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快住手!寶寶站著大小便怎能如此冷暴力?

「一歲半寶寶總喜歡站著大小便,也不肯用專門給他買的小馬桶,被我打過、罵過,現在每次一到拉大便就大哭,站著拉也不是,蹲著拉也不要,給她把著也不要,坐小馬桶更不要,一用強就哭的厲害,甚至怕大便,自己憋著直到拉褲子...我該怎麼辦啊?!」 ——豆媽微信號上一位寶媽的留言

我又問了幾個媽媽,這事兒在寶寶12-16個月大小時還真常見,尤其麻煩的是女寶寶,還會弄濕鞋子、褲子,那很多家長處理起來,態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有的媽媽上來就訓斥:「說了多少遍不要站著拉屎拉尿,你就是不聽話!搞的褲子、鞋子上都是...吧啦吧啦說一通...」,那小孩子看到媽媽這麼嫌棄,會有一種羞恥感,覺得便便是噁心的,也會排斥去大便,排斥按照媽媽的要求去正確的坐便,只會讓訓練孩子大小便的時間拉長。

那正確的該怎麼引導呢?沒有捷徑,就是恰當合理的方法訓練,不厭其煩的引導。

豆媽這裡要明確一點,不能因為你是媽媽,孩子一定天然就得聽你的,要不還要我們去學習早教幹嘛?更不能像前面說的媽媽那樣,冷暴力解決問題。

有的寶寶是家裡老人在帶,對待這樣的事,就會選擇用「把屎把尿」的方法,其實啊,把尿帶來的危害更多:

1.把著大小便,長期下去會影響寶寶脊椎正常發育;

2.延遲了寶寶能大小便自理的時間,生理髮育遲緩;

3.容易造成嬰兒脫肛現象,造成痔瘡的前提。國人痔瘡發病率高與幼時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關係。

豆媽說到底,究竟如何訓練寶寶正常大小便呢,老媽子就不賣關子了,方法也同步到「豆寶娘親」微信公眾號了,媽媽們可以去關注看看,有事兒就留言免費諮詢。

1、訓練時機選擇

寶寶能夠走得穩、坐得穩,能聽懂大人的意思,且能夠好好玩玩具(10分鐘以上),說明生理條件成熟了,自己便便沒什麼問題。

2、兒童馬桶選擇是關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擇安全、有靠背、有扶手,最好寶寶的腳還能放在地上,顏色呢,鮮艷豐富,有趣味性,且易於清洗的馬桶。一則是鮮艷有趣的馬桶可以讓寶寶當做每天的玩具來使用;二則寶寶能夠舒服地坐在上面便便,不會去排斥。 還會讓寶寶慢慢學會控制自己準確坐上去的動作,和不尿到外面的技巧。這些能力的提高,是會很大程度上增強寶寶的自信。

3、選擇好褲子

不要給寶寶穿開檔褲,要選擇容易穿、脫或有拉鏈、鬆緊帶的,還能夠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的時候穿脫。

4、不厭其煩的引導、示範

每天可以在固定的時間段,寶寶快要大小便時讓寶寶坐在馬桶上(不要超過10分鐘,也不要給他玩具讓寶寶分心),告訴他,「噓噓」要來這裡,最好請同齡孩子示範給他,正確做到了就誇獎他「小寶做得真棒」,失敗了,也不要表現出不耐煩情緒,更不要對寶寶的便便有厭惡感,自己的小寶有什麼好嫌棄的。不強迫、不怨懟,多次引導,寶寶肯定會正常便便。

豆媽說:

寶寶大一點,是能聽懂媽媽的意思的,一般也不會拒絕你的要求,只是自己太小自控力不好,來了大小便根本把持不住...媽媽要做的就是有耐心、引導示範教學,我們要科學教養、拒絕冷暴力!

關注復旦醫學院博士豆寶娘親微信公眾號「doubaoniangqin」(長按複製),育兒問題隨時諮詢,豆媽第一時間回復,免費獲取靠譜接地氣的育兒經。喜歡就分享朋友圈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591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