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晚上哭鬧不睡覺~怎麼辦~

寶寶晚上哭鬧不睡覺~怎麼辦~

新手爸媽別抓狂~

7步驟.有效解決新生兒夜啼

寶寶晚上哭鬧不睡覺~怎麼辦

諮詢/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鄭弋

財團法人尹書田紀念醫院小兒科醫師陳永綺

指導醫師/財團法人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加護病房主任 陳培濤

我的寶寶怎麼老是在半夜哭?是不是那裡有毛病?哭不停會不會造成傷害?新生兒夜啼似乎是許多父母必經的夢魘,其實所有新生兒都會在半夜哭,而且絕大部分是正常的,父母只要有耐心,面對寶寶哭鬧時做該做的檢視,並依照寶寶的特質給予適當的安撫,就能度過特別愛哭的階段。

新生兒夜啼多屬正常

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鄭弋表示,夜啼的情形通常在寶寶出生後的第5週最明顯,最多可能1天至少哭上2小時,一直到滿3個月才會逐漸減少。

新生兒每天大約有16小時的睡眠時間,一直持續到6個月後減少到14小時。出生3個月前的寶寶們每次睡眠都非常短暫,每一次睡眠由2~3次的睡眠週期(新生兒每次睡眠週期約為60分鐘,成年人約為90分鐘)組成,大約為3~4小時,所以寶寶們看似都是睡睡醒醒,中間醒著時大部分為哭,加上新生兒胃排空很快,所以半夜吵著要喝奶的機會很多,即使到滿3個月,還是有二~三成的寶寶會在半夜哭著要喝奶,有七~八成寶寶到了這個階段才會一覺到天亮。

哭,寶寶的溝通方式

幾乎所有新生兒都有在半夜哭鬧的經驗,而其中絕大部分是沒有原因的。對嬰兒而言,他(她)們還未學習如何冷靜,也不會表達,「哭」是唯一的一種溝通與訊息傳達的方式,所以面對寶寶半夜哭,父母不需過度緊張,有時是因為肚子餓,寶寶等得不耐煩才會哭;有時是寶寶睡眠受到干擾如週遭環境太吵、太熱或燈光太亮而引起,所以父母不要認為自己的小孩比別人愛哭,在寶寶一哭鬧時,只要確定不是因疾病而造成,不需感到焦慮不安。

7步驟.有效解決寶寶夜啼

書田診所小兒科陳永綺醫師表示,寶寶半夜哭個不停,常常讓許多爸媽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醫師建議可以依照以下7個簡單步驟來判斷寶寶哭泣的原因,並給予適時地安撫與處理,讓寶寶可以安穩地入睡。

1. 寶寶的哭聲是否異於平常白天時的哭聲。

2. 看看寶寶是否餓了,通常餵飽後自然會安靜下來。

3. 檢查尿布是否濕了,若有,應更換新的尿布。

4. 觀察寶寶的表情、肢體動作以及體溫。

5. 檢查是否有尿布疹、蚊子咬或皮膚起疹子等問題。

6. 營造安靜及舒適的環境,燈光柔和,或哼歌給他聽,放點音樂讓他有安全感。

7. 拍拍他,讓寶寶靜下來,如超過15~20分鐘仍安撫不下來,寶寶極有可能是

因為身體不適所以哭泣,這時就有送醫的需要。

安撫後仍未改善,需送醫

如果已完成所有該檢查的項目,寶寶還是哭不停,就要懷疑是否生病,爸媽可以觀察寶寶的作息是否和平時差很多,包括:喝奶、睡眠等,並檢查是否有發燒、食慾不振、嘔吐、便秘、抽筋等情形。

新生兒夜啼的情形很常見,安撫的方式也不同,有些寶寶愛哭純粹是個人的特質;有些要人抱、要人陪;甚至也有寶寶只要父母帶出去散散步,或開車外出兜一圈就不哭;或是睡覺時要握住熟悉的物品(如:熟悉的毛巾、小被子或玩偶等);或怕黑,需要有些燈光才能入睡。由於每個寶寶的特質與個性不同,所以爸媽需要多花點時間與耐心去慢慢摸索與了解自己的寶寶,久了,妳將會用最適合寶寶的安撫方式來改善夜啼的狀況。

