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媽媽打死也不會對孩子說的9句話!

小雲子| 2015-12-28| 檢舉

No.1 不准哭!

「不准哭!」特別特別多的家長,一見孩子哭就條件反射般感到心煩,於是,吆喝孩子這句話,希望制止孩子的哭泣。任何人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痛苦好嗎?況且,這樣不僅起不到效果,可能還會給孩子的心靈蒙上陰影。

如果您是一位開明母親,那就請把哭的權利還給孩子吧。孩子「哭」這件事想處理好,也簡單,要從這3個原則出發:第一,不要打斷哭泣;第二,不要急於發表意見,多用心理解與交流;第三,用行為告訴孩子,你關心他,如遞上紙巾、水等。

No.2 快點,別慢吞吞的。

No.3 一邊兒去吧,我來做!

這兩句話往往相輔相成,禍害深遠。但是,很多家長都會跟孩子說這些話,尤其是急性子的父母。

「快點,別慢吞吞的。」你知道嗎?對孩子不斷催促反而會有反效果。據美國CNN調查,發現了一種普遍的現象——當家長急匆匆地催促著孩子做事時,他會感到內疚,認為讓大人們那麼匆忙都是他的錯。這種內疚感會讓他們心裡覺得不好受,但卻不會促使他們動作快一點。

「一邊兒去吧,我來做!」這句話就更為顯而易見咯,如果你能養孩子一輩子到老的話,就繼續為他做事兒吧。

No.4 我保證一定……

親子場景里,這句話通常用於熊孩子與媽媽對峙,媽媽欲施「緩兵之計」之時。但你想過後果沒有? 你答應孩子的事卻沒辦到,久而久之孩子要怎麼相信你?你還怎麼做孩子的榜樣? 下次遇到這種情況試試換成「我盡力」,會好很多。

No.5 閉嘴!

都說育兒貴在言傳身教,禮貌要不要教?

No.6 沒見過你這麼笨的!

這是一些家長教育孩子時候掛在嘴邊的口頭禪,也是殺傷力最大的一句話。根據美國CNN調查,給孩子貼「標籤」,對孩子的未來有很大的影響。尤其這句批評的罵孩子的話,會在孩子的心理烙下深刻的印記,對他們有著長久的心理暗示。

如果孩子犯了小錯誤,別誇大事實,因為孩子也許已經夠難受了!

No.7 你看看人家XXX……

這句話在筆者眼裡是槽點滿滿,對此更是深惡痛絕的! 你們是怎麼做父母的呢?難道你們不知道孩子最討厭的事就是聽家長拿自己跟別人比嗎?孩子是自己親生的,就不能多誇誇他的優點嗎?

No.8 回家看我怎麼收拾你!

字面分析,首先,你說了,這句話代表你暫時無法掌控現在的局面,第二,孩子聽到這句話會覺得自己等會兒得挨揍,可能會做更多錯事……想想自己的做法是何其蠢呀?

No.9 別碰這個!

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強烈的好奇心,東摸摸、西碰碰再正常不過。 你一句「別碰這個!」只會更加激起孩子的慾望,「 當父母轉過身後,孩子一定會向他好奇的物品再次伸出「魔爪」。

最好的辦法只有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漸漸地讓他知道哪些物品能碰,哪些不能碰。但是在那之前,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也為了降低孩子受傷的機會,還是把一些易碎品好好地藏起來吧!

聊了這麼多教育孩子時不該說的話,其實筆者只是希望家長朋友們在面對孩子時須「謹言慎行」,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與之溝通……要知道,正面教育遠比一味責怪效果要好。

孩子愛上讀書,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個幫助孩子喜歡上閱讀的微信公眾平台:精選繪本微信號是jxhuiben(長按可以複製)有知名親子閱讀推廣人樂爸會給您指導解決在親子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145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