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光吃母乳或者嬰兒配方奶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所以這段時間應給予寶寶一些固體實物,就是我們所說的輔食。但是給嬰兒添加輔食一定馬虎不得,過粗過細對寶寶吸收都不利。這時候很多媽媽們該焦急了,寶寶幾個月該開始吃輔食呢?吃什麼輔食更加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呢?
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
過去很多人認為寶寶滿4個月就應該添加輔食,因4個月大的嬰兒已能分泌一定量澱粉酶,可以消化吸收澱粉,但是世界衛生組織通過新的嬰幼兒喂養報告,提倡在寶寶出生前6個月用母乳或者嬰兒配方奶喂養,但至少也得4個月以上才能添加輔食。6個月以後再母乳或者嬰兒配方奶喂養的基礎上添加食物,母乳喂養最好堅持1歲以上。
4~6個月:嘗試吃的階段
4-6個月的寶寶飲食仍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添加以嘗試吃為主要目的。添加的量從少量開始,即從1~2勺開始,以後逐步增加。主要提供流質及泥糊狀食品。可依次提供鐵強化米粉,蔬菜泥)後,水果汁,雞蛋黃。總體來時4-6個月寶寶輔食是從流質型向吞咽型過渡。
1米粉
原料:1匙米粉,溫水做法:1匙米粉加入3-4匙溫水,靜置後,用筷子按照順時針方向調成糊狀。
2米湯
原料:硒米做法:將鍋內水燒開後,放入淘洗乾淨的200g大米,煮開後再用文火煮成爛粥,取上層米湯即可食用。功效:米湯湯味香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硒、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維生素C、維生素B等。
3蛋黃粉
原料:雞蛋一個做法:新鮮雞蛋一個,將雞蛋洗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水開後中火煮5-7分鐘,剝雞蛋殼,取出雞蛋黃,研磨成粉。然後用水沖泡調成糊狀哺喂。也可以直接買市售速溶嬰兒蛋黃粉沖泡,營養價值更好。
4蛋黃泥
原料:雞蛋1個做法:將雞蛋煮熟,用篩碗或勺子碾成泥,加入適量開水或配方奶調勻即可。最初要從1/8個蛋黃開始,根據寶寶的接受程度逐步添加至1/4、1/3。功效:補充寶寶逐漸缺失的鐵,蛋黃中的鐵含量高,同時維生素A、D和E與脂肪溶解容易被機體吸收和利用。
5土豆泥
原料:土豆做法:將一隻土豆去皮並切成小塊,蒸熟後用勺壓爛成泥,加少量水調勻即可。
6雞湯南瓜泥
原料:雞胸肉1塊,南瓜1小塊做法:將雞胸肉放入淡鹽水中浸泡半小時,然後將雞胸肉剁成泥,加入一大碗水煮。將南瓜去皮放另外的鍋內蒸熟,用勺子碾成泥。當雞肉湯熬成一小碗的時候,用消過毒的紗布將雞肉顆粒過濾掉,將雞湯倒入南瓜泥中,再稍煮片刻即可。功效:雞肉富含蛋白質,南瓜富含鈣、磷、鐵、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其中胡蘿蔔素含量較豐富
6-8個月:學習咀嚼和吞咽的階段
在6—8個月,應繼續讓寶寶吃泥狀的、糊狀的和半固體的食物。在7—8個月,要讓寶寶學會吃高質量的菜粥或爛麵條。這是寶寶學習咀嚼和吞咽的好食材,在這關鍵時期學會吃菜粥或爛麵條,就可以順利過渡到吃軟飯或其他麵食。
1肝肉泥
原料:豬肝和瘦豬肉,薑汁適量做法:將豬肝和瘦豬肉洗凈,去筋,放在砧板上,用不鏽鋼湯匙按同一方向以均衡的力量刮,製成肝泥、肉泥。然後將肝泥和肉泥放入碗內,加入少許冷水、料酒、薑汁和鹽攪勻,上籠蒸熟即可食用。功效:有利於改善貧血。
2豬骨胡蘿蔔泥
原料:胡蘿蔔1小段,豬骨適量做法:豬骨洗凈,與胡蘿蔔同煮,並滴2滴醋進去。待湯汁濃厚胡蘿蔔酥爛時撈出豬骨和雜質,用勺子將胡蘿蔔碾碎即可。功效:豬骨中的脂肪可促進胡蘿蔔素的吸收。
3雞汁土豆泥
原料:土雞一隻,土豆1/4個,姜適量做法:將土雞洗凈斬塊,入沸水中焯一下,慢火熬湯,取部分湯汁冷凍。土豆洗凈去皮上鍋蒸熟,取出研成泥。取雞湯2勺,加入少許鹽,稍煮,澆到土豆泥中即可。
4魚泥豆腐莧菜粥
原料:熟魚肉,盒裝嫩豆腐,莧菜嫩葉,米粥,適量高湯、熬熟植物油。做法:豆腐切細丁,莧菜取嫩芽開水燙後切細碎,熟魚肉壓碎成泥(不能有魚刺)。將白粥加入魚肉泥、高湯(魚湯)煮熟爛。再加入豆腐與莧菜,及熬熟的植物油,煮爛後加少量食鹽即可。