爸媽應該學習「做記錄」

既然每個新生兒都會半夜哭,那麼,家長要應付夜啼的寶寶,最重要的課題是學習如何與寶寶互動,並學習如何安撫他,鄭弋醫師特別提供爸媽一個好方法「做記錄」,將寶寶每天什麼時候睡覺、喝奶、哭,做完整的記錄,一段時間後,可正確掌握寶寶生活的規律,抓住孩子的調,例如:在寶寶還沒哭之前,媽咪就可以先餵奶。

作息應規律

爸媽也可以在固定的時間讓寶寶知道要做什麼,讓他習慣規律的生活,例如晚上關了燈,拍拍他的時候就表示該睡覺了;或是每次哄寶寶睡覺時就將他包起來,讓他知道這是要睡覺的訊號。要特別提醒爸媽注意的是安撫寶寶時,千萬不要抱到寶寶入睡後再放到嬰兒床,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哄到靜下來就放到床上,讓他練習如何安撫自己。

父母情緒應穩定

陳永綺醫師也特別強調,寶寶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情緒,所以家長在照顧時要注意控制自己,不要動不動就表現出厭煩或急燥,這樣只會惡性循環,讓寶寶更不安,如果照顧得很疲累,最好換人照顧,或許情況就會獲得舒緩。

Crying At Night!終結小兒夜啼!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醫師羅國正

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怡伶

小寶寶晚上哭哭鬧鬧、不睡覺,常使得家長倍感擔心及疲累。小兒夜啼的成因可能為父母照顧方式不當或疾病引起,在寶寶無法清楚表達以前,只得仰賴家長細心觀察。本篇特別集結中西醫探討小兒夜啼之成因、處理方式等,希望能幫助家長順利終結小兒夜啼的煩惱!

小兒夜啼,爸媽心慌慌~

小兒夜啼顧名思義,即孩子於夜間啼哭不止、難以安撫等。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怡伶表示,因小兒夜啼來求診者,發生對象年齡多為6個月內,這可能和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關。1歲以上的孩子已具一定表達能力,家長也比較容易辨別孩子是否作惡夢,或根據某些線索回溯小朋友可能發生的問題,處理起來自然容易許多。反倒是孩子越小,影響因素更多,家長如又缺乏照顧經驗,可能就會手忙腳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醫師羅國正表示,由於小寶寶感覺不適時無法訴之言語,僅能用哭鬧喚起大家的注意,因此小兒夜啼的背後,往往蘊含許多值得關心的訊息。通常待孩子會坐時,可能感覺不舒服時即直接坐起或翻來覆去,再大一點時,還可以透過口語表達,在這之前,還請家長謹慎以對。

寶貝健康放大鏡~內外原因大調查!!

造成小兒夜啼的原因很多,大致上可歸納為生理性、病理性兩大類。前者主要為孩子生理需求沒有被滿足,或父母照顧方式不當,後者則和疾病相關。考量到孩子的表達力,當孩子發生夜間哭鬧的情形,家長首要任務便是找出原因。原則上,建議家長先從生理性因素觀察,加以排除之後,再加強留意病理性因素的可能。

居家保健TIPS × 4寶寶一覺到天亮!

如果確定小兒夜啼為疾病所引起,應確實配合醫師治療,而腹絞痛個案則可搭配腹部按摩。反之,只要將重點放在調整寶寶生活照顧方式即可。家長不妨試試下列方法:

★Music輕柔音樂可助眠

快到寶寶睡眠時間時,家長可以放一些輕柔的音樂,藉以緩解寶寶的情緒,及平撫白天接受過多的刺激,不過若寶寶反應不如預期,也不要勉強他。

★Massege穴道按摩效果佳

無論是傳統之穴道按摩或一般嬰幼兒按摩,均有助於寶寶放鬆,腹部按摩還可改善脹氣,減緩不適,爸爸媽媽可以利用寶寶睡前5~10分鐘進行。以下為簡單易學的按摩示例:

