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吐奶
第一次吐奶嚇壞了老媽,因為我只是躺在床上蹬了幾次腿,奶就從我口中、鼻子裡噴泉般的湧了出來。
老媽急忙告訴奶奶並且找了育兒指導書看,原來現在的我胃像兵乓球那麼大了,奶容量比出生的時候大了很多,但是胃功能要到4個月左右才逐漸成熟,不注意豎抱拍嗝的話很容易動一下就吐了~
記得那時麻麻可擔心了,因為育兒書上說吐奶要注意小兒發生「吸入性肺炎」。我又經常吐奶,每次吐完我還咧開嘴笑,爺爺奶奶說這沒關係的,因為我吐完之後精神好,能吃能睡不哭鬧。可是麻麻還是很擔心,不顧爺爺奶奶的勸阻要帶我去兒科檢查,檢查後並沒有什麼問題。原因其實是麻麻太過頻繁的要我吃奶了,只要我稍微有點小情緒她就用母乳哄我,搞到在吃奶後沒幾分鐘就吐奶了。
2腸絞痛
記得我出月子的前後,經常傍晚時候哭鬧,哭起來面部潮紅表情痛苦,雙腿還向上蜷起,每次都要哭鬧差不多半小時。麻麻判斷我是腸絞痛,平時給我順時針按摩腹部,因為這樣可以增加腸道蠕動緩解疼痛~但是記得不要在寶寶吃奶後一小時內按摩,因為這樣我們很容易吐奶。
麻麻小時候經常睡到半夜就肚子痛,還伴隨小便次數多而且量少。這個時候她爺爺總會給她淘點溫熱的米水,再撕下一張日曆紙泡在米水打濕後貼在肚臍眼上幾分鐘,如果冷了還沒好可以再敷一張,如此幾次倒也不疼了,不老尿尿了。
麻麻從小時候的肚疼經驗得到啟發,也在我腸絞痛哭鬧的時候用小毛巾沾上熱米水(注意別太燙哦~)敷在我肚臍眼上,還別說,我一般這樣5、6分鐘就不哭了。
其實這個方子還是有一定的科學性噠,因為熱敷幫助寶寶肚子行氣,增加腸道蠕動,寶寶打個屁把氣拍出來就舒服多了。至於為什麼用米水呢,老人家說,米水能夠清熱解毒,而且這個方子也不需要用藥,不會有副作用~
3輔食
「什麼時候餵輔食呢?概括起來就是吃奶粉的4個月後,母乳的最好半歲~其實到底什麼時候給寶寶餵輔食,寶寶的表情和行動會告訴媽媽們~」
——小羊媽
我在3個月的時候我就開始對大人們吃飯感興趣~當我看著大人們往嘴裡用雙小木棍送東西的時候,總能把我看著迷。之前大人們吃飯的時候總是把我放在車車裡自己玩,但後來我喜歡上看他們吃飯,我必須讓一個大人先不吃,把我抱起來看其他人吃,嘻嘻,我是不是很淘氣!
4個月剛滿沒幾天我就老愛玩口水,這是因為我有消化酶了,腸胃發育都比較成熟了,麻麻覺得可以餵食蛋黃了,於是給我煮了一個蛋,但是我剛開始不習慣這味道,皺起眉頭吃了兩口舌頭就往外推了。看到我這樣的表情,麻麻打算6個月後再餵算了,反正吃母乳嘛!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看到他們大人開開心心的在飯桌上吃好的,我好生氣哦,我砸吧著小嘴沖他們叫,他們中的一個就會夾粒飯「打發「我,第二天上午他們還煮了一個蛋給我吃,以為我也像之前一樣吃不了兩口,誰知道整個蛋黃都讓我給吃完了(老家的土雞蛋,比較小個),吃完還意猶未盡的,但是大人們不會再給我多一個了,因為他們知道我消化不了,還是以奶為主食才能長高長壯喔!
這就是我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小點滴,希望各給寶寶和我一樣健康開心的長大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0490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