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孩子總是漏便便,褲子上總是有屎!!!爸媽以為是絕症被嚇壞了,結果醫生的解說讓爸媽哭笑不得!!!

趣味世界| 2015-12-14| 檢舉

王女士家裡的2歲小男孩總是漏便,即褲子上總是有屎,每天洗褲子都需要2,3條,看了很多醫生都沒用,家人還以為孩子得了絕症,帶著孩子到了某名中醫處一檢查,原來孩子只是便秘導致的漏便,經過治療已經一周未曾漏便。爸媽終於舒了一口氣。

孩子三四天不大便,讓不少家長頭疼。如果孩子一天排便一次就絕對屬於正常情況嗎?不盡然。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排便功能障礙門診副主任醫師魏曉明介紹,排便時間超過5分鐘、排便時有疼痛感、便後擦屁股時反覆擦也不幹凈等情況都屬於不正常的排便。

這個概念顛覆了我們對便秘的認知。孩子在1歲以內屬於反射性排便,1歲以後漸漸形成有意識排便,魏曉明著重提出,1-3歲孩子的排便訓練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對今後能否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有決定性意義。

訓練孩子排便,首先要做到定時。人體在每天晨起後30分鐘內和晚餐後30分鐘內,腸蠕動的功能較強,在這兩個時段會有便意,在此時訓練孩子養成排便習慣最佳。其次要定式。也就是說,要給孩子準備適合的專用小便盆,兒童便盆角度設計符合孩子的生理構造,並儘量避免用成人馬桶。杜絕傳統把屎把尿的姿勢,如果孩子恰好便秘,這個姿勢極易引起肛裂,肛門還容易掉出,給寶寶造成痛苦。

早期的訓練中可以適當地使用藥物輔助,比如開塞露。很多人認為孩子使用開塞露,會產生依賴,這裡就引申出另一個問題——治療便秘不能靠藥物單兵作戰,還要注重飲食結構的調整,家長同時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訓練孩子排便周期比較長,達到1年到1年半。

魏曉明在臨床中遇到了一類孩子,他們的小短褲上總是有污便,家長以為得了什麼嚴重的病,後來經過檢查後發現,孩子就是便秘。這部分孩子到了七八歲,還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大便干、排便姿勢不對或者幾天不大便,這時排便時會疼痛,孩子怕疼,對排便產生心理恐懼,久而久之形成了頑固性便秘。

此外,四位老人、兩位家長對孩子疼愛有加,可是有時候心疼孩子給孩子吃錯了東西,會讓疼愛適得其反。前不久,門診來了一位老人帶著孫子,孫子肚子疼得厲害,老人告訴魏曉明,她給孫子吃了好幾個柿子,可能是不消化了。孩子最後被診斷為腸梗阻,要通過手術治療才行。魏曉明建議,除了柿子,不少青海老人還喜歡蒸紅棗去核去皮給孩子吃,其實這些對於1歲以內的孩子來說,都是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利孩子的腸胃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7889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