1.「華陀捏背法」:用大拇指沿著寶寶脊椎兩邊肌肉來回按摩,保證讓寶寶舒服極了。時間約持續5~10分鐘即可。

2.「印堂按摩」:一樣用大拇指在寶寶印堂處輕輕地來回按摩或繞圈圈按摩,亦可幫助寶寶輕鬆入眠。

3.手腳按摩:輕輕搓揉推按寶寶的四肢。

4.腹部按摩:用手掌根部沿著寶寶肚臍周圍順時鐘方向按摩;但用餐後兩小時內不宜進行。

(小叮嚀):家長如果想要使用精油搭配按摩,最好事先諮詢過專家的意見,畢竟寶寶對於某些香味可能比較敏感,肌膚也比成人脆弱許多。按摩本身對孩子就有許多益處,即使沒有添加精油也不會妨害效果。

★Food日常飲食需謹慎

孩子脾胃比較虛弱,生冷食物如西瓜、香瓜、苦瓜等,及油炸、辛辣物應盡量避免,而餵母乳的媽咪同樣要留意自己的飲食。

★Sleep睡眠空間重安寧

父母為就近照顧小嬰兒,常將嬰兒床放在臥室裡,但有時孩子已經睡了,爸爸媽媽卻還在看電視,這便可能幹擾到寶寶的睡眠。陳怡伶表示,有些孩子天生比較敏感,連白天睡眠都很容易受到干擾,家長應格外留意。小朋友對於外在刺激,差不多至3、4個月大時都會慢慢作些自我調整,到時便不易因小小的刺激而哭鬧。但之前若已排除生理性、病理性因素,孩子個性又比較敏感的話,大人可能就要多些耐心。

寶寶哭的異常徵兆

嬰兒與母親 10月號 NO.432

採訪撰文/張晴宜

諮詢/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蔡政憲、台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邱振燕

攝影/桃樂絲童趣.攝影(02-2725-5353)

模特兒/可愛寶寶林筱甯

哭是寶寶最直接的語言,也是唯一能和他人溝通的方式。通常寶寶哭的原因多為尿布濕、肚子餓,或是想睡覺了等生理性因素。不過也許爸爸、媽媽會發現,有時候寶寶會有不明原因的哭鬧,或是哭聲相當淒厲,聽起來非常可憐。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哭到臉發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就讓本文來告訴您寶寶哭的主因、特殊原因,安撫的方式,以及哭到臉發黑的原因與疾病類型。

寶寶為什麼哭?

台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邱振燕表示,小寶寶由於還不會用言語說出自己的需求,因此每當感受到肚子餓了、想睡覺或不舒服等狀況時,通常都是藉由「哭」來表達。

寶寶哭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情形:

生理因素:肚子餓、尿布濕、想睡覺、發燒或其他身體上的不舒服等。

心理因素:想要人抱、感到不安、受到驚嚇或覺得無聊等。

環境問題:當外界環境過熱、太冷、吵雜或對環境改變較敏感等。

每個寶寶在成長中都會有個體性差異,哭的時間與原因也不盡相同。邱振燕醫師說,經研究統計,1個半月大的寶寶在一天中哭的時間最多(3小時左右),而隨著寶寶的成長會漸漸減少哭的表現,或是用其他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哭聲淒厲為異常徵兆

不明原因—腸絞痛

寶寶在出生後一~二個月內,也許您會發現他平時都吃飽喝足、排泄正常,身上也沒有特別的病痛,但到了一天中某個時段便開始大哭大鬧,讓照顧者很傷腦筋,卻又不知該怎麼辦。這種現象稱為嬰兒腸絞痛,好發於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身上,發生時間多於傍晚或夜晚,臉部脹紅地一直哭不停,且哭聲淒厲並會持續2~3小時。小寶寶為什麼會有這種表現呢?目前腸絞痛發生的原因依舊不明,不過也有人指出是因為寶寶的腸道尚未發育成熟,腸道蠕動異常所造成。邱振燕醫師說明,寶寶腸絞痛的症狀表現有個常規可依循,就是每天至少會持續哭3小時、每週至少有3次、持續時間為3週的「333法則」。倘若寶寶剛好處於這個階段,且符合這些症狀表現,就可以判斷為腸絞痛。排除其他異常,腸絞痛只是寶寶成長中的過渡期會發生的症狀,並非疾病。時間過了便會自己緩解,不需要看醫生。

注意:

有在哺乳的媽咪要多注意自己攝取的食物,是否有造成寶寶身體不適。倘若媽咪有吃到容易導致過敏、刺激性的食物(例如:海鮮、咖啡或茶),或是喝了大量的奶類製品,而寶寶在喝完母奶後,出現哭鬧不安及不適症狀,便要避免在哺餵母乳期間攝取這類食物,以降低寶寶身體不適機率。

