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養娃本來就很不容易!為何提醒了千萬遍還是會有家長不上心?不懂區分兒童疾病類型也就算了,居然弄混藥物造成孩子誤服,更令小編無語的是給孩子吃個雞蛋也不會挑……
說多了都是淚!《醫知袋鼠》本期育兒播報不怕費工夫,給大家介紹一下比較相似的疾病以及容易弄混的藥物,畢竟孩子的健康才是我們關注的重中之重~~
發熱是小兒時期常見的症狀,大多數父母對此的第一反應是孩子肯定感冒了。其實,有一些疾病跟感冒的症狀十分相似,但對寶寶的危害卻是極大的。
4歲的晨晨前兩天發燒了,媽媽以為是感冒了,就按慣例給他吃了退燒藥。結果過了一夜,孩子不但高燒沒退,臉上、手上、腿上還出現了一顆顆的紅色皮疹,癢得難受。
孩子媽媽很焦急,擔心是出現了藥物過敏。但在接下來的兩天裡,晨晨仍舊反覆高熱,而且還開始咽喉痛,聲音變得嘶啞,雙眼充了血絲。此外,還有口唇乾紅、皸裂。孩子父母這才急著帶孩子到醫院看病。
經過檢查發現,晨晨得的並不是普通感冒,而是比較兇險的川崎病。
川崎病對孩子的危害,很大程度取決於治療的時機。如果在發病10天之內,採取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聯合阿司匹林進行治療,不僅能夠減輕高燒、皮疹等症狀,又能防止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預後良好。如果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則有可能產生冠狀動脈病變,但2/3的孩子為急性期一過性的冠狀動脈擴張,可在發病3~5周內消退,逐漸恢復,不過有些可遷延數年甚至危及生命。
那麼,如何區分川崎病與感冒?請點擊藍字標題:這種病和感冒極像 但會危害寶寶心臟
除了以上兩種疾病,還有一些疾病也極容易被混淆,家長一定要警惕!
媽媽給兩歲的孩子摸了摸額頭,發現並未發燒,再看手腳,上面出現很多皮疹,然後是嘴裡也出現了皰疹,而且已經相當嚴重。這時,孩子媽媽才說:「孩子發燒兩天了,剛好了點。後來帶他出去玩,野外都是雜草什麼的,以為就是過敏或被什麼東西咬了呢。」
你讓袋鼠小編怎能不生氣!?發燒家長以為是感冒,皮疹又看成是過敏,那孩子精神不振,家長怎麼沒注意到呢? 好在孩子經過會診、搶救,終於轉危為安。
原來,孩子是個重症的手足口病患者。像這類病情較嚴重的孩子,一般還會出現頭疼、嘔吐、精神不振、抽風、發燒,呼吸困難。但並不是所有的症狀一起出現,有的患兒會發燒,有的患兒只是手上有皮疹,有的患兒表現得很明顯。因此,只要出現任何一種症狀,家長都要立刻送孩子去醫院就診。
除了感冒,皰疹和手足口病的早期發病時間和症狀也差不多,家長學會觀察和分辨的。
想學會如何區分皰疹和手足口病?請點擊藍色標題:幼兒園皰疹性咽峽炎大爆發!比手足口病還厲害?
當孩子生病時,作為家長,你光掌握上面說的這些還不夠,在平時還得要做到細心,分清那些外形相似的藥品,千萬別像下面這位媽媽似的。
李女士的兒子患了感冒,一直在咳嗽,李女士便在家中備了止咳糖漿。當天下午,粗心的李女士再次給兒子喂藥時,因碘酒瓶顏色和止咳糖漿瓶子的顏色很相似,便誤拿了放在同一處的碘酒,讓兒子服下。
止咳糖漿VS碘酒
止咳糖漿:用於小兒咳嗽;
碘酒:用於皮膚消毒。
所幸孩子喝後發現不對勁,媽媽拿起瓶身一看,發現竟拿錯了藥,趕緊將他帶到醫院。隨後,經服用米湯和牛奶,孩子被成功催吐出了藍墨水般的液體。
的確,一些藥品在外觀、包裝上的相似度很高,尤其是同一廠家生產的,比如 「布洛芬混懸液」和「小兒偽麻美芬滴劑」,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很容易弄混淆。但是這些藥物藥理作用完全不同,寶寶誤服後,輕則延誤治療,重則危害身體。
布洛芬混懸液VS小兒偽麻美芬滴劑
布洛芬混懸液:用於感冒引起的發燒;
識別Tips:紅條紋小孩
小兒偽麻美芬滴劑:緩解鼻塞、流涕和咳嗽。
識別Tips:藍背心寶寶
那麼,一旦誤服藥物 該如何正確急救?請點擊紅色標題:一不留神孩子誤服了藥物?學會這些可保命
哪個當父母的願意因自己的粗心大意去影響孩子的健康?!還不是因為經驗不夠,缺乏可靠的育兒指引?!其實,除了孩子生病了要留意這些外,平時給孩子準備的日常飲食也需要家長做到火眼精金。
有媒體報道,一名僅6個月大的嬰兒,突然出現腹瀉嘔吐高燒,繼而發生抽搐、昏迷,經過搶救才最終轉危為安。經與家屬溝通,醫生懷疑是寶寶吃了感染沙門氏菌的雞蛋所致。
沙門氏菌主要侵犯2~3歲以下的幼兒,其潛伏期通常為1~3天,有相當多受感染的孩子表現輕微或毫無症狀,這些和抵抗力有很大的關係,而且胃酸是人類防止病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線,所以嬰幼兒較容易得病。
沙門氏菌的種類繁多,約有2000多種,除了可引起高燒不退的一種傳染病(傷寒)外,其他一般(腸道沙門氏菌)以引起解血絲便的腸炎為主。感染來源主要是遭污染的雞蛋,因為雞、鴨等家禽是主要的宿主動物。
那麼給寶寶挑雞蛋時要注意哪些呢?首先千萬不要挑長斑的雞蛋,這種雞蛋表面上看似沒有明顯的腐壞症狀,但其實蛋的質量已經不夠新鮮了。再就是要知道,雞蛋在恆溫下,保質期只有半個月左右,夏季的雞蛋更容易變質。
感染了沙門氏菌的孩子如何護理?又該如何預防?請點擊紅色標題:寶寶吃雞蛋竟致感染昏迷!哪種雞蛋千萬不能買?
看過這麼多不走心的「治娃之道」,當爹媽的你別再大意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