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上,每當袁女士看到三歲左右的男孩或者在媽媽懷裡撒嬌的孩子,她都會多瞅一眼,「是不是我的家寶寶?」其實她自己也很清楚,上月13號的時候,孩子因為吃果凍時被噎住,結果因為長時間窒息孩子已經永遠的離開了她。只是她到現在無法接受這個現實而已。
袁女士和老公是從外地打工認識的,兩個人剛好是老鄉,在工作上互相照顧,很快他們就墜入了愛河,他們在2012年成婚,婚後的日子他們很幸福,而且他們的孩子也出生了!當時全家人都非常高興,袁女士也辭職安心在家帶孩子了!
就在前段時間袁女士帶著三歲的孩子,去外地看老公,剛到哪裡三天,孩子卻發生這樣的意外了!那天孩子跟著爸爸和媽媽去超市,進超市就吵著要吃果凍,當時爸爸就給孩子買了一大包果凍,還沒走到家孩子就吵著要打開吃,袁女士當時也沒多想,就打開一個喂給孩子,孩子當時就跑了起來,但是緊接著就傳來劇烈的咳嗽聲。
袁女士和老公趕緊跑了過去,這時候孩子已經倒在地上,袁女士趕緊連拍帶扣的還是沒有把果凍搞出來,他們夫妻兩個哭著打車去了醫院,但是很遺憾,孩子錯過得了最佳搶救時機,永遠的離開了他們,袁女士無法接受這個現在,當時就昏厥過去了!一直到現在精神都有點不正常,經常拿著手機在哪裡翻看著孩子照片,每天早上依然會很早起床給孩子做早飯。老公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多啦說:當父母失去孩子有多痛苦每個人都無法承受,因為孩子太小他們根本沒有安全意識,所以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加倍努力,我國一項數據顯示,在1622例意外損傷病例中,意外跌落559例(占34.5%);氣管異物470例(占29.0%);燙傷291例(17.9%)。其中,意外損傷高峰年齡為0—3歲,占總數59.9%。看到這樣的數據,你就知道熊孩子們有多危險了!
因此,家長在喂養孩子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因時制宜」——在孩子合適的年齡階段選用合適的食物進行喂養。特別要指出的是,瓜子、花生、黃豆、蠶豆、板栗等是萬萬碰不得的,發生氣道異物的孩子中由此類食物引起的占到了90%以上!
很多父母會說,孩子氣道被異物堵住了,當然是送往醫院了!要知道,絕大部分發生氣道異物的孩子,都來不及送到醫院搶救便「回天無力」了,即使搶救回來,也往往留下後遺症。因此,在送醫院之前,簡單的急救是十分必要的。
「海姆立克急救法」具體應對
1,如果是3歲以下孩子
救護人應該馬上把孩子抱起來,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隻手托住孩子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並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
2,如果上述操作異物沒出來
可以採取另外一個姿勢,把孩子翻過來,躺在堅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搶救者跪下或立於其足側,或取坐位,並使患兒騎在搶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搶救者以兩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但要很輕柔。重複,直至異物排出。
3,應用於急救成人
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後,用兩手臂環繞病人的腰部,然後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病人胸廓下河臍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重擊壓迫病人的腹部。重複以上手法直到異物排出。
4,用於自救
可採用上述用於成人4個步驟的後3個步驟,或稍稍彎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體上,以物體邊緣壓迫上腹部,快速向上衝擊。重複之,直到異物排出。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3699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