容易忽略病症—腸套疊

當寶寶的年齡稍微大一些(4~5個月後),不知為何突然哭得聲嘶力竭,哭沒多久停下來後,又開始哭鬧不停,一陣一陣地哭,且這種間斷性會愈來愈頻繁,並伴隨吃不下飯、嘔吐症狀,若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就有可能是罹患腸套疊。腸套疊是指某一段腸子跑到另一段腸子內,由於腸子被堵塞住,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缺血糜爛壞死現象,導致腸出血,還會看到寶寶排出如同草莓醬般的血便(黏液狀)。當發現寶寶有異常哭鬧並有上述症狀時,必須要盡快就醫治療。腸套疊和腸絞痛不同,屬於病症的一種,若延誤就醫時間,會出現嚴重併發症(例如:腹膜炎),甚至在短時間內出現致命危機。

安撫寶寶的方式

假如確認寶寶為非病症的哭鬧不安,並在滿足他的需求之後,依舊一直哭(不知道寶寶是感到不安還是什麼情況),建議照顧者先用不同安撫方法多加嘗試(例如:安撫奶嘴、用玩具吸引寶寶等),進而找出適合寶寶的安撫方式。邱振燕醫師表示,每個寶寶的成長環境、氣質不同,單一種安撫模式不見得適用於每個寶寶。舉例來說,有些寶寶聽到低頻、穩定的聲音(例如:引擎、吹風機的聲音),便安靜下來了;有些人則是載寶寶去兜風,他就沒事了。照顧者在寶寶身邊多觀察,相信一定有方法讓寶寶穩定下來。

當寶寶哭的時候不理他好嗎?

邱振燕醫師認為,寶寶哭是一種需求或異常症狀表現,倘若忽視他的需求,排除容易忽略寶寶疾病問題,有另一重要原因是會造成寶寶長大後對外界的反應會變得疏離、漠然。有些照顧者會怕養成寶寶一哭就要人抱的壞習慣,才不理會他。針對這種情況,建議當寶寶哭的時候,可改用其他方式(諸如陪他說話、握住他的手等)給予寶寶一種安心、有人陪伴的感覺。

寶寶哭到臉發黑怎麼辦?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蔡政憲表示,寶寶哭到臉發黑有可能是輕微的嬰兒屏息症侯群,也可能是發紺急症之徵兆,家長不能掉以輕心。若是您的寶寶有嘴唇發暗、四肢發紫、臉色暗藍等情況,在醫學名詞上都稱為發紺現象。蔡政憲醫師說明,發紺的醫學定義是每100c.c.血液中氧氣不飽和的血紅素含量超過3~5 g以上,從外觀就可以發現寶寶外觀發紫或變暗藍的現象。

一般人用肉眼判斷寶寶的皮膚顏色是否發紫或變暗藍有很大的困難,即使是專業醫護人員用肉眼判定是否發紺,也有些微差異。發紺的嚴重度是根據不飽和血素素的絕對值而非不飽和血色素的比例。因此,最準確的方法是用血氧監視器來監測血液中氧氣的飽和度。血氧監視器是一種非侵襲性的監測,利用發光二極體和感應器可即時測量出周邊血管隨脈搏跳動時的血氧飽和度。通常寶寶呼吸一般大氣時候的血氧飽和度為95%或以上,當血氧飽和度持續低於90%,醫護人員通常會小心觀察。

寶寶哭到臉發黑的疾病類型

(A) 若是寶寶平常外觀膚色紅潤,活力正常,哭鬧一久就會有嘴唇發暗、四肢發紫、臉色暗藍的狀況,但是適當安撫之後就可迅速恢復紅潤外觀,最常見的原因是嬰兒屏息症侯群(breath-holding spells),此病症常見於6個月~1歲半的寶寶(通常小於6歲)。這種小朋友平常血氧飽和度檢查都是大於95%,臨床上分為發紺型(cyanotic form)和發白型(pallid form)兩型,嚴重發作會合併抽蓄。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摒息症從不在睡覺時發生,也很少在發生於新生兒身上。

第一型—發紺型(cyanotic form)

