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階段寶寶常見意外,不要等事故發生了才追悔莫及!

寶寶是媽媽的「心頭肉」,媽媽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寶寶受傷害,但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意外傷害的重點有所區別,媽媽要及時掌握重點,然後根據重點及時預防。

3歲以下最容易摔倒

3歲以下的孩子剛學會走路,摔倒的機率比較高,摔倒後經常有孩子摔歪或摔斷牙齒。

牙齒摔斷後,爭取在半小時內把孩子連同斷牙送到醫院,可以大大提高斷牙的成活率。斷牙掉在地上可能沾上髒東西,家長切記千萬不要用自來水清洗,直接帶去醫院給醫生。

家裡有小寶寶的,窗戶上應安裝欄杆,欄杆間距小於9厘米,床邊不要放凳子或桌子。保持地面乾爽,可鋪防滑墊,有樓梯的地方要安裝扶手。

0-6歲孩子最容易被燙傷

儘量不用桌布,以防孩子拉扯桌布使桌上的熱湯傾倒;不要讓孩子單獨面對熱湯,很多時候,孩子可能就是在你轉身的瞬間,被燙傷了;孩子洗澡的時候先放熱水,再放涼水。

對於燙傷部位,可以迅速用大量乾淨的冷水沖洗,如果寶寶的衣服和燙傷部位黏在一起,家長不要盲目揭開,等醫生處置。切忌不要盲目使用一些土辦法塗抹傷口。

2-5歲孩子最喜歡吞食異物

吞食異物的孩子非常多,從8個月到10多歲都有,但是2-5歲的孩子最多,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各種物品都非常好奇,喜歡用嘴去探究奧秘。

當發現寶寶將異物吞下後,只要當時沒有嗆咳、呼吸困難或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的症狀,就不必過分緊張。

無需設法使異物再吐出來,尤其是圓形的小物體,因為刺激寶寶吐出異物可能會導致異物吸入氣管而發生窒息,造成嚴重後果。

一定要儘快把寶寶送往醫院,讓醫生取出異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7206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