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被補鈣後,容貌發生變化,並且出現大便困難等便血現象,這是為什麼?媽媽們如何斷定寶寶是否缺鈣?寶寶肋骨外翻就是缺鈣嗎?寶寶缺鈣究竟如何去補?這些問題值得媽媽們好好深究一下,如果盲目補鈣將會帶給寶寶意想不到的危害。
孩子缺鈣嗎?如何給孩子補鈣?
3歲的David似乎越長越丑了,嘴巴變大了,鼻孔朝天長,鼻樑越來越塌,偶爾露出的怪異表情嚇壞人。Davide還有個折騰的事兒,就是一周才拉一次大便,經常要使用藥物才能排出來,大多數時候就是哭著拉出便血。被醫生診斷為「鬼臉綜合症」和便秘,是過量補鈣導致。
David的媽媽聽到「過量補鈣」隨即嚇了一驚,因為David7,8個月時,被鄰居寶媽發現肋骨外翻,熱心的鄰居寶媽都說這是寶寶缺鈣的表現,嚴重的會發展成佝僂病,隨後小區的一些家長也說是缺鈣,擔憂不已的David媽就開始給David猛補鈣,除了喝牛奶,還添加2,3種的鈣片……未曾想到,竟然是好心做壞事!
為什麼呢?寶寶肋骨外翻不等同於缺鈣,更不等同於佝僂病!但很多人都以為孩子肋骨外翻就是缺鈣的表現,這是錯誤的。對於普通的父母而言,我們更關注的是一個科學的解答:孩子到底需不需要補鈣?除了「出生即補鈣」的認知誤區,枕禿、長牙慢、佝僂病等是否就是「缺鈣」?檢測微量元素能查出缺鈣嗎?寶寶在什麼情況下才需補鈣?
嬰兒肋骨外翻常見兩個原因:
一是正常的生理髮育。1,2歲的嬰兒肋骨的橫向生長速度比豎向的速度快,所以會表現為肋骨的前端向下移動而成斜位,從外表看來就呈現外翻狀態。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這種肋骨外翻的情況會改善,甚至最終發育成為正常的形狀。所以爸媽不用擔心。
還有種情況就是肋骨發育畸形。如果寶寶在5,6歲時還表現為肋骨外翻,就要考慮是否這種情況。
正常情況下,寶寶無需額外補鈣,很多家長不知道。
兒科醫生都有這樣的共識,即如果嬰兒有足夠的母乳或者有足夠的配方奶粉吃的話,他們是不建議給嬰兒額外補充鈣的。一般來說,健康的嬰兒只要每天喝牛奶,並且輔食營養均衡的話,已經足夠滿足一個正常嬰兒每日的鈣需求量。除了早產兒或巨大兒,其他嬰兒一般無需額外補充鈣製劑。
0-3歲健康嬰兒的鈣攝食量為多少?
初生0-5個月的寶寶,每日鈣需求量為300毫克;寶寶純母乳喂養不用額外補鈣;
7-12個月的寶寶,每日鈣需求量約為400-600毫克;7個月後只要正常食用配方奶粉,均衡飲食,一般來說也不需額外補鈣;
1-3歲的寶寶,每日鈣需求量約為600-800毫克;
3-4歲幼兒每日鈣需求量約為600毫克/天;
4-6歲幼兒鈣攝入量建議是800毫克/天。
嬰兒不用額外補鈣,不代表不用服用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食物鈣的吸收,3歲前按照這樣的標準即可。
缺鈣請儘量採取食補的方法,如果缺鈣嚴重,才在醫生的指導下補鈣。平時注意多帶孩子到戶外曬太陽,曬太陽能有助於鈣的吸收。
檢查是否缺鈣的科學方法
如果擔心寶寶缺鈣,可以進行微量元素檢查,待確診缺鈣才在醫生的監督下服用鈣劑。微量元素檢查通常是到正規醫院通過採集血液,常見是取靜脈血或末梢血檢查體內元素含量的情況,從而檢測出幼兒體內的鋅、鈣、鎂、鐵、銅、鉛 等水平,根據缺乏的來補充。
有些非正規的地方是在指甲上來回蹭幾下或只需夾住手腕或腳踝就可檢測,這類檢查不科學,建議寶媽們不要相信。
盲目、過量給孩子補鈣,會有哪些負面影響?