較為常見,小孩在受到驚嚇、傷害、挫折或生氣時,在劇烈的哭泣後,突然停住了呼吸,臉部出現紫紺色,嚴重的話數秒鐘之後,寶寶可能失去知覺,軟弱無力,甚至僵直不動,合併陣攣性抽搐的動作。

第二型—發白型(pallid form)

為小孩受到外傷,跌倒,頭部撞擊(尤其是撞到後枕部)時,往往只有一次的深呼吸後便臉色發白,失去知覺和肌肉張力。

(B) 若是寶寶平常膚色不太紅潤,相較其他寶寶嘴唇較暗、四肢發紫、臉色暗藍的狀況,就要考慮是新生兒發紺現象,這種小朋友平常血氧飽和度檢查可能不大於90%,哭泣時臉會變得更黑;由於發紺有許多複雜情況,尤其是持續的新生兒發紺,常會合併許多嚴重且可能生命威脅的疾病,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心臟、肺臟、代謝、中樞神經系統或嚴重感染等疾病,應由專業醫護人員判斷。例如先天性發紺性心臟病及某些慢性肺部疾病,寶寶通常會出現發紺合併杵狀指。

杵狀指

杵狀指是指手指或腳趾的末節因結締組織之增生而形成球狀之增大。相較於正常人的指甲角度是水平的,杵狀指的指甲角度是朝下彎曲,且合併末梢指節杵狀化(好似鳥嘴形)。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肺部疾病一些消化器官疾病等,都可能有杵狀指的表現。

(C) 若是寶寶唇色及臉色紅潤,但是手腳末梢發紫,哭鬧時手腳末梢轉為紅潤,血氧監視器顯示血氧飽和度95%或以上,主要是周邊血管收縮所導致。常見原因諸如天氣寒冷、衣服不夠保暖、皮膚出現花斑時容易發生,但倘若身體受到適度保暖後便會很快就改善。

(D) 有些罕見體質特殊的小朋友,例如先天性高鐵血紅素血症( Congenital Methemoglobinemia)容易因化學物質或藥物中毒引起血紅素分子變質,也會造成發紺。

提醒家長,當您觀察到您的寶寶有寶寶哭到臉發黑,疑似發紺現象的時候,可能有許多複雜病情狀況要考慮,尤其是平時不哭泣也有持續發紺,可能是嚴重心肺急症或先天性疾病,因此務必帶著寶寶盡快就醫,尋求醫護專業人員的評估,才能保障健康。

蔡政憲

學歷:

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

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進修中

經歷:

臺大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成大醫院小兒科總醫師兼新生兒科研究員

署立台南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現任: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邱振燕

學歷: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

台大醫院小兒肝膽腸胃科研修醫師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會員

現任:

台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揪出貝比哭哭的8原因

媽咪寶貝 9月號 NO.147

採訪撰文/魏婕綝

諮詢/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

模特兒/可愛弟弟宥廷&斯文爸比丁嘉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為什麼剛餵完奶、換了尿布,也已經睡著的寶寶,沒隔多久他就開始哭鬧?對於還不會用言語表達的嬰幼兒總令新手父母感到手足無措!究竟寶寶為什麼哭?爸比媽咪該怎麼安撫?

小涵才幫3個月大的兒子換完尿布,才將他放到嬰兒床沒多久,他開始放聲大哭。檢查一下尿布,發現是乾的。她緊急去泡了一瓶牛奶放到兒子的嘴裡,他卻將臉轉開不喝,繼續放聲哭鬧。束手無策的她只好抱起兒子在胸前哄,他竟然不哭了……。

區分生理性、病理性的哭泣

其實引起寶寶哭泣的原因有很多,書田診所小兒科主 任醫師潘俊伸表示:「最重要還是區分出他的哭泣是起於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倘若是因為疾病的不適而引起寶寶哭鬧,父母沒有發現反而當成是一般的生理性哭泣,此時可能會延誤治療時間。

根據統計數據,潘俊伸醫師說明,2週大的嬰兒平均每天哭1.75~2小時;6週時則可能平均每天2.75小時,甚至達3個小時。如此看起來,寶寶一天哭泣的時間不少,不過多半是屬於生理反應,像他肚子餓、或尿布溼;不過,另一個最常見原因是寶寶想要有人陪他玩。

當寶寶利用哭聲來吸引父母的注意時,家長如何區分寶寶的哭泣是起於何種原因?潘醫師指出,有一些說法是根據寶寶哭泣的聲音或頻率來區分,但此做法都較難以採信,畢竟每個寶寶的情況不盡相同。所以,他建議家長應藉由平常的觀察,例如:寶寶餓的時候他怎麼哭?哭聲的音頻高低、以及哭泣的持續時間等,家長可以先觀察、記住這個聲音以做為以後的判斷。

寶寶哭泣可分哪些層面?

