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的「厭奶」的跡象
1、孩子「厭奶」,多屬於心理問題
2、嬰兒先天就喜歡甜味和鹹味,排斥苦味和辣味。當孩子接受了一種自認為很好的味道,比如果汁、鈣水、大人飯菜等,就會對味道平淡的配方粉甚至母乳失去興趣。這也是我不贊成過早給孩子添加果汁、菜水、鈣水等帶味液體的原因。
3、想要糾正孩子的厭奶問題,首先要確定孩子喜歡何種味道,再用這種味道作為引子,使孩子逐漸恢復對奶的喜好。比如,喂配方粉前可在奶中兌上少許果汁,母乳喂養前在乳 頭塗上一些果汁,以提高孩子對進食的接受度,隨後再逐漸減少,甚至恢復正常。
4、並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厭奶」與母乳的稀稠度和營養成分肯定沒有關係,不要因此放棄母乳。(很多媽媽說自己的奶水很清,無油沒營養,那是錯誤的哦,要堅持母乳哦!)
孩子大便中有較多的原始食物
1、如果嬰兒大便中可以見到原始食物的跡象,說明孩子的消化功能尚未成熟,也說明給孩子提供的食物相對較粗。
2、經過短期「鍛鍊」過程,孩子的胃腸道即可接收。嬰兒胃腸道就是應該逐漸適應飲食的食物種類和性狀。改變蔬菜形狀繼續進食幾天後,情況就會逐漸好轉。
3、家長可以通過性狀較粗的食物來鍛鍊孩子的胃腸道功能,但鍛鍊期間性狀較粗的食物不能成為食物的主流性狀。
鍛鍊期間,家長要把握好度,性狀較粗的食物比例過大,可能會影響孩子對營養素的吸收。
適合孩子的食物性狀
1、孩子沒有很好咀嚼能力之前,應提供泥糊狀食品。
2、否則孩子會直接吞食食物,不利於消化吸收。
3、還有可能嗆入氣管,造成器官異物。
適合孩子的食物加工程度
1、不同加工方式可造成不同接受狀況。
2、如煮熟雞蛋黃要比蒸雞蛋羹容易吸收。
3、煮爛的肉泥要比攪拌機絞碎的肉泥容易吸收。
添加輔食後孩子出現腹瀉
1、給孩子添加輔食初期可能會出現耐受不好的現象。腹瀉就是其中之一。遇到不耐受現象,若不嚴重,可以維持已添加量繼續觀察3天。若情況趨於好轉,堅持到恢復正常後再加量和新食物;如果繼續加量,要暫停輔食幾天再試,類似情況再次發生,更換其他輔食。
2 、腹瀉除了可能會在輔食添加之初出現,也會在任何不當進食時出現這些不當進食包括輔食量偏多、輔食性狀偏粗、喂養時間不合理等,這種情況下,家長更應關注奶攝入的問題。如果是母乳喂養,果斷地將配方粉換成不含乳糖的特殊配方,可持續1-2周;已添加輔食的嬰兒出現腹瀉,無需完全停掉,可保持喂食米粉和菜泥,因為如果將輔食停掉勢必增加奶的攝入。
3、此外,天氣變涼時腹瀉的可能性也會增加。遇有腹瀉時,家長應儘快將孩子的大便標本置於塑料盒或保鮮膜內送到醫院檢查,及早確定原因,尋找有效治療方法。
添加輔食後孩子出現便秘
1、如果孩子大便乾結、排便費力,那就是便秘了。便秘是嬰幼兒較常見的問題,可以從保證腸道菌群正常和足夠纖維素攝入兩個方面來預防和治療便秘。
2、便秘與腸道功能狀況有關。腸道內的細菌,主要是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可敗解食物中的纖維素,產生短鏈脂肪酸,同時伴有很多水分,從而導致大便變軟。母乳喂養過程是營造以雙歧桿菌為主的腸道菌群的最佳途徑。此外,母乳中的低聚糖——可溶性纖維素,保證了嬰兒腸道健康。過於乾淨,例如過多使用消毒劑,會減少環境中的細菌,不利於腸道菌群的建立和維護。
3、便秘也與纖維素的攝入有關。母乳中的低聚糖、配方粉等食物中的益生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等都是膳食纖維的來源。給孩子添加輔食以後,如果食物加工過細、過精,好的方面是有利於營養的吸收,於生長有利;不利的方面是食物殘渣少,使纖維素攝入不足,引起便秘。但也並不是說為了預防便秘,食物加工就應該粗糙,果醋易出現消化不良,導致腹瀉。如果服用鈣劑後出現便秘,這就說明鈣質吸收不良。沒有被吸收的鈣,在腸道中與沒有被吸收的脂肪形成「鈣皂」。鈣皂也就是導致便秘的主要原因。鈣質吸收不好,主要原因是食物中鈣質已足,再服用鈣劑就會導致鈣皂的形成。正常喂養期間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
食物加工要適當。此外,注意青菜的供給,也有利於腸道健康,預防便秘。
添加輔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每個寶寶的狀況是不一樣的,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寶爸寶媽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添加某種輔食後即使寶寶腹瀉、便秘甚至嘔吐,爸媽都不要慌,首先停掉這種輔食,其次多觀察,找出問題的根源,用科學育兒的方法幫忙寶寶成長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