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小新嘉被媽媽喂飽奶後就睡著了,媽媽把他放到自己的小嬰兒車上,可是剛躺下沒多久,小新嘉噴水一般的把剛才吃的奶都吐了出來。因為是平躺著,有少部分奶被倒灌到了鼻腔中。幸好媽媽此時沒有走遠,剛走到門口就聽到了小新嘉被嗆到的聲音,緊忙跑到他的身邊,但小新嘉已經憋的臉色變暗發青,媽媽趕緊把他抱起來到自己腿上趴下用力拍打其背部,小新嘉咳出了部分奶水,但臉色憋的還是暗青,似乎吐出的奶被嗆到了氣管中,新嘉的呼吸很不順暢,此時匆忙跑過來的爸爸集中生智,提起小新嘉的腳丫使勁拍了一下,因為疼痛,小新嘉加大了哭的力氣,卻沒想到哭聲一大,呼吸就順暢了,小新嘉的臉色也慢慢變的正常了,驚險過後媽媽清理乾淨了小新嘉鼻腔內的異物,真是多虧了爸爸那狠心的一拍啊!
小新嘉的情況是發生了新生兒時期常見的吐奶現象。吐奶也叫噴奶,是由於寶寶的消化器官受到某些異常的刺激而引起的神經性反射,嘔吐時奶水多是噴射性地從嘴裡、甚至鼻子裡湧出的。造成吐奶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寶寶全身性或胃腸道疾病的一個症狀;二是寶寶胃腸道本身的生理特點容易發生吐奶。寶寶偶爾吐一次奶,之後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如果連續吐幾次,每次喂奶時都吐,應注意孩子是否有發熱,大便情況如何,並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吐奶和溢奶是有一定的區別的。溢奶是嬰兒食道或胃內的食物被不由自主地逆流到口腔外的情況,可能只是小寶寶打了個嗝,溢出物為寶寶剛剛吃的奶,溢出量與喂入量基本相同。吐奶則是胃中食物被強有力地排空,吐出的奶量大於喂進量,顏色異常,如間雜黃綠色、咖啡色,有酸臭味。一般來說輕微吐奶和溢奶並沒有太大區別,也不用採取特別的治療方式,但寶寶如果在吐奶時伴隨有發熱,大便異常等情況就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仔細觀察寶寶吐奶時的情況,判斷是溢奶還是吐奶,這樣才好對症下藥。
為預防寶寶發生生理性吐奶的情況,媽媽在喂奶的時候要注意好這幾點:
1、45度左右傾斜是最佳狀態
給寶寶喂奶時注意喂奶姿勢,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更利於奶水流入寶寶的胃部,避免仰臥時給寶寶喂奶。喂奶時不要太急太快,中間可以暫停片刻,讓寶寶呼吸順暢。喂奶量要適當,切勿過多。
2、奶瓶喂奶時開孔要適中
奶瓶的孔太小時,寶寶需要大力吮吸,空氣容易在嘴角處吸入;開孔太大則容易嗆到,倒灌入呼吸道。用奶瓶喂奶時,整個奶嘴保持有奶的角度,不要讓寶寶吸入空氣。
3、喂奶後給寶寶拍隔
不要把在醫院或婦幼保健院學的拍隔都還給醫生了!讓寶寶豎直趴在大人肩上,輕拍寶寶背部,直到寶寶把吃奶時吸入胃內的空氣打嗝排出。這樣便會有效減少寶寶溢奶的情況。
4、喂奶後坐一坐
在喂食完畢後不要急著逗寶寶玩耍,也不要立即搖晃寶寶讓寶寶睡覺。先讓寶寶上身挺直坐一會兒,並輕拍其背部。在躺下時也應將寶寶上半身墊高一些,躺下時採取右側臥,這樣胃中的食物不易溢出。
小編建議:寶寶吐奶溢奶媽咪要分清,嚴重吐奶定要及時診治。別因經驗忽視寶寶自身的吐奶反應。
育兒那些事,我們說給你聽!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說育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77598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