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你的寶寶!最近這個病開始出現

我家的寶寶2歲,前幾天體溫升到39℃,用電筒往嘴巴一照,上顎已經布滿一顆顆小紅皰疹,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問題,就趕緊帶著寶寶去了醫院,經醫生診斷,寶寶得了皰疹性咽頰炎,同住一個樓的另外一個20個月的寶寶也得了這個病。

聽醫生說這個病傳染很快,於是連忙給妹妹打電話,因為她上周還帶著她家3歲的寶寶過來和我家寶寶一起玩過,結果呢,妹妹說她家的寶寶最近兩天不怎麼愛吃飯,不知道跟這有沒有關係,我就讓她看看寶寶嘴裡有沒有長水泡,結果她看了一下告訴我,說寶寶嘴裡真的有亮晶晶的水泡,我就讓她趕緊帶著寶寶去醫院了。

皰疹性咽頰炎和手足口病是「表兄」手足口病是法定傳染病,如果幼兒園或學校有集體發病,常常會關閉班級或者整個幼兒園,所以家長對它了解越來越多; 對皰疹性咽頰炎,就有些陌生了。「皰疹性咽頰炎和手足口病,是同一類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造成的。」醫生說,柯薩奇病毒是導致這兩種病的主要病原,不過少數手足口病是EV71病毒導致症狀比較嚴重。 同一類病毒引起,兩個病症狀也有些相似, 都會在口腔里看到皰疹潰瘍。這種病毒來得快,一來就會發高燒,第二天嘴巴里就出疹子。不過,醫生說,有些抵抗力好的孩子,也可能不發燒。年齡小的寶寶, 如果出現拒食拒水,口水增多的現象,要留心,可以拿手電筒照一下,看看口腔黏膜光不光滑,有些孩子可以看到明顯的小水泡,紅紅的,亮晶晶的水泡。

自愈性疾病不需特殊治療護理重點是預防感染和手足口病一樣,皰疹性咽頰炎也是一種自愈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就像普通感冒一樣,所以家長不用太緊張。 「皰疹性咽頰炎,關鍵看護理,護理做得好,一般2—3天體溫就下來了,一周左右就好了。」程醫生說,但是如果繼發感染,或者出現其他併發症,病程也會延長。 皰疹性咽頰炎早期表現是發燒,但剛發燒的時候還不能判斷是不是皰疹性咽頰炎,只有3—24小時以後嗓子紅了,起皰了才能確診。 所以建議家長, 開始出現發燒症狀的24小時儘可能自己護理,體溫超過39℃以上,吃點退燒藥;2~3天高燒不退,或者孩子精神狀態不好,再到醫院來。

「孩子燒退了之後,就進入最難受的『潰瘍期』,口腔里有創面,吃東西又痛,最重要的護理就是預防感染。」醫生說, 這個時候,要鼓勵孩子多喝涼水,涼水有鎮痛作用,還能把創面沖刷乾淨,也可以給孩子喝鮮榨果汁;雖然孩子嘴巴痛,但是還要鼓勵他多進食,選擇有營養、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食物,比如牛奶,蛋羹,肉末等等。這段時間,已經進入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的高發期,這兩種病目前都沒有疫苗,孩子去年得過,今年也可能再得,所以預防很要緊。預防這兩個疾病,最重要的措施是勤洗手,預防病從口入,同時保證室內通風,少去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文/稻草人童書館·永遠的青鳥

====關於稻草人童書館====

稻草人童書館是專業的童書內容提供商,已出版《世界兒童文學名著繪本館》《奧茲國仙境奇遇記》等數百種童書。更多育兒和兒童閱讀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帳號:稻草人童書館(微信號:dcr-books)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295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