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男孩突然下半身「癱瘓」,爸媽眼中的好習慣竟害了他!
孩子「坐得住」一直是許多家長眼中的好習慣。「『坐得住』,說明他就能學得下去東西」。然而並不是這樣!
最近,武漢漢口某小學六年級男生冬冬(化名),莫名其妙的「癱瘓」了。一天早上冬冬睡醒要起床時,感覺雙腿麻木,腰部疼痛,下半身動彈不得,於是家人趕緊將他送去了醫院。
到了醫院後,醫生趕緊為孩子做檢查,通過詢問家長才知道,孩子每天在學校上了一天課後,回到家還會看書、練琴幾個小時,一天下來,幾乎大部分時間都坐在那裡。就在「癱瘓」前一晚,他坐在鋼琴前連續彈練了三個多小時。
經過醫生診斷,孩子是由於長時間保持坐姿導致腰椎間盤突出急性發作。好在醫生為他進行了腰椎間孔鏡手術,在摘除了壓迫神經的椎間盤後,冬冬的下肢恢復了正常。
醫生提醒:人體腰椎間盤在承受了一定時間的壓力後需要緩衝,青少年在每節課的間隙,要認真做好課間操;或至少起身活動片刻。 久坐兒童也會骨質疏鬆
4歲的洋洋近來有些奇怪,她常對媽媽說背部有些疼,就連最心愛的小書包也不願意背。媽媽以為洋洋的背部受了外傷,可撩起衣服查看,並沒發現什麼異常。媽媽以為小孩胡說,於是也沒太在意。
沒想到,幼兒園給小朋友做體檢時,洋洋的椎骨和四肢骨X光片卻顯示出骨質疏鬆的表現。當醫生告訴媽媽時,她瞠目結舌,想不明白孩子怎麼也會骨質疏鬆?
在她諮詢醫生時,醫生從她的談話中了解到,原來洋洋非常喜歡看動畫片,可以坐在電視前半天不動地方。醫生指出,孩子長時間不活動,其骨骼生長和肌肉生長之間發生不平衡,故而導致骨質疏鬆。
專家提醒:兒童和青少年每星期至少做三次、每次3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當兒童在17歲骨骼停止生長時,骨頭的「強度」不光由基因決定,而完全是由一個人的運動量和飲食中鈣的攝入量來決定。
久坐不是孩子的專利,更是每個上班族爸媽的「致命習慣」!冬天來了,不少人因為怕冷,更愛久坐不動了,然而這些傷害,你了解嗎?
久坐後的簡單放鬆
1、徒手跳繩,手腳協調。這個動作是為了加快血液循環,改善疲勞,堅持一分鐘。
2、原地踏步,上肢擺臂,下肢伸直,腳尖繃緊,儘量腿踢高一點,就像軍訓操練的正步走。
3、可以嘗試扭扭腰。拇指在前,其餘四指在後。跨步,順時針或是逆時針轉動腰部,轉動時動作要緩慢而有力。
4、拍拍肩。腰部轉動的時候,結合拍肩。右手掌拍左肩,腰轉向左邊,另一手背拍腰骶部。因為肩部有肩井穴,拍打此穴位可以疏通氣息,行氣活血。
別再久坐了,快站起來動一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7223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