。
有些新手媽媽覺得肉湯、菜湯既營養,又能使飯變軟一些,更利於寶寶吞咽。因此,總喜歡給寶寶喂湯泡飯,其實,這顯然也是個誤區。因為更多的營養仍在在肉里或菜里。還有,較多的湯水也會沖淡胃液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除此之外,湯泡飯很容易讓寶寶產生飽腹感,長期下去,使寶寶的進食量減少,營養攝入不足。
3、把自己咀嚼好的飯菜喂寶寶。
這種現象較多存在於過於疼愛寶寶的奶奶或外婆身上,因為,她們認為嚼過的飯菜,寶寶更容易吞咽,因此,總給寶寶喂自己嚼過的飯菜,其實這不僅不利於寶寶消化功能的增強,也容易傳染疾病。
4、添加輔食後,不給寶寶喂奶了。
有些媽媽認為寶寶添加輔食了,營養更豐富了,就不給寶寶喂奶粉了,這種現象較多存在於斷奶較早的媽媽身上。其實,對於周歲內的寶寶來說,雖然要及時合理添加輔食,同時也要注重寶寶心理需要,適當給寶寶喝一些奶粉。
所以說,給寶寶添加輔食是要看寶寶自己的需求和寶寶的身體情況的。給寶寶添加輔食也需要遵循一定的順序,不要過於著急,避免影響了寶寶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657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