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醒了,媽媽想親親TA的小嘴兒,可是小可愛伸個懶腰,再打個哈欠,就把媽媽「嗆」得不要不要的,因為小西瓜有好大的口臭啊!寶寶口臭雖然是常見現象,但媽媽可不能大意,口臭除了由嘴裡的食物殘渣引起外,還可能是寶寶出現疾病的信號。那麼,哪幾種常見疾病會導致寶寶口臭呢?媽媽在護理寶寶口腔時要掌握哪些技巧?以下關於寶寶口臭的「硬知識」,各位媽媽趕緊學起來、用起來!
寶寶「口臭有因」,媽媽必看「百科Q&A」!
很多寶寶容易有口臭,而且在早上和晚上臭味更重。當寶寶出現口臭時,媽媽先別擔心,及時找出寶寶口臭的問題所在,對症下藥即可改善。媽媽不妨先從以下幾個常見誘因查起:
Q1:寶寶口內有食物殘渣?
A:食物碎屑如果殘留在寶寶口腔中,會被口腔內的微生物分解為蛋白質、肽和胺基酸,並產生有刺激氣味的含硫氣體,這種揮發性硫化物是導致口臭的重要原因,因此媽媽在睡前要先清潔寶寶的口腔。
Q2:寶寶出現消化不良?
A:由消化不良導致的口臭被稱為「積食型口臭」,一般是由於寶寶胃裡的食物難以消化導致的。含脂肪較多的肉類與含蛋白質較多的乳類食物都比較難消化,媽媽在喂食前要保證食物煮爛、易消化。
Q3:寶寶患有口腔炎症?
A:口腔炎症導致的口臭對寶寶危害最大,而且鼻炎、鼻竇炎,齲齒、牙齦炎,以及氣管炎、肺炎、肺膿瘍、支氣管擴張等都會導致寶寶口臭,如果媽媽認為寶寶患有身體炎症,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和藥物調理。
Q4:寶寶出現口腔潰瘍?
A:口腔潰瘍引起的口臭容易被察覺,媽媽只需檢查寶寶的口腔內是否出現紅腫、白色潰瘍等症狀,口腔潰瘍一般在一周內可以自行好轉,不需要帶寶寶看醫生,但在寶寶的飲食方面就應避免吃酸、辣及太鹹的食物,可適量食用水果,如蘋果、梨等,做到營養均衡、粗細搭配。
Q5:寶寶口腔乾燥缺水?
A:如果寶寶的口腔乾燥,唾液分泌量減少,口腔自潔功能就會降低,口腔內的揮發性物質則隨之增多,產生臭味。媽媽不妨讓寶寶多喝溫開水,以保持口腔濕潤,促進新陳代謝,減少口臭的產生。
需警惕!寶寶「積食型口臭」最愛找上門!
與成年人相比,寶寶的消化器官發育還不完善,消化液分泌也不充足,一旦飲食不當,就容易損傷腸胃,導致腸胃蠕動減少,對食物的消化能力大大降低。當食物積滯於寶寶的胃脘,往往先發生口臭,也就是「積食型口臭」。「積食型口臭」多發於6歲以下的寶寶,因此,媽媽應尤其注意寶寶的飲食與喂養方式,呵護好寶寶的腸胃。
1、規律飲食:這是避免出現胃部積食的重要方法,媽媽除了給寶寶選擇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每次喂食要控制攝入量,以七分飽為最佳狀態;
2、正確用藥:當寶寶出現積食型口臭時,媽媽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助消化及收斂藥物,如胃蛋白酶、多酶片、乳酶生等,口臭嚴重的寶寶還可用抗生素治療。
3、餐具消毒:寶寶所用的食具、奶具等要經常清潔消毒,減少致病菌的感染,防止胃腸和口腔等疾病的發生。
4、清潔口腔:1歲以下的寶寶在哺乳後、入睡前應用紗布蘸溫水清潔口腔,1-2歲寶寶可用淡鹽水漱口或用手指牙刷,2歲以上的寶寶可在媽媽的幫助下學會自己刷牙。
大盤點:五個常見口腔護理誤區奪走寶寶健康!
