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以為彩泥有助於幼兒學習、探索,並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因而鼓勵孩子多玩。然而,近期一則#三歲女孩玩彩泥玩出皮膚病#的新聞引起廣大家長的注意。那麼,彩泥真的有「毒」嗎?如何能讓孩子玩到真正安全無毒的彩泥呢?《醫知袋鼠》為您支招。
一、3歲女孩玩彩泥導致皮膚過敏
江蘇某女士的小侄女要上幼兒園大班了,她送了小侄女一套橡皮泥。可玩了一下午後,第二天,小侄女的手上就起了紅點,還很癢。去醫院檢查,才知道是過敏了。玩彩泥手會過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二、專家:孩子過敏可能有2大原因
1、有孩子體質有關
有相關專家分析,孩子對彩泥過敏可能與其自身體質有關(皮膚過敏)。有的體質較弱的孩子會產生對沙、土等東西過敏,屬於沙土皮炎。
2、與彩泥的成分有關
一般正規廠家製作彩泥和玩具時,都會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企業標準的規範來製作,不會使用會導致兒童過敏的添加劑。但有些企業為降低成本,牟取暴利,會使用一種叫立德粉的添加劑,是硫化鋅和硫酸鋇的混合物,這種原料可以使彩泥和黏土的顏色更鮮艷,但會導致兒童皮膚過敏、紅腫瘙癢等症狀。一般在珍珠泥和有螢光粉的彩泥中多會使用這種原料。
另外,據江蘇省2015年彩泥產品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顯示,100批次樣品中有62批次存在防腐劑、可遷移元素含量超標等問題。其中,有51批次樣品被檢出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含量超過歐盟玩具安全標準的限量要求,這種防腐劑具有細胞毒性和神經毒性,而且會引發皮膚過敏。
三、選購和使用彩泥要注意的事項
1、不要選「三無」產品
家長在購買彩泥之前,首先看產品外包裝是否標註了產品名稱、生產廠名、廠址、執行標準、生產日期、保質期以及材質的主要成分等相關信息,不要選「三無」產品。
2、看材料:保證可食用性
家長在選擇橡皮泥的時候,一定要避免選擇含工業色素和化學物質的材料,應該選擇用麵粉、食用色素等被認可材料,以保證顏色純正,無毒,完全符合國際安全標準。質量較好的橡皮泥中還會含有食鹽成分,這有助保持產品的品質,並可避免兒童吞食。
3、聞氣味:無臭最佳
寶寶的嗅覺還是比較脆弱的,為了避免刺激寶寶,給寶寶玩的橡皮泥,它的氣味一定要淡雅,無香無臭最佳。購買的時候最好打開彩泥和黏土產品聞一下,如有特彆強烈的刺鼻氣味和香味,則不要購買。
4、摸質感:不粘手最佳
安全、質量好的橡皮泥,粘合性很好,寶寶玩時不會粘在手上,還可重複使用。家長在選購彩泥時可用手指用力按壓,看是否粘手,橡皮泥表面是否有明顯指紋,手指是否會感覺到油?如果都沒有,那證明材質不錯。
5、不要選擇保質期過長的彩泥產品
由於彩泥是用麵粉製作,有些玩具廠商在製造過程中為了延長保質期,會添加大量防腐劑。家長在選購彩泥時,最好多比較,不要選擇保質期過長的彩泥產品。
Tips:如果彩泥沾上衣物、床單,可以等彩泥乾了再弄下來。如果幹掉後仍有痕跡,可以先用醋洗,然後再用酒精或汽油洗。
【寶寶福利】
說真的,劣質的彩泥還真不好辨認,為了孩子的樂趣,還是選最保險的方法——自製橡皮泥。
材料:
普通麵粉 (240ml或129 克)、鹽 (120ml或147 克)、塔塔粉 (10ml或9 克)、油 (5-10ml或8 克)、水( 240ml或240 克)、食用色素幾滴。
做法:
1、除食用色素外,把所有材料倒入不粘鍋中,中火邊炒邊攪拌均勻。
2、很快就攪成一個麵糰了,關火取出。
3、把麵糰分成自己需要的大小,每個小麵糰滴入 3 —4 滴色素即可。(色素威力強,一次不要滴太多,覺得顏色淺了就加一滴)
4、揉好。揉的方法是在塑料板上用手滾動麵糰成長條後,立起長條按扁再重複幾次後,顏色就較均勻了。
5、揉好後,裝在盒子裡,很長時間也不壞,也不幹。製作過程十幾分鐘就能搞定。
如果橡皮泥真的變硬了,父母也不要輕易把它們扔掉,試著在變硬的橡皮泥上加點甘油、水,反覆捏,慢慢地,橡皮泥又恢復到柔軟的狀態了。
各位寶媽,你們學會了嗎?這麼詳細的制泥攻略,希望能激發媽媽們給孩子們利用家裡的原料,和孩子們一起發創造出來香噴噴美麗的橡皮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70314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