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第一次能夠獨立行走,邁著肥嘟嘟的小短腿向自己跑來時,爸爸媽媽的內心一定充滿喜悅和激動~想想此前寶寶學走路期間的種種辛苦,頓時覺得那都不是事兒!有一位叮噹媽,在寶貝叮噹十個月不到的時候也準備購買學步車,為寶寶學走路做好充足的準備。寶寶在學步車裡能藉助車子自行站立,不易摔倒,真是減輕了媽媽的負擔。
可是小叮噹似乎不喜歡呆在小車裡,一放進去就皺著小眉頭要哭,叮噹媽覺得很頭疼,於是就上網想搜索一下如何讓寶寶喜歡上學步車,結果搜索的結果讓她大吃一驚:
事件一:
家住重慶的張女士有一個女兒非常可愛,一歲就搖搖晃晃地學會了走路,但是至今,寶寶已經3歲了走路仍是喜歡惦著腳,而且還不是很穩當。起初家人都覺得可能孩子還小,就沒怎麼在意,直至今日,在張女士強烈的建議下,家人才引起了注意。將孩子帶到醫院做了一個全面的檢查。
檢查發現孩子的腿形有點羅圈,運動機能的發育也比同齡孩子要低,這讓家長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的發育期間也沒有什麼不正常的,怎麼就有羅圈腿呢?
原來張女士的女兒一直是由奶奶帶的,8個月的時候奶奶就給孩子買了學步車,寶寶一個人呆在學步車中走來走去別說多歡樂,而且奶奶也可以空出手來跟鄰居們打麻將了。可正是這學步車,造成了寶寶後來的腿部發育畸形和走路姿勢異常!
事件二:
2014年6月,劉女士把小女兒放在學步車內託付給親戚看管,自己去接大女兒放學。可就是這短暫的分別,卻釀成了痛心的悲劇……
事件三:
2013年10月份,膠州一名10個半月的男嬰在學步車玩耍時,由於滑行的學步車撞翻暖水瓶,導致被開水大面積燙傷。
網絡配圖
學步車暗藏危機到底該不該用?
學步車為何在中國如此風靡?!
因為方便,因為省心。
孩子往裡面一放就可以自由的走動了,家長也可以輕鬆一下,做點家務、摳摳手機上上網什麼的。同時,更多的是家長都相信學步車能夠幫助孩子快速的學會走路,家長都相信學步車能夠幫助孩子快速的學會走路,而很多學步車廠商也就是鑒於家長的這個心理,做足廣告去吸引家長們的購買的。
其實,
我國衛生部《兒童跌倒干預技術指南》,提到不建議使用學步車;
美國兒科學會提議禁止生產銷售學步車;
加拿大2006年立法禁止生產學步車;
英國的數據顯示,嬰兒學步車比其他形式的嬰兒用品帶來的事故和傷害要多……
學步車對寶寶帶來的傷害遠比優點多!
學步車的隱患你知多少?!
1、造成寶寶腿部畸形
家長為了讓寶寶早點學會走路,往往過早的就把孩子放在了學步車裡,而這個時候寶寶的腿部其實是不足以支撐寶寶行走的,這時就容易造成寶寶用腿過度,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造成腿部畸形。寶寶學步是需要身體發育到一定程度才能實現的,特別是腿部肌肉的發育。因此切莫心急,揠苗助長!
2、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
專家介紹,爬行對寶寶是非常有好處的,不僅調動了寶寶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孩子的肌膚也可以充分和地板或者其他材質的物體接觸,對寶寶早期智力發育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學步車卻阻礙了這一過程,孩子在學步車中由於有車的支撐,以致其行走不需要其他感官的配合,只要跟著車輪走就行了,導致孩子大腦的發育就會有所放緩,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3、影響寶寶走路的姿勢
很多寶寶用學步車進行學步時容易踮著腳走路,主要是因為學步車速度快,寶寶是很難控制其速度的,雙腿必須快速擺動才能跟上車輪的運轉,這時寶寶就必須踮著腳才更便於快速走動,長此以往,寶寶就記住了這種走路的方式。
當寶寶脫離學步車之後,走路也會習慣踮著腳,這樣的走路姿勢不僅很難看,更容易讓寶寶因為奇怪的走路姿勢遭到其它小朋友的嘲笑。
4、加大意外的發生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學步車中就萬無一失了,其實這樣帶來的危險卻更大,學步車的活動很靈活,小寶寶在裡面很容易剎不住車發生碰撞,或者學步車的翻到傷害,每年因為學步車造成的寶寶意外事故並不在少數,所以對於學步車的使用需要格外的謹慎。
看到這裡,叮噹媽一陣後怕,趕緊把這學步車「雪藏」起來······
兒科專家建議家長:雖然學步車是一種學步期間的保護措施,但決不能過於依賴學步車,也不能讓寶寶過早使用:
一.不要過早將寶寶放入學步車,最好十個月以上。
二.不要留寶寶一人在車內,自己離開。
三.不要讓寶寶在學步車內的時間超過30分鐘。
四.購買具有「3C」標誌的學步車,防止有害材料對寶寶造成傷害
寶寶學走路,家長手把手扶著孩子使其慢慢學是最好的方法。首先訓練孩子扶走。家長扶著孩子的腋下,喊著「一二一」的口令,邁著適合孩子的小步子,帶動孩子朝前走。過一段時間後,可讓孩子扶著小床、欄杆或沙發邊移步。一般來說,孩子10個月時可以扶著成人的手向前邁步,11個月時可以推著小車向前走。當孩子可以很穩地扶行時,就可以訓練孩子獨立行走了。
學步也是培養孩子勇敢、堅強品質的一個良好時機。當孩子跌倒時,家長只需給予適當的安慰,並鼓勵孩子以免影響學步的情緒。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