1、過量的鈣會讓幼兒身體不能吸收,長期累積可發生尿血和尿結石,影響幼兒的身體健康;
2、補鈣過量會引起兒童身體浮腫,厭食、便秘、消化不良也隨即發生,過多的鈣還會影響鐵和鋅的吸收,影響兒童的營養攝取;
3、讓人擔憂的是過量的鈣還會讓嬰兒的前囟門過早閉合,形成小頭畸形,軟骨、骨骼也過早鈣化,骨骺提早閉合,從而影響長個;
4、另外過量的鈣也導致嬰兒的骨質變脆,容易發生骨折;
5、長期大量補鈣還會引起幼兒的「鬼臉綜合症」;
6、補鈣過量還會導致鈣質沉積在幼兒的眼角膜周邊,將影響到兒童的視力。
冬季合理補鈣,春季成長更快
冬季作為寶寶蓄勢積攢的季節,正是為來年春天快速成長打好基礎的重要階段,此時注重補鈣不僅可以幫助寶寶健康過冬,更能為來年做好充足的準備。那麼,如何在冬季給寶寶有效補鈣呢?
1. 多曬太陽補維生素D
每天上午10點左右和下午3-4點是帶寶寶到戶外曬太陽的最佳時機,因為此時陽光中紫外線的A光最為豐富,能夠有效促進鈣磷的吸收。此外,曬太陽時要 著重曬寶寶的四肢和背部。曬手腿能很好地驅除腿部寒氣,讓四肢骨骼更健壯;曬後背能驅除脾胃寒氣,有助改善消化功能。但特別注意要避免陽光直射臉部及眼 睛。每次曬太陽的時間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即可。如果不能保證寶寶時常曬太陽,家長可以給寶寶適量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
2. 安排合理搭配的膳食
首先,補充鈣質,必不可少。冬天,寶寶們戶外活動時間大大縮減,與陽光「親密接觸」的機會也相應減少,很容易出現缺鈣的現象,媽媽們除了遵守醫囑為寶寶適量口服魚肝油補充維生素D外,還應讓他們多吃一些富含鈣質的食物,如奶製品、豆製品、魚蝦等。
第二,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冬季寒冷乾燥,寶寶們很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媽媽們應多讓他們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增強肌體免疫力,蘋果、橘子、柚子、動物肝臟、大白菜、油菜、馬鈴薯、紅薯、胡蘿蔔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三,注意膳食纖維的補充。冬天裡,寶寶活動少,較易出現大便乾燥的問題,因此應注意膳食纖維的補充。媽媽們可讓寶寶適當多吃菠菜、芹菜、高粱、玉米、黃豆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第四,不可忽略無機鹽。有醫學研究表明,如果體內缺少無機鹽就容易產生怕冷的感覺,要幫助寶寶抵禦寒冷,建議媽媽冬季多讓他攝取含根莖的蔬菜,如胡蘿蔔、土豆、山藥、紅薯、藕及青菜、大白菜等。這些蔬菜的根莖中所含無機鹽較多。
第五,少食生、冷食物,多燉湯。冬季,媽媽們應注意讓寶寶少食生、冷食物,以免刺激腸胃,造成腹痛、腹瀉。另外,建議媽媽們多採用燉、煮、蒸、煲、燴等烹調辦法。
第六,慎用補品,多食補。有的媽媽認為寶寶冬季氣虛體寒,應該多多進補,其實如果補品食用不當,不僅會使寶寶食慾降低,還可能引發腸胃問題,甚至出現性早熟的現象,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注意慎用補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7780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