寶寶口臭與口腔護理不當密切相關,媽媽錯誤的護理方式既容易導致寶寶產生口臭,也會讓口臭症狀加劇。日常生活中,很多媽媽易犯的口腔護理誤區有哪些?各位媽媽看看你中招沒!
誤區1:寶寶進食後喝點水就行了?!
喝水雖是寶寶清理口腔的有效方式,但還遠遠不夠。尚未萌牙的寶寶除了喝水還需藉助紗布、棉簽等外力清潔口腔,寶寶萌芽後就更應通過刷牙來掃除齒縫的食物殘餘,此外,寶寶的舌頭也應適當揉捏,防止滋生細菌。
誤區2:寶寶用餐時間長一點有助消化?!
產生口臭與食物接觸牙齒的時間是有密切聯繫的,因此,媽媽要控制寶寶的用餐時間,並且養成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用餐的習慣,以確保口腔健康,從而預防口臭。
誤區3:寶寶口臭只是護理不當並非生病?!
偶爾口臭可以認為是護理不當所引起,但媽媽可以通過寶寶口中的具體氣味判斷是否生病,比如,腐敗性臭味與口腔炎症有關,臭雞蛋味與肝臟功能受損有關,爛蘋果味則與糖尿病有關,有這些疾病都應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誤區4:帶寶寶到牙科照X光線對身體有害?!
定期到醫院牙科檢查口腔狀況是寶寶口腔護理的重要一環,但很多媽媽認為,以牙科專用X光線檢查口腔會讓寶寶受到輻射傷害,實際上,牙科專用X光線器械產生放的射線極其有限,不會對寶寶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誤區5:寶寶口臭給TA吃口香糖?!
口香糖是成人的「口腔清新劑」,對寶寶卻並不適用,而且口香糖治標不治本,最多只能達到15分鐘的清新效果,更危險的是,含口香糖容易造成寶寶的誤吞。
預防寶寶口臭,媽媽還需要做好這4件事!
寶寶口臭不但影響身體健康,也給媽媽的護理工作帶來不便。要讓寶寶遠離「小臭嘴」,最關鍵還是在長期護理過程中做好預防。下面幾個方法對於預防寶寶口臭非常有效:
1、 重視口腔健康「從娃娃抓起」
培養寶寶從小重視口腔衛生的習慣,做到飯後漱口、早晚刷牙,尤其是吃完肉類、乳製品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後要清潔口腔。 2、 室內放個加濕器
加濕器可以增加室內濕度,避免寶寶在室內活動時口腔過分乾燥,產生口臭,這個方法尤其在天氣乾燥的冬季非常實用。此外,室內栽培綠蘿、萬年青等綠色盆栽植物也是保持濕度的好辦法。 3、 睡前禁止吃甜食
睡前吃過多甜食,尤其是黏性較大的糖果,容易導致細菌在口腔內大量集聚,產生口臭。所以寶寶睡前最好不要吃甜食,即便是母乳喂養的寶寶,在吃奶後也應適當清潔口腔。 4、 喝「無糖酸奶」也很管用
酸奶中的「細菌」可以抑制口腔中導致口臭的「腐爛菌」活動,使舌苔數量減少,從而讓口腔臭味減輕。所以,對於6個月以上的寶寶,媽媽可以適當給TA喝點不加糖的天然酸奶,既補充營養,又促進口腔健康。
讓寶寶長出一口整齊、健康的牙齒是每個媽媽的心愿,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寶寶的牙齒不是出現齲齒化,就是長成難看的「地包天」,這種牙齒畸形的情況最好在6歲前得到矯正。那麼媽媽可以採用哪些方法防止寶寶牙齒畸形?哪些牙齒矯正工具方便好用?到醫院矯正牙齒的一般花費是多少?趕快戳【閱讀原文】掌握更多實用信息!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