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要讓新生寶寶睡得更好?作為新手媽媽,你可能需要了解寶寶的睡眠睡眠模式。本文分為新生寶寶的睡眠時長、睡眠節律以及如何讓寶寶適應24小時的生活節律,和讓新手媽媽如何睡得更好。全文較長,乾貨較多,閱讀時請注意。
一、新生兒睡眠時長
新生兒在剛生下來時,對人間的24小時作息規律是沒有概念的。所以,他們的作息也跟晝夜沒有關係。
新生兒睡覺通常在30分鐘到4個小時,在晝夜隨機睡;
新生兒容易醒來,他們的睡眠很淺,眼皮顫動,伴有迅速且不規則的呼吸,偶爾身體還會有動靜;
新生兒睡眠的總時長是會有變化的。最初幾天,他們平均睡16-18小時的日子;一個月大的嬰兒平均睡眠時間為14小時;
新生兒睡眠存在著個體差異。研究表明,有些一個月大的嬰兒一天睡9個小時,但也有19個小時的;
二、新生兒睡眠節律
經過多年的適應,成年人(或者超過6歲的孩子)已經能遵循晝出夜伏的生活、工作、學習節奏。在一天24小時里,他們能很好地調節自己的身體,以適應晝夜的環 境變化。在每天早上,光線會讓你醒來。夜晚的時候,你身體的皮質醇(學名叫氫化可的松、cortisol,是一種由腎上腺分泌的荷爾蒙。早上的水平最高, 下降至午夜時最低。這種荷爾蒙會讓你警醒)會減少,褪黑激素(英語:melatonin,又稱為美拉酮寧、抑黑素、松果腺素,是人體內另一種荷爾蒙。褪黑 激素訊號是晝夜規律的一部分)會增加。這些激素的變化,讓人體能適應這晝夜的光線變化,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寶寶出生前,這兩種激素的水平和母體是一致的。母體的褪黑激素通過胎盤,指導胎兒的生物鐘,使其作息節律控制住24小時內。但是在出生後,新生兒的這兩種激素卻還未形成與晝夜交替想吻合的規律。其中,皮質醇含量的變化規律,在嬰兒成長到2周至9個月大的時候才形成。而褪黑素,則是在嬰兒出生6周後才開始分泌,3-4個月時褪黑素的分泌增加,也是大約在這個時候,褪黑激素(讓嬰兒入睡的荷爾蒙)分泌的條件作用才逐漸起作用。
這時候就需要新生兒自己來控制自己的生物鐘。當然,新生兒的睡眠不是完全脫離一天24小時的自然節奏的。研究表明,晝夜節律在出生後的第一天開始發展。
這並不意味著新生兒的睡眠時間表會很快跟你的時間表一致。總體而言,嬰兒可能需要3-5個月的時間才能在夜間睡穩(即連續睡5個小時)。不過,即使新生兒也會接收到環境中關於時間的信息。你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幫助新生兒發展他們的晝夜節律和睡眠模式。
三、如何讓寶寶適應24小時的自然規律
以下幾點,可以有助於讓寶寶適應24小時的自然規律。
讓 你的寶寶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認為,通過行為規律,能對新生兒的睡眠模式產生最大的影響。當母親讓新生兒參與到她們的日常生活中,新生兒會更快地適應24小時的晝夜節律。在Reinhard Siegmund博士的一項研究中表明,如果在一天中,母嬰共同作息,嬰兒很快就能適應每日的安排。
減少夜間刺激。寶寶夜奶喚醒時,儘量減少活動。儘可能安靜並避免移動寶寶。最好是不要讓寶寶"完全清醒"。如果做不到,也要儘量減少刺激。
讓新生兒接受自然光的照明。比如,在午後可以曬一下太陽,夜晚的時候則接受黑暗。
嘗試嬰兒撫觸。研究顯示,新生兒在出生後10天開始接受按摩治療14天,在以後的幾個星期里顯示出更成熟的睡眠模式。在第12周,接受按摩的嬰兒夜間褪黑激素水平較高。
儘量使用母乳喂養。母乳中含有色氨酸,這是人體用了製造褪黑激素的胺基酸。色氨酸水平根據母體的晝夜節律升降,當嬰兒睡前攝入色氨酸,入睡比較快。因此,母乳喂養是非常可能有助於協調新生兒的睡眠模式的。在一項研究中,嬰兒喂養配方奶添加了不同濃度的色氨酸。當嬰兒攝入的色氨酸白天含量低,晚上含量高(模仿母乳中含量的自然波動),嬰兒在夜間能更快入睡,而且整體上睡的更多。
在寶寶睡著時也靠近寶寶。目前還沒有足夠的這方面的研究,但有可能在睡時靠近寶寶可以幫助她發展晝夜節律。一項關於早產兒的研究發現,與父母同睡的寶寶體溫的變化與父母最為同步(但是,母嬰同睡時,千萬要注意嬰兒安全)。
三、新生兒睡眠周期:為什麼新生兒睡眠淺
成年人入睡後會經歷一系列的睡眠階段,其中包括較深的慢波 (「slow wave」) 睡眠和REM(rapid eye movement,快速眼動)睡眠。REM因與做夢緊密相連而為人熟知,其間大腦活動模式類似於繁忙的、清醒的大腦。成人在REM時比在深度睡眠容易喚醒。
