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襲來,剛滿月的嬰兒卻被「熱」死,原因竟然是家長...

一股強冷空氣今天開始影響蘇州,今天下午1點47分,蘇州氣象台發布了寒潮藍色預警,預計未來48小時內蘇州最低氣溫將下降8~9℃,4日早晨最低氣溫只有2℃左右。

冷空氣、降溫,又要加衣服的節奏。被視為掌中寶的小孩,更得裹得嚴嚴實實的,千萬不能凍著,家長們肯定都是這麼想的!

衣服加了一件又一件

結果器官衰竭死亡

家住武漢的劉軍,一個月前喜得貴子。隨著這幾天氣溫下降,家裡人擔心孩子著涼,於是一件又一件的給孩子添衣服,就連睡覺的時候都穿著厚厚的毛衣,身上汗流不斷。

11月28日早上,小孩出現高燒不退的現象,爺爺奶奶想著捂捂就好,又給小孩加了幾件衣服,結果到了當天晚上7點,孩子怎麼叫都叫不醒,呼吸微弱。帶到醫院檢查之後,醫生髮現小孩腦組織缺血缺氧、多臟器功能衰竭、多器官瀰漫性出血,最終搶救無效,不幸離開了人世。

醫生介紹小孩的死因是嬰兒捂熱綜合徵,多見於1周歲以下的小孩,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是高發時間。引起的原因,說白了就是穿得太厚、蓋得太多。

新生兒由於呼吸、體溫調節中樞還未發育健全,對外界環境適應力差,持續的高熱會導致小孩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大量出汗失水,嚴重者容易出現腦細胞缺血壞死,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害,輕則留下後遺症,重則導致死亡。

其實不僅僅穿太多容易出問題,冬季帶娃還有很多誤區。

冬季帶娃8大誤區

誤區一:開足浴霸洗澡

浴霸雖然使用方便,但是浴霸幾個個燈泡加起來大約有1200瓦,容易灼傷小孩的眼睛以及皮膚,並且伴有光污染。陝西2個月大的小孩鬆鬆,因為洗澡時經常盯著浴霸看,導致眼睛失明。

誤區二:洗澡水溫高一點好

洗澡的時候,室溫應在24-30℃,水溫在38-40℃。水溫過高容易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乾燥程度。

誤區三:緊閉門窗、常開開空調

常開空調,對小孩的皮膚是一大傷害,非常容易乾燥。同時長時間不開門窗,很容易導致室內外溫差大、室內空氣混濁,反而對小孩不好,應該時常開窗通風。

誤區四:出門帶口罩、圍巾當口罩

鼻子吸進的冷空氣,經過彎曲的管道到達肺部是,已經接近體溫,經常戴口罩反倒會讓小孩變得嬌氣容易生病。如果用圍巾當口罩,還容易吸進圍巾上的細菌、灰塵,引發哮喘。

誤區五:喂糖水潤喉

冬季氣候乾燥,糖開水容易讓寶寶口腔、咽喉部黏膜更加乾燥,結果反而讓寶寶更加咳嗽,咽喉部發炎。正確做法是喂白開水就好。

誤區六:多補充維生素A

感冒後往往要補充維生素A,但是維生素A是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過多服用會在體內產生蓄積,引起中毒,尤其是可能出現肝脾腫大。

誤區七:根據手溫判斷穿衣多少

由於手經常露在外面,衣服足夠暖和,手可能還是涼的。有取暖設備時,在25-28攝氏度的室溫條件下,小孩只要穿薄薄的棉衣,內有一件細薄的小棉毛衫即可。

誤區八:蒙頭睡覺

蒙頭睡覺,供呼吸的氧氣越來越少,二氧化碳卻越來越多,嚴重時會感到胸悶噁心或從睡夢中驚醒,出虛汗,第二天起床後昏昏沉沉,疲勞無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7670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