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嘴饞,做這樣的飯菜吃,致使寶寶多天不排泄

文章為本頭條號《媽媽育兒助手》整理編輯

小旭是一個非常要強的女性,自從有了寶寶,要強的她竟然辭了工作做起了全職媽媽。孩子五個月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讓小旭非常心急的事情。原來兒子小傑已經有很久沒有拉大便了,第一次被發現大便乾燥時是隔了四天才上出來,第二次又隔了六天,第三次隔了八天,成宿哭鬧不停,夫妻二人都不捨得再給孩子使用開塞露了,怕孩子對開塞露有依賴性。

但是跑了好幾家大型的醫院,都說不能確定孩子到底得了什麼病,如果真的擔心,還需要做B超和其他的檢查。夫妻二人怕孩子遭罪,所以計劃再挺幾天看看,找一下原因。原來啊,竟然是因為最近小旭嘴饞,趁老公不在家做了偏辣的飯菜才引起了孩子不上廁所的毛病。經過飲食上的改善,小寶寶的排便也恢復了正常。

小寶寶正常排便雖然不是很頻繁,但是如果超過兩天甚至還要更久都沒有上大號的跡象,就屬於便秘了。一般情況下就是寶寶攝取水果還有粗纖維的食物少引起的,主要局限於已經喝奶粉的寶寶,可能是溫開水兌少了引起的便秘,或者是正在給寶寶喂奶的媽媽不注意自己的飲食造成的。

如果稍大一點的已經可以自己吃飯的寶寶有便秘的傾向,家長們就不要再給孩子吃太過於溫性的食物,比如蝦肉還有魚肉等。平常讓孩子多吃一些雜糧還有雞蛋,切記不要只吃肉不吃蔬菜和水果,或者是吃油炸食品,孩子的胃部功能還不是很強大,總吃油炸食品更容易引起孩子大便乾燥,這樣不僅僅是溺愛孩子,也會害了孩子。

不論是小嬰兒還是已經會自己喝水的小寶寶,一定要每天都喝水補充水分,孩子自己不知道口渴,但是父母們可以定時給孩子喝水,平均一天喝兩三次就夠了。特別是夏天比較炎熱,秋天比較乾燥,這兩個季節,一定要給孩子補充好水分,避免上火引起大便乾燥。孩子一旦便秘,家長們可以準備溫開水或者是蜂蜜水以及自己家榨的果汁都可以緩解便秘的症狀。

如果寶寶還比較小,父母們可以每天定時給寶寶排便,一般家長選擇的時間都是早起時給孩子排便,以便於讓寶寶形成一種習慣,到了那個時間段排便就可以了。但是這期間需要寶寶的父母持之以恆,只要寶寶能夠健康,爸爸媽媽付出的辛苦終會有回報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78171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