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洛出生一個月時,小洛媽媽發現孩子的背部長肉了,小洛媽媽當時還跟丈夫笑言:孩子背上長肉了,摸上去鼓鼓的,還是我喂的好啊!孩子都開始長胖了。
可是沒幾天,小洛媽媽發現孩子的反應變得遲鈍,她還認為比較乖巧,比較好帶。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她不這麼想了。小洛慢慢開始不喝奶,並且還開始發燒,體溫竟高達40度。
於是夫妻倆決定帶著孩子上醫院。來到醫院時,孩子已經昏昏迷迷,怎麼叫喚都沒反應。
陳醫生當時就給孩子做了全身檢查,發現孩子背上都腫脹起來了,還發現孩子背上有一個小小的創口,小心用手擠壓一下,裡面就有膿水出來。
陳醫生稱孩子是患上「新生兒皮下壞疽」。情況緊急需馬上住院,並且要求住進監護室馬上接受治療,否則有生命危險。
小洛媽媽當時就慌了,孩子這是怎麼了,怎麼感個冒就病重了呢?陳醫生解釋道:新生兒皮下壞疽,是新生時期的一種皮下組織的化膿性感染,這種病發病非常快速,幾個小時就會感染全身。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
小洛父母徹底奔潰了,當時還笑言孩子長胖了,想不到竟是病重的開端。
新生兒本來就是抵抗力比較低,背部和屁股最容易犯病,家長們要特別注意。加上年幼的寶寶往往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不適,家長怎樣才能及時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呢:
1.情緒的改變
寶寶發熱常會煩躁不安、面色發紅、口唇乾燥,多為發熱徵象;而目光呆滯、兩眼直視、兩手握拳常是驚厥預兆;哭聲無力或一聲不哭往往提示病情嚴重。除以上明顯徵兆外,寶寶還可能表現出萎靡不振、煩躁不安或愛發脾氣。父母要仔細觀察,及時發現,及時就診。
2.飲食的改變
健康的兒童能按時進食,食量也較穩定。如果發現食慾減少、食慾突增或者拒食的話,往往是寶寶患病的前兆。
如果嬰兒平時吃奶、吃飯很好,現在突然拒奶或無力吸吮,或不肯進食或進食減少,則可能存在感染的情況。
生病寶寶的食慾改變並不僅僅體現在食慾不佳上,有些疾病還會使食慾增加,最典型的就是兒童糖尿病,多飲多食,吃不飽,即使吃得多,體重也還是不升反降。
3.睡眠的改變
睡前煩躁不安、睡眠中踢被子、睡醒後顏面發紅、呼吸急促可能是發熱;若入睡前愛用手搔抓肛門,可能是患了蟯蟲病;患佝僂病的寶寶也常會在睡眠中啼哭,睡醒後大汗淋漓,平時容易激怒。
4.體重的改變
嬰幼兒出生後,體重增加速度加快。如體重增長速度減慢或下降,則應懷疑疾病的影響,如腹瀉、營養不良、發熱、貧血等症狀或疾病。
5.排便的異常
排便異常也是寶寶生病的徵兆,便秘和腹瀉都預示著寶寶身體不適。病理性腹瀉可從大便的性質來分析腹瀉原因,如小腸發炎的糞便往往呈水樣或蛋花湯,而病毒性腸炎的糞便多為白色米湯樣或蛋黃色稀水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5039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