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起,要開始面對四面八方的關心及五花八門的育兒資訊
姐妹說、網友說、長輩說,每個人自有一套育兒經,大家都是為寶寶好,但到底該不該照著做?
是人都有個性,寶寶自然也不例外
每個新生兒都是一個獨立個體,依照寶寶的習性在育兒路上各別做調整才是王道。
1、 穿這樣太少了會著涼!寧可給寶寶多穿一點,也不能讓他冷到。

常常可以聽到長輩喊這句話,這個觀念不能說對或錯,因為天氣冷和熱也自然影響到穿著,但新生寶寶體溫調節功能尚未成熟,不能單純以大人的自身感受決定寶寶的穿著多少,況且每個人體感溫度都不同,因此請以寶寶體溫及實際表現做評估,若寶寶流汗則代表穿得太多了,請減少衣物。
另外,除了用體溫計測量寶寶體溫之外,可以以手掌摸寶寶背心、頸後感受到的溫度來決定衣物量。
永遠要記得「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你冷」。
2、 寶寶要穿別人穿過的舊衣服,才會比較好帶。
穿舊衣會好帶的說法,流傳出來的可能性有兩種,一是因為貼身的紗布衣洗過多次後會比全新的來得柔軟舒適,寶寶穿起來比較不會不舒服,第二個說法則是替寶寶增加福報,因為早期農家較為純樸節檢,穿著舊衣有惜福的意味。
這個觀念沒什麼不好,因為新生兒長得快,這個時期的衣物很快就不能穿了,若有恩典衣可承接其實省了不少,唯一要注意的是二手衣的清潔度要做好,尤其是對於會過敏的寶寶更要小心。
3、 寶寶剃胎毛、剪睫毛,可以讓毛髮變長變濃密。
頭髮、睫毛的多寡,其實在出生就已經決定了,主要原因還是和遺傳有關,所以媽咪們不要再輕易拿寶寶的睫毛做嘗試了
一來修剪危險,二來睫毛的功能是阻擋灰塵,若沒有睫毛較有可能被異物入侵。至於頭髮,部份寶寶頭頂可能有脂漏性皮膚炎,剃除胎毛可幫助清潔,所以就視情況決定囉!但要這樣長出濃密毛髮,就是看你們基因啦。
4、 寶寶半夜哭個不停,要去收驚才可以。
寶寶哭有很多原因,尤其半夜有可能是腸絞痛、肚子餓、尿布濕不舒服、太冷或太熱,這些原因都有可能,必須靠照顧者和寶寶相處的經驗累積來得知,慢慢找原因再去解決才是根本辦法。
當然,若長輩堅持要收驚,其實也有折衷辦法,拿一件寶寶的衣服讓老人家帶去廟裡收驚即可,這種無傷大雅不危及寶寶、長輩又能安心的方式,何樂而不為?
5、 把寶寶的衣服反過來晾,才可以調整他的日夜作息。
這個育兒觀念就有點無稽之談了,新生寶寶的作息日夜未分明之前,只能靠照顧者慢慢幫他們固定作息,單靠一件衣服的晾法?
我想妳真的