一個睡眠周期隨著REM結束而完成。這時成人或者醒來,或開始另一個睡眠周期。每個睡眠周期持續時間約為90-100分鐘。
新生兒的睡眠模式則完全不同。新生兒睡著後立刻進入 「活躍睡眠」(active sleep)狀態。這種睡眠狀態相當於成人的REM(快速眼動)睡眠。因此,正如成年人在REM階段容易醒,新生兒在活躍睡眠階段也容易醒。
嬰兒的活躍睡眠大約持續25分鐘。之後新生兒會進入更深的睡眠狀態,也稱「安靜睡眠」。安靜睡眠的特點是速度慢且有節奏的呼吸,沒有動作,也沒有眼瞼顫動。處於安靜睡眠狀態的嬰兒不太容易醒。大約25分鐘後,睡眠周期結束。新生兒或者醒來或者開始另一個持續25分鐘的活躍睡眠階段。
因此新生兒的睡眠與成人的非常不同。首先,新生兒的活躍睡眠時間占總睡眠時間的比例比成人的REM大,成人只有20%時間處於REM睡眠狀態。新生兒睡眠時間的50%處於活躍睡眠狀態。
其次,新生兒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的睡眠周期要短得多,成人是90-100分鐘,新生兒的平均睡眠周期持續時間僅50分鐘左右。因此新生兒更容易頻繁醒來。
但事實是,正是由於淺睡眠,新生兒猝死(即嬰兒猝死綜合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常簡稱為SIDS)的危險降低很多,並且活躍睡眠是對新生兒的大腦發育至關重要。
當然這不意味著我們需要做什麼讓新生兒更多經歷淺睡眠,讓他們自然地入睡、醒來就OK了,而安靜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如何讓淺睡眠的寶寶熟睡
如果你的新生寶寶在你的懷裡睡著了,不要馬上放下,記得要等上20分鐘左右。在活躍睡眠期間,嬰兒眼皮顫動,呼吸不規則,和手腳抽動。這個階段,寶寶一般是一放下就醒來。
在新生寶寶喂養中增加DHA。在一項研究中,體內DHA水平低的兒童慢波睡眠(即安靜睡眠)比較少。在另一項研究中,血液中DHA濃度較高的的孕婦生下的嬰兒安靜睡眠的時間更長。母乳中含DHA,因此母親似乎可以通過飲食攝入DHA來改善新生兒的睡眠模式。
五、保持理智:如何改善你的睡眠
新生寶寶的父母常常要忍耐睡不好這個折磨。這個忍耐的時間,順利的話就是12周——即新生兒睡眠模式與晝夜24小時作息規律逐漸吻合時。當然,不順利的話也別急,碧荷精靈來幫你。
對於還沒有寶寶的人來說,12周不長。但是想像一下,當你每天夜裡都要起床數次,而且是隨機性的,這種節律的睡眠容易讓人崩潰。所以,你也必須照顧好自己,保持理智,並儘量保持愉悅的心情,不要焦急。
在寶寶睡的時候,你也小睡一會。如果你太累了以至於無法入睡,就在寶寶身邊躺下來和他一起休息一下。即使你覺得你只睡了一小會,但這也會讓你的身體得到放鬆。
不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去自責,也不要管他人的批評。你必須在這個階段儘可能想盡一切辦法去補覺。
如果你是在用母乳喂養,寶寶睡在附近會讓你得到更多的睡眠。如果你保持嬰兒的附近。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母嬰同床睡眠可以讓母乳媽媽更好休息,比配方奶喂養的媽媽得到更多的睡眠。但是,千萬要注意安全,避免在入睡的時候壓到了寶寶。
如果你的寶寶睡著了,別急著換尿布。如果你的寶寶因為尿布沒有換而不肯睡,她/他會讓你知道的。一點點尿不會讓她/他醒來的。
享受陽光,避免人為的夜間照明。白天,你和寶寶曬太陽,夜晚時把燈關掉或者至少調暗。正如上面提到的,自然採光有助於調節新生兒睡眠模式,也可以幫助你保持自己的晝夜節律不被擾亂。為了避免失眠,以及作為作為新生兒晝夜節律的信息來源,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讓朋友或家人看護嬰兒,讓你小睡一會。哺乳專家不建議在最初的3到4周用奶瓶喂養嬰兒,因為奶瓶喂養會減少母親的乳汁生產和造成哺乳困難。但是如果你嚴重睡眠不足,也可能會影響產奶,並使得產後抑鬱的風險增加。你需要在兩者之間找一個平衡。但是,在找別人看護你的寶寶前,請一定注意安全措施,要確保你的朋友 或者家人也懂得保障寶寶的安全。
相信你作為母親的直覺。如果你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請及時就醫。
新生兒有特殊的睡眠模式和特殊需要。順利的話,12周後會有所改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4046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