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媽咪告訴你:能吃能睡的寶寶是如何養成的

俗話說,小兒難養。

可為什麼有的寶寶就能晚上睡覺白天玩?自己睡小床還乖乖滴?

我家寶寶難道就是來向我討債的嗎?……

問這些問題前,最好想想自己有沒有幫助寶寶調節作息時間,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我家朵朵就是那種「乖乖滴」寶寶,按照我們家保姆的說法,就是「特好帶」。

朵朵八個月,總是玩兩個小時就小睡一會。四個小時吃一次奶,中午和晚上加兩頓輔食。六個月斷夜奶後,晚上就自己在小床睡。午睡也和大人同步,能睡兩三個小時。

說起來,朵朵這種「乖」並不是天生的,我也不是一個天生會養孩子的媽媽,我們只是給了彼此學習的時間。

朵朵出生前,我們就為她準備了小床,很多過來人都對我們說小床就是擺設,晚上起來喂奶很麻煩,以後孩子也不肯在上面睡。

我關注了幾個育兒專家的微信,他們都鼓勵大人與新生兒分床睡,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而我的最初考慮是自己睡覺不老實,怕壓著孩子。

坐月子那段時間,孩子睡小床,夜裡喂奶換尿布都非常不方便,再加上那時身體沒有恢復,真的是腰酸背痛冒虛汗,十分不易,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

後來,小床成了我們家的「神器」。白天,朵朵可以在裡面玩,四周都是護欄,很安心。晚上把小床放在大床邊,朵朵習慣了小床,六個月戒掉夜奶後,我也能伸展胳膊睡個舒服覺。回想起來,準備小床真是十分「英明」的決定。

朋友家的男孩從小就習慣被媽媽抱著睡,如今三周了,還必須躺在媽媽胳膊上才能睡著,朋友苦不堪言,跟我說起來還後悔當初沒堅持讓孩子睡小床。

寶寶的好習慣都是在父母的引導下慢慢養成的,不要老是覺得別人家的寶寶那麼乖,而自己家的寶寶那麼多壞習慣,父母應該多從自己身上找理由,耐心一點,幫助寶寶養成好習慣。

晚上營造安靜的睡眠環境。

寶寶一般沒有夜晚與白天的概念,媽媽需要把這種概念教給寶寶。到了晚上,拉上窗簾,儘量關掉小夜燈,讓周圍的環境都安靜下來。即使寶寶沒有睡意,媽媽也應該放低嗓音,抱抱拍拍,讓寶寶進入睡眠狀態。

寶寶哭鬧不要著急喂奶。

新生兒期的寶寶需要按需喂養,吃奶的間隔時間很短。但隨著寶寶吃奶量的增加,時間間隔也會變長。有的媽媽為了讓孩子乖一點,一哭鬧就讓吃奶,這個是我堅決反對的。其實寶寶哭是有原因的,媽媽要費點心思判斷寶寶是因為什麼哭鬧,不要著急喂奶。

試著讓寶寶學會午睡。

朵朵的午睡習慣是我們有意培養的。一般情況下孩子還是小睡,半個小時一醒,保姆抱起來拍一拍,喂點水,讓她接著睡,反覆幾次,慢慢的她中間醒的次數越來越少,到六個月時午睡能達兩三個小時。這樣一來,孩子睡眠能保證,大人也能輕鬆許多。

有意培養寶寶好習慣需要做很多事情,一開始會很麻煩,比如用筆記錄孩子吃奶的時間、睡醒的時間,半夜爬起來從小床上抱孩子喂奶……不管多麼麻煩,都要咬牙堅持下來。等寶寶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了,父母就會輕鬆很多,寶寶也少了些沒有理由的哭鬧。

作者介紹:功夫媽咪幫—梅子青青,文學碩士,教師、編輯、自由撰稿人,新晉媽咪。

本文為【功夫媽咪幫】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於育兒,你有啥想說的,可通過下方的評論告訴給大家。原創投稿QQ:3189468657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295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