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媽媽:產前產後調理很關鍵!

隨著「單獨二孩」政策的推出,越來越多家庭加入到二孩大軍中。但是許多媽媽剛從分娩之痛中緩過來,提到生二孩還是有些畏懼。為此,專家指出,二孩媽媽:產前產後調理很關鍵!

80後媽媽們吐槽:不敢再生了

生活中,有些80後的媽媽沒有成為網上盛傳的超級辣媽,反而變成了地地道道的黃臉婆。還有一些網友在抱怨:「生完孩子,就預示著青春不在了!感覺自己老了!有些年輕媽媽,雖然孩子已經一兩歲了,卻還是感覺疲倦,整天沒精神。有時還腰疼得直不起來,這些是不是因為月子沒坐好的緣故呢?有時候想著想著就不想生了。

產後的這些不適情況主要是由於產後休息不足造成的,中醫講勞則耗氣,耗氣則易引起腎虛,但生產本身是不會引起腎虛的。準備生二孩的媽媽們也不必過度擔心,不會因為年紀稍微大一點,就會出現產後腎虛的狀況。只要孕期調養得當,休息充分,營養調理得好,生活較為輕鬆,則氣血很快恢復旺盛,很少出現腎虛的情況。生產後媽媽會出現腎虛主要是因為生完孩子後,要帶孩子,長期體力透支,身體沒有恢復好的情況下,還要承受上班的壓力,疲勞更加明顯,休息又得不到很好的保障,這很明顯會影響到氣色,免疫力也會下降。

二孩媽媽:產前產後調理很關鍵

專家指出,想要個健康的「二孩」,就要在孕前的半年至一年,恰到好處的身體調理,不僅能為新生寶寶一生的體質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也是媽咪身體「全面休整」的大好時機。這主要倚賴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鍛鍊,每天均衡膳食,並注意休息不能熬夜。在備孕前做全方位的體檢,檢查是否有高血壓、子宮肌瘤等疾病。只有經常出現痛經、月經不調等症狀的時候,再選擇通過中藥調養的方法。

產後如何正確進補

「對於產婦來說,補是一定要補的,但補什麼得依個人體質而定。」專家說。進補不等於吃大魚大肉,調理得 當、合理膳食非常重要,建議產後少食多餐,儘量不挑食。

第1周 代謝排毒

產後第一周。飲食上要儘量清淡,多吃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避免吃得太油膩滋補。因為此時媽媽的體力很差,全身水腫未消,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尚未恢復,伴隨著子宮強力收縮,惡露大量排出。所以這階段的進補重點在於促進腸胃功能恢復,並補充體力。

第2周 養腰固腎

產後第二周。隨著子宮入盆腔,脾胃功能的恢復和內臟的復位、收縮就成為本周食補的重點。中醫認為人體的氣血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故脾胃乃後天之本。所以脾胃調補到位才能幫助新媽媽吸收營養;建議此時多吃腰類食材(豬腰、羊腰、雞腎等),強腰固腎,幫助內臟和骨盆腔收縮,減輕腰酸背痛。

第3周 滋養泌乳

產後第三周,隨著新媽媽的機體功能逐步恢復,寶寶對母乳的需求也逐步增加,這個階段可以開始喝湯催乳了。要想分泌出營養充足的乳汁,飲食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產後調補得宜,氣血順暢,奶水就會源源不絕。

第4周 改善體質

產後第四周。這是新媽媽即將邁向正常生活的過渡期,體力、腸胃、精神都已經恢復良好了。這一周最重要的是鞏固坐月子成果,同時逐步向正常的飲食過渡。由於分娩時排除了體內廢物,媽咪在整個月子期間如能好好調養,原本的婦女病、生理期不調,手腳冰冷的情況都會改善許多。

專家建議:對於產後媽媽來說,在孕期中要調理得當,孕後仍然要注意飲食、睡眠充足,尤其要保持開朗愉悅的心情。如果長時間的出現的不適的症狀,不妨用中藥調理。一般情況不需要吃藥調養,調整好生活狀態就可以慢慢恢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7960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