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這些育兒流言洗過腦嗎?千萬不要因這些流言而害了孩子!!

流言1:

西方醫生在寶寶發燒39度以下時不會給寶寶用藥,而是建議家長用冰袋給孩子物理降溫。

事實:

物理降溫並不是首選的退燒方法。一般來說,發燒本身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傷害,退燒藥的作用也只是改善不適症狀。

如果孩子體溫在39度以下且精神狀態良好,確實沒有必要使用退燒藥,這時候也不需要什麼特殊的處理。

而且溫度過低的冰袋可能對孩子造成刺激,反而增加不適,因此更不應該作為孩子退燒的常規手段。

流言2:

對腹瀉的孩子,應該在24小時之內不要進食,只喝水,這樣很快就會好。

事實:

不少人可能會認為,中斷進食可以給消化系統「減輕負擔」,但實際上,如果孩子沒有發生嘔吐的情況下,應該繼續讓孩子保持正常的飲食,母乳和配方奶喂養均可照常進行,只是可以比平常喂的量少一點,或給予易消化的食物。

在孩子腹瀉時,很容易引起脫水或電解質紊亂,所以適當補液非常必要。但是,補液並不是多喝水,在補充水份的同時要補充鹽分和礦物質。

對於兒童腹瀉,目前推薦的補液方法是口服補液鹽3代。

補液鹽稀釋濃度都有嚴格要求,因為也不建議爸爸媽媽在家自行用食用鹽配製鹽水給寶寶服用。

流言3:

支氣管感染和肺炎都需要使用抗生素。

事實:

急性支氣管炎大多數情況下都由病毒感染導致,抗生素治療既沒必要也沒有什麼益處。

雖然醫生在診斷急性支氣管炎後多會開抗生素,但抗生素並不會縮短病程。

如果發生並發或繼發細菌感染,才應該應用抗生素治療。

肺炎也可能由細菌、病毒等多種病原體導致,由於準確判斷肺炎的病原體往往比較困難,因此兒科醫生通常會經驗性的進行抗生素治療。

家長在使用抗生素時要遵醫囑、足療程。

因為很多家長看到寶寶服藥數日後感覺病情好轉,就試著提前停藥,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因為仍會有部分細菌未被殺滅,而擅自停藥可能會導致感染死灰復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8040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