寶寶肚子餓,哭聲較短,還會出現類似尋乳反射。

尚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寶寶,當他在嚎啕大哭時可能正在釋放什麼樣的訊息?

生理性反應

原則上,寶寶的哭泣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需求,甚至連他感到無聊、想要有人陪他玩也會用哭的方式來吸引人注意。

1肚子餓

如果生理性反應,像如果寶寶肚子餓,他的哭聲會比較短、頻率可能會較低,此外,他會出現類似尋乳反射,這時將奶瓶拿靠近寶寶、或是餵母乳的媽媽將乳頭靠近他,肚子餓的寶寶就會出現覓乳反應。

2想睡覺

倘若父母做這樣的動作,他仍是哭得很厲害,代表並不是因為肚子餓而哭泣。潘俊伸醫師表示,家長可能要思考,是否這個時間是他的睡眠時間,他想睡覺。這時,將寶寶抱起來輕輕搖一搖,讓他產生安全感,自然而然地他會慢慢入眠。

3溫度變化

幫孩子準備電子體溫計

另外,外在環境的溫度變化容易讓寶寶感到不適。潘醫師認為父母不妨準備體溫計來實際測量寶寶的體溫會更準確。由於比較小的寶寶可能不適合使用耳溫槍,因此建議準備電子體溫計測量他的背溫或肛溫。當測量的背溫沒有低於36℃,表示他並不是因為冷而哭泣。若測量背溫發現達到37℃,意味著可能是身體過熱令他感到不舒服。

尤其對於3個月以下的嬰幼兒,他們的體溫調適能力不是很好,因此,當父母測量背溫後發現是37℃以上或36℃以下,就要幫他的衣物進行調整,也許是太熱時,就讓寶寶穿少一點;太冷,就幫他衣服穿多一點。間隔30分鐘或1個鐘頭再進行測量。

除了利用體溫計,家長也可以摸寶寶的小手或小腳,正常的手腳溫度與身體差不多。如果天氣冷,寶寶的手腳摸起來冰冰涼涼的,可能真的穿得不夠,或是他的手腳露在外面而感到不舒服。

另外,也有可能小朋友在哭時,體溫也跟著上升,父母要細心觀察他的衣服是否溼掉。倘若汗流得很多、衣服也溼了,代表身體溫度太高,不妨幫他換掉溼答答的衣服或讓他穿少一點。

心理性需求

4想抱抱、有人陪

若寶寶希望別人跟他玩,他的哭聲會比較短、聽起來很像在啜泣。對此,潘俊伸醫師提供比較好分辨的方法,當4~5個月大的寶寶因為心理需求在哭泣時。

例如想被抱抱或想要有人陪他玩等,通常他的哭泣是比較沒有眼淚、只是乾哭。因此,可以藉由「寶寶的眼淚」來觀察、判斷他的反應。

病理狀況

從哭聲+行為分辨

當寶寶的身體感到不舒服,哭聲會特別尖銳,而且聲音也許是從剛開始的尖銳,慢慢變得愈來愈微弱。所以當父母發現寶寶在起初哭得歇斯底理,到後來演變為啜泣或哀嚎,要懷疑可能他有生病情況。

潘俊伸醫師也舉簡單的例子,像寶寶發生腸絞痛情形,他的哭聲通常會很宏亮,臉也容易會漲紅,有時他的手腳會蜷曲,特別是腳或大腿,可能一邊哭大腿一邊往肚子靠,即是典型的腸絞痛的的反應與哭聲。

因此家長要專注在寶寶的身上,從他的哭聲去瞭解、進而判斷他目前可能的狀態,例如,父母發現寶寶的哭聲跟平常不一樣,特別的急促或特別的大聲,甚至伴隨其它的動作,如此一來可能不是生理需求,而是他有一些病理狀況。

5脹氣

乳糖的耐受不良也會引起脹氣。

至於引起寶寶哭泣的疾病以脹氣最為常見。潘俊伸醫師表示,引起脹氣的原因太多,脹氣只是形容一個症狀,像腸絞痛也會導致脹氣。因此,要找出引起脹氣的原因,首先要排除腸胃道疾病、便祕問題,另外,乳糖的耐受不良也會引起脹氣。潘醫師也經常見到有些寶寶有天生乳糖耐受不良的問題,當他喝一般牛奶就容易產生脹氣。

然而,通常這類問題很早就可以被發現,像有的媽媽餵母奶期間,同時也餵寶寶喝配方奶,此時,就很容易發現寶寶因為喝奶粉而出現脹氣不舒服的現象。

不過針對脹氣,潘醫師解釋,首先在寶寶還沒吃奶前就先輕輕拍他的肚子,如果聽來有鼓鼓的聲音,甚至明顯地看到他的肚子鼓起來,再加上他哭鬧不停,可能就要懷疑他有脹氣情形。

幫寶寶熱敷、按摩肚子

至於父母處理寶寶脹氣的方法,就是對症治療。另外,也可以幫寶寶進行熱敷、按摩,不過不建議用薄荷,以免小朋友吸入後產生不適問題。當家長幫寶寶熱敷肚子時,同時順時針沿著肚臍的周圍按摩他的肚皮。

6鵝口瘡

除了脹氣,鵝口瘡亦好發於寶寶身上,加上吃東西或喝水時會痛、產生不舒服情況,造成寶寶的食慾下降,加上他們無法用語言表達,因此,亦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表示。

其它因素

7環境刺激

有時候因為環境的刺激,像光線過強或突如其來的噪音等,也會引起寶寶的哭鬧不安。潘俊伸醫師表示,盡量去營造寶寶習慣的環境,像有的小孩不喜歡吵鬧,就讓他待在安靜的房間,避免過多的聲光刺激。而有的寶寶喜歡有聲音、有人說話的聲音,父母可以放柔和的音樂讓他聽,也讓他比較有安全感。

8旅遊造成的不適

由於現在交通便利又加上週休二日,有些父母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會帶著他外出旅遊,可能是搭車、坐船或坐飛機等。然而,由於寶寶的器官還在發展中,以坐飛機為例,容易會造成小朋友耳朵的不舒服,引發他哭鬧不停,所以,潘俊伸醫師提醒:「特別是6個月以前的寶寶,盡量別帶他搭機。」

可是即便搭車或坐船,寶寶也可能會有暈車、暈船的情況,所以會建議將旅途縮短,例如從台北到台中開車需要兩個小時,但不建議直接從台北開到台中,最好是開半個鐘頭即休息一下,如此也可減輕舟車勞頓對寶寶的影響。

潘俊伸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中國醫藥學院總醫師、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會員

現任: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

參考資料-轉載至

http://www.baby-life.com.tw/baby-mother.com.tw/baby-life/2008/03/link-1.htm

http://www.baby-life.com.tw/mamibaby.com.tw/2008/10/link-8.htm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7EC6A5736B8B09B3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FD61A6C8A26AB8A5

想要加入試用大隊

請看我

免費拿到試用試用體驗的美食、化妝品,食衣住通通帶回家的好網站-BLOGADS、BLOGGERADS、通路王

上一篇:黃色小鴨換贈品

下一篇:抓周自己準備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ABU.收涎..收口水-收涎收乾乾,收涎收灕灕,囡仔好搖飼,收涎收答答,快緊叫阿爸

板橋補助產前自費篩檢 每人最高可獲得4000元補助(附新生兒福袋照片)

肌膚充分吸收、喚醒肌膚活力

寵物瘋狂指數破表~

Post Comment

登入 PIXNET google Facebook Windows Live (MSN) Yahoo!

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Private Comment

submit message

0 message(s)

0 message(s)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ABU.收涎..收口水-收涎收乾乾,收涎收灕灕,囡仔好搖飼,收涎收答答,快緊叫阿爸

關閉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 styleMe 文章

Mobile phone mode Full version test

Copyright © 2016 PIXNET Digital Media Corp.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209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