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教孩子的東西太多,但教給孩子這個東西一定要看年齡

本文原創歡迎個人分享轉發,媒體轉載請聯繫作者!

文丨鴿子醫生

分享,顧名思義就是分而享之的意思。既然是分而享之,分和享自然密不可分。一個大方的寶寶可能更好地融入環境,並將其快樂翻倍。這無疑是我們所期待的。然而,如果不了解寶寶心理發展的特點,在引導寶寶分享這件事上,爸媽就可能用錯方法,結果南轅北轍,適得其反。急於讓寶寶「分享」可能會產生不良後果。

雞湯式的分享只會委屈了孩子

帶寶寶出去時,如果寶寶做出一些「分享」的行為,可以讓眾人看到他表現的很大方,然後寶寶會得到眾人的誇獎,作為爸媽,可能就像喝了心靈雞湯般的暢快。相反,如果寶寶表現的很小氣,爸媽的面子可能掛不住,便會傾向於急於求成地去改變寶寶,讓寶寶儘快學會分享。這種分享不僅不能使寶寶享受其中,反而會使寶寶將來更加的「小氣」。

學會分享,也要看年齡

1歲的寶寶覺得分享是個很有趣的遊戲,因此,寶寶會樂於分享。

2歲左右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原本喜歡分享的寶寶突然變得小氣起來。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可能更享受從別人那裡分而享之,而不願將自己的東西與大家分享。當然也有例外。

3歲之後,隨著寶寶的心智進一步發展,有了與小夥伴交往的慾望,寶寶們又會逐漸傾向於與人分享,以此去贏得友誼。當然,某些寶寶特別在意的東西,也會拒絕分享。

正確引導,讓寶寶愛上分享

尊重寶寶的所有權。首先我們要試探性的鼓勵寶寶分享,消除寶寶的恐慌感,若碰上寶寶特別珍惜的物品,如果寶寶不願意分享,我們最好尊重寶寶的決定,允許寶寶自由支配自己的物品「好吧,等寶寶願意給他玩的時候,在給吧!」

引導要注意方式。寶寶們往往具有「泛靈性」的特點,因此,我們可以換一種寶寶更樂於接受的方式來引導。如「你的玩具想跟某某小朋友玩一會,它待會兒還會回來找寶寶的哦!」這樣寶寶就可能覺得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遊戲,樂於其中了。

循序漸進進行引導。我們可以從別的方向有所作為。比如,我們可以先從寶寶熟悉、比較喜愛的人(如家人等)開始練習分享。等寶寶享受其中的樂趣之後,我們再擴大範圍去引導寶寶,可能寶寶會更容易接受一點。

——————————————————————————

獲取更多小兒飲食、常見病、生長發育及護理知識,

關注【問及說】公眾號:【air863】。

鴿子醫生,一名專業兒科大夫。微信可免費在線諮詢育兒問題,百分百回復!

來吧,找個兒科醫生做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155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