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灣TVBS新聞台報道,台灣台中市一對粗心的爸媽,替剛出生的女兒戴上護手套,為其保暖以及防止她抓傷臉,隔3天後脫掉手套時發現,女兒小手指被手套脫落的內縫線纏住太久,左手中指的前端已經變黑壞死,必須截掉手指頭。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避免寶寶抓傷自己的臉而給孩子戴手套的家長大有人在,那麼到底應不應該給新生兒戴手套呢?對此,《健健康康成長記》專家指出,從新生兒發育和安全的角度考慮,給寶寶戴手套弊大於利。
家長不宜給寶寶戴手套的幾大原因:
1.戴手套不利於寶寶生長發育
1)不利於寶寶觸覺的發育
0-3歲寶寶的語言功能尚未發育完善,需要靠肢體去感知外部環境,用手去抓東西是寶寶感知外界事物的最基本行為,給寶寶戴上手套,會使其手指活動受到限制,不利於手運動的發展以及觸覺的發育。
2)不利於寶寶智力的發育
給寶寶戴上手套勢必會減少寶寶與媽媽的接觸,而皮膚的接觸會促進腦部神經的發育。
3)不利於寶寶情感的發育
隨著寶寶情感的發育,會通過吃手的方式,尋求自我安慰,獲得滿足。如果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會影響其身心發展,以致產生暴躁、消沉的負面情緒。
2.給寶寶戴手套存在安全隱患
1)若手套口束的過緊,會影響寶寶手部的血液循環;
2)若手套內有線頭,可能會纏在寶寶的手指上,使手指出現缺血,寶寶沒有表述能力,如果沒有及時發現,極易使寶寶手指出現壞死,造成終身遺憾。
3)易誘發疾病。隨著孩子情感的發育,孩子會出現吃手的現象,但由於手套清潔不到位,容易誘發某些疾病。
戴手套既然有這麼多的弊端,那麼家長該如何避免寶寶抓傷自己的臉呢?
防寶寶抓傷,家長應避免2大誤區:
1.嚴密監護
有的父母聽說戴手套不好,就盲目摘掉,採取更加嚴密的監護,一看嬰兒手動,立即用雙手抓著嬰兒的雙手,這樣做是沒有必要的。
2.給寶寶穿袖子很長的衣服
給寶寶穿袖子很長的衣服,雖然避免了發生手指缺血的危險,但同樣會影響寶寶手的運動能力,也是不可取的。
經常給新生兒剪指甲是避免抓傷最有效的方法
防止新生兒抓破皮膚最根本、有效的方法是經常給新生兒剪指甲。為避免新生兒把臉抓傷,家長可以趁孩子熟睡時小心仔細地修剪,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給嬰兒剪指甲時,家長應該用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牢固地握住嬰兒的手指,另一隻手拿指甲刀從指甲邊緣的一端沿著指甲的自然彎曲輕輕地轉動剪刀,將指甲剪下。
2.不可將剪刀緊貼到指甲尖處把指甲剪得過短,容易損傷甲床。
3.剪好後要檢查一下指甲邊緣處有無方角或尖刺,若有應及時修整。
4.如果指甲下方有污垢,不可用銼刀尖或其他銳利的東西清理,應在剪完指甲後用水清洗乾淨,以防引起感染。
5.應根據新生兒指甲的長短、長得快慢來決定剪指甲的次數,一般每周1~2次。
6.最好使用嬰兒專用的指甲刀,這樣比較符合嬰兒的指甲形狀,對家長來說也更方便些。
7.如果誤傷了嬰兒的手指,要儘快用消毒紗布或棉球壓迫傷口直到流血停止為止,再塗一些抗菌素軟膏。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