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寶寶發燒,你可能不知道的七個真相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面對孩子發燒這種情形。看到自己的孩子因為發燒兒不舒服,難受,哭鬧,相信對於每一個父母來說都是非常不好過的。但是比較起這些心疼和擔憂,我們對於發燒,更多的是恐懼,比如幾乎人盡皆知的:發燒會燒壞腦子。

可是事實到底是怎麼樣的呢?今天跟大家介紹一些關於發燒你可能不清楚的細節,相信讀完了今天的文章,下次如果你的寶寶發燒了,你的緊張指數一定會有所下降,也會更加淡定地面對這個情況。

1. 38度以上才算是發燒

在我懷孕38周左右的時候,有一天晚上突然覺得渾身發冷,就找來溫度計一量,發現有100華氏度(也就是37.8攝氏度),當時嚇得不行,想自己這一定是發燒了,因為平時都是36度多。所以夜裡十二點多打電話給醫生。

我當時以為醫生也會很緊張呢。結果等了好久等來他的電話,他問了我又少度,我說100度,然後沒想到他淡淡地說:哦,那不算是發燒啊!

當時聽著他充滿睡意又風輕雲淡的聲音,就氣不打一出來。所以又跟他爭辯,這就是比我平時的溫度要高啊。你怎麼能這麼不重視我的健康狀況呢blablablabla。

他一看我著急了,估計也清醒了一點。就耐心滴跟我解釋了一下。

在醫學上,體溫高於38攝氏度(100.4華氏度)才算是發燒。低於這個溫度,真的不是發燒。沒必要太過擔心,更不需要吃退燒藥。

因為寶寶的體溫其實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洗了一個熱水澡,或者穿得多了,都有可能讓體溫上升。另外,人的體溫在不同的時段也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人的體溫在傍晚開始上升,到早上的時候會下降。所以除非寶寶的體溫超過了38度,那麼其他情形都不算是發燒。

如果感覺有一些異常,並且體溫的確要比平時高一些,那麼最好好好休息,喝一些水,然後觀察後續情況再進行相應地處理。

對於寶寶發燒也是這樣。有一次Jack體檢時我聽到一個媽媽問Jack的兒科醫生,她說:孩子燒到99.9華氏度,低燒,該怎麼辦?需不需要進一步檢查?需不需呀吃藥?

當時Jack的醫生的回答跟我的醫生的回答一樣,100.4華氏度(38攝氏度)以上才算是發燒。所以不需要檢查,也不需要吃藥,注意觀察就好了。

所以大家遇到類似情況別馬上就給孩子吃退燒藥,還是多觀察一下為好。

2. 分辨發燒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還是細菌感染引起的

我們很多家長在看到寶寶發燒會非常擔心,總害怕又很多不良後果出現,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沒有把普通的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和更嚴重一些的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燒。

一些常見的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比如流感喝普通感冒,都會引起高燒。這種情況下,發燒可能會持續三天左右,抗生素對於病毒沒有效果,所以使用抗生需時無效的。像是之前Jack遭遇的幼兒急疹,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跟大家分享過,也是因為病毒感染,發燒了三天。我除了給他吃了退燒藥以外,並沒有給他吃任何藥物,結果在發燒的第四天退燒了(感興趣的可以回復序號034查看這篇文章)。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寶寶的發燒時因為細菌感染引起的,比如耳朵感染、尿路感染、細菌性肺炎等,那則需要我們採取一些措施。比起病毒感染,細菌感染藥少見一些,但是也更需要引起注意。因為如果不進行有效治療,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抗生素治療是十分必要並且有效的。

所以說,如果寶寶發燒超過三天不退,那麼有必要帶寶寶去看醫生,通過血檢或者尿檢等確定寶寶的發燒到底是病毒還是細菌感染引起的。

3. 對於三個月以下的新生兒,發燒應該立刻就醫

對於三個月以下的寶寶,只要他們的體溫超過了38攝氏度,那麼爸爸媽媽應該立即帶寶寶就醫。在看醫生時,一定要明確告知醫生寶寶還不滿三個月。不要自己給寶寶吃退燒藥或者其他藥品,因為這有可能會緩解某些症狀,以至於造成醫生檢查不準確。

為什麼三個月以下的寶寶發燒需要這麼緊急的處理呢?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在寶寶的血管和中樞神經神經系統之間的細胞保護膜還很薄,所以一旦發生細菌感染,那麼這些細菌會很容易地通過血管蔓延全身,迅速地對寶寶造成傷害。

另外,小月齡寶寶通常在嚴重感染時並不會表現出太多的症狀。舉個例子,假如寶寶可能已經感染敗血症,但是並沒有像大一些的孩子那樣表現出一些典型的症狀,想想真的很恐怖。

當然敗血症是很罕見的,即使寶寶因為細菌感染髮燒,爸爸媽媽也沒有必要一下子就想到敗血症,他們離得還是很遠的。

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因為肉眼沒有辦法辨別寶寶的發燒到底是病毒還是細菌引起的,所以在這種不確定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立即就醫,並且做進一步的檢查。

4. 肛溫最準確

現在各種市面上有了各式各樣的體溫計,可以測腋下溫度,口腔溫度、前額溫度甚至是耳內溫度。其實在這麼多部位當中,肛溫是最為準確的。因為除了肛溫,很多其他溫度計的讀數都可能會虛高,這就可能會造成測出的體溫超過寶寶實際的體溫的情況出現,從而會導致一些不必要的壓力和麻煩。

所以對於小月齡,尤其是三個月以下的寶寶,因為前文說了,他們的發燒是一種緊急情況,所以我建議媽媽們還是準備一個肛溫計,以保證測得的體溫準確無誤。

5. 關注症狀比關注溫度更重要

相信很多人都認為,寶寶的溫度高,那麼他們病得越重,但是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有時候,寶寶可能燒到了39度多,但是並沒有不舒服,也可以繼續玩兒;而有的時候,可能寶寶只是燒到了38度,但是表現的特別不舒服,煩躁,疲憊,或者總是要抱著。這兩種情況比起來,其實時第二種情況更需要我們考慮進行降溫處理。

這也就是說,如果發燒沒有讓寶寶不舒服,那麼我們不需要給寶寶吃退燒藥。你可能會對此抱有懷疑,但是美國兒科協會的官方發言人Janice Suillivan說過:Treat discomfort,rather than fever(治療不適,而不是發熱本身)。「儘可能讓寶寶舒服一點」是我們護理髮燒的孩子時應該遵守的最重要的準則。而退燒藥,其實就是讓寶寶舒服一點的一種方式。

與其不斷關注體溫計上面的讀數,不如認真觀察和記錄出現的各種狀況,對寶寶的病情做最準確的判斷。

6. 謹慎使用退燒藥

在嘗試使用退燒藥之前,爸爸媽媽們還是可以先試試通過物理降溫的方式來給寶寶退燒。比如給寶寶洗個溫水澡等。如果物理降溫還是不能緩解寶寶的痛苦,那麼再嘗試使用退燒藥。在使用退燒藥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

六個月以下的寶寶最好使用對乙醯氨基酚退燒。不要使用布洛芬。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則兩種退燒藥均可以使用。

根據寶寶的體重決定服用劑量,而不是根據年齡。(具體服用標準和更多關於退燒藥使用的信息,請回復序號031查看)。

不要給兒童服用阿斯匹林退燒,因為給兒童服用阿斯匹林可能會導致雷氏綜合症。

不要叫醒睡著的孩子去量體溫或者喂退燒藥,讓他們睡吧,這時候照顧寶寶的人也藉機趕快休息一會。

7. 發燒其實是一種健康的反應

不管你曾經聽到過什麼,大家一定要明白的事:發燒是不會燒壞孩子的腦袋的。發熱本身不會對寶寶帶來任何傷害,當發熱到42攝氏度左右的時候,人體就能夠自動控制體溫不再上升了。

另外發燒實際上是我們身體健康的運行一個標誌:升高的體溫說明寶寶正在與入侵他們身體的細菌或者病毒對抗,這說明寶寶的免疫系統在正常工作,而且寶寶的免疫系統還會因此而得到鍛鍊,從而更加強壯。

所以假如你在因為寶寶高燒的溫度兒感到焦急,或者是哭鬧的孩子兒感到苦惱時,記住發燒實際上是在讓寶寶變的更加強壯,相信你和孩子都會更加堅強地面對擺在面前的困難和問題,並且早日解決掉它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1559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