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學習音樂?

榮伯| 2015-11-21| 檢舉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學習音樂?

對大多數家長來說,讓孩子學習音樂的目的都不是為了成為音樂家或專業的演奏人員,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讓孩子學音樂呢?在幼年時學習音樂可以對孩子的一生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嗎?有的家長還會詢問這樣的問題,如果學習緊張以後,沒有時間再摸琴了,演奏技巧不再象昔日那樣嫻熟了,我以前的幾年功夫不是白花了嗎?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在人生路上都有無數次學習的經歷,但是同樣的學習經歷所培養出的能力、素質等等並不完全相同。幼年時學習音樂對人生是否取得積極作用,關鍵是看你如何對待學習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出良好的品德修養、學習習慣、思考與感悟,才是陪伴孩子一生的至勝法寶。哪怕音樂學習只是孩子童年的一段短暫經歷,這段經歷帶給孩子成長的幫助作用也是巨大的。

那麼一個成功的從小學習音樂的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出哪些優秀品質呢?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

我們都希望孩子長大成人以後,有高雅的興趣愛好,有高雅的審美情趣。想感受音樂的魅力就好比為了感覺爐火的熱度一樣,你必須去靠近它。音樂不會主動地來浸潤你的身心,為了感覺音樂的美,你必須用心靈來聆聽。想要在音樂里享受樂趣,你就必須了解它,懂得它。音樂學習會加深人們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並形成獨特的自身氣質。

培養良好的責任感

孩子在小的時候,作為家長一定對其生活倍加呵護,所以往往很難在生活中培養出責任感,孩子也不太明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孩子們應該從小懂得自己的所作所為必然會得到相應的報答。通過樂器的學習,孩子們應該從中學習到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靠一點小聰明是根本就不可能控制自己的演奏達到完美的程度,相反,只要你花心思花功夫就一定會取得應有的成績。家長在培養學生學習樂器的過程中,一定要幫助學生及時總結付出與回報之間的關係,以便讓他們早日懂得其中的道理。

培養精益求精的精神

忍耐和克己是現在的孩子最最缺乏的品格,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樂器演奏,就需要小朋友做到在別人看電視做遊戲的時候卻能夠忍耐和克己,能夠戰勝自己的慾望,專心致志地投入練習。面對枯燥的練習,保持耐心,克服急躁。

培養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

對於樂器學習來說,必須得克服懶惰和畏難的情緒。有些學生一看到複雜的樂譜就心神不安,直打退堂鼓,缺乏挑戰困難的勇氣,所以通過不斷地說服教育,不斷地挑戰困難,總結克服困難的經驗教訓,教會學生面對困難應有的態度和克服困難的方法。

學會珍惜時間,提高時間利率

除了學習文化課知識以外,又在課外增添了音樂學習,無疑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那麼學生學會珍惜時間,提高時間利用率是十分必要的。從思想認識進行疏導,從學習方法上進行改進,學生就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會面對失敗

樂器演奏是一項近乎殘酷的活動,面對觀眾或評委時,只有一遍演奏的機會,這一遍失敗了就是失敗的,哪怕練習時成功了一百遍,所以失敗在所難免。可是如何面對失敗,對學生們就是一項考驗,是從失敗中總結教訓還是倍受打擊,一蹶不振?失敗不是壞事,關鍵是我們如何幫助孩子面對失敗,從失敗中學會什麼。

培養心理承受能力

在學生上課時面對老師,演出中面對觀眾,都會面臨較大的心理壓力。有的學生會變得膽怯,有的學生卻興奮地有些失控。孩子們能使心理調整到既不膽怯,又保持適度地興奮,是不斷地在音樂學習中磨礪出來的。另外很多學生在面對久攻不下的難題時,能不能保持平穩的心態堅持到底,這也是需要特別培養的。

以上各點與音樂本身並沒有太多直接的聯繫,可是我們如果通過音樂學習培養出孩子以上各項能力,從音樂學習的成績到學校文化知識的學習,甚至到以後的工作都會受益無窮。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培養孩子學習音樂,而是否能將孩子培養成功,不在乎家長讓孩子學哪一樣樂器,而是看如何對待學習的過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7371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