5菠菜蛋黃粥
原料:菠菜,雞蛋黃1個,軟米飯,適量高湯,熬熟植物油。做法:將菠菜洗凈,開水燙後切成小段,放入鍋中,加少量水熬煮成糊狀備用。將1個蛋黃、軟米飯、適量高湯(豬肉湯)放入鍋內先煮爛成粥。將菠菜糊、熬熟植物油加入蛋黃粥即成。
8-12個月:建立三餐三點的飲食模式
這階段的目標是逐步建立全天三餐三點的飲食模式:即早晚喝奶,午餐和晚餐吃高質量的菜粥或爛麵條,上午9點及下午3點左右各一次點心,一天共有6次。到8個月時大多數寶寶也能夠吃「手指食物」(能被寶寶獨自吃下去的食物)。到12個月時,大多數寶寶可以吃的食物類型和其他家庭成員一樣。要避免可能引起窒息的食物。
1小米山藥粥
據有關實驗數據表明,嬰兒過早攝入白糖等糖分將大大提高成年後罹患糖尿病風險,且對以後飲食習慣有較大影響。
原料:鮮山藥,小米,白糖。做法:將山藥洗凈搗碎,與小米同煮為粥,然後加白糖適量,空腹食用。功效:可治脾胃素虛,消化不良,大便稀溏。
2胡蘿蔔玉米渣粥
原料:玉米渣,胡蘿蔔做法:先將玉米渣煮爛,後將胡蘿蔔切碎放入,煮熟,空腹食。功效:消食化滯,健脾止痢。
3八寶粥
原料:糯米,紅棗、紅豆、桂圓肉、蓮子、花生、核桃各適量做法:將原料洗凈後同入電飯煲內熬煮成粥放入冰糖即可。功效:全面補充營養素,強身健腦。
4魚肉鬆粥
原料:大米,魚肉鬆,菠菜做法:將大米淘洗乾淨,開水浸泡1小時,連水放入鍋內,旺火煮開,改微火熬至粘稠。將菠菜洗凈,用開水燙一下,切成碎末,放入粥內,加入魚肉鬆、精鹽,調好口味,用微火熬幾分鐘即成。功效:補充蛋白質和鈣質。
5蝦肉肝菜什錦軟麵條
原料:麵條、熟雞肝末、新鮮蝦肉、菠菜末、雞蛋,植物油、適量高湯,熬熟的植物油。做法:將蝦肉擠干水分後切碎,加少量蛋清,芡粉混合後備用。起油鍋,加入蔥和薑片煎香後撈出,放入蝦肉煸炒至熟,放入開水燙過的菠菜煸炒片刻。將煮熟的雞肝用刀剁成碎末。將麵條放入開水鍋內,麵條軟熟後撈入另一小鍋內,加入高湯及蝦肉、菠菜、雞肝末後旺火煮開,小火再燉片刻,把打好蛋液的四分之一甩入雞湯內,煮熟後加適量食鹽即成。
1-2歲成人化飲食過渡的關鍵期
1—2歲之間是一個關鍵期,是逐漸向成人化飲食模式轉變的交替時期。此階段繼續做好三餐三點的飲食模式。食物的種類和稠度要不斷增加。原先不能吃的東西也要逐漸加入進來,由最初吃的粥、軟飯、爛麵條逐漸變成一些乾飯,另外也可嘗試小餛飩、餃子、饅頭,薄餅等。
1番茄牛肉
原料:番茄,牛肉,姜、蔥適量做法:將牛肉在淡鹽水中浸泡半小時後切成1cm見方的小塊;番茄切小塊。將牛肉放入電飯煲中加水燉30分鐘。鍋內加少許油,油熱後加蔥、姜爆香,放進番茄翻炒一下,倒入牛肉和湯,放鹽再煮20分鐘左右,至肉爛湯濃即可。功效: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A。
2香乾肉絲
軟豆乾,精肉,小蔥,韭黃,薑絲、糖、雞精少許,濃濕澱粉、稀濕澱粉各1小勺做法:將精肉切成細絲,拌入少許糖和精鹽,加入濕澱粉攪粘。將豆乾切成細絲;小蔥、韭黃切寸段。起油鍋,放入薑絲爆香,放入肉絲滑散,變色,放入豆乾、蔥段和韭黃段,適量加鹽和雞精炒熟,淋入稀薄的濕澱粉稍炒即可。功效:補充蛋白質和鈣質。
3炒三丁
原料:雞蛋,豆腐,黃瓜,澱粉少許,蔥、姜適量做法:將雞蛋黃放入碗內調勻,倒入抹油的盤內,上籠蒸熟,取出切成小丁。將豆腐、黃瓜切成丁。熱鍋入油,蔥姜爆香,再放入蛋黃丁、豆腐丁、黃瓜丁、加適量水及細鹽,燒透入味,水澱粉勾汁即成。功效:補充蛋白質,可以除熱、解毒。可治療咽喉腫痛。
4鵪鶉燉枸杞
原料:鵪鶉,枸杞做法:將鵪鶉洗凈,與枸杞一同放入燉盅內,加少許鹽隔水蒸兩個小時即可。功效:補脾益氣,養血明目。
5黃瓜蜜條
原料:黃瓜,蜂蜜適量做法:將黃瓜切成條狀,放鍋內煮沸後去掉湯汁乘熱加入蜂蜜,再次煮沸即可。功效:黃瓜清熱止渴,利水消腫,蜂蜜潤燥解毒。
6絲瓜木耳
原料:絲瓜,木耳,蒜,水澱粉適量做法:絲瓜刨皮切片;木耳洗凈;蒜切細末。油入鍋燒熱,投入絲瓜和木耳煸炒,將熟時放入蒜和鹽,淋入稀薄的水澱粉,翻炒片刻即可。功效:清暑解毒,通便化痰。木耳是補血佳品。
寶媽們,都找到最適合自家寶寶吃的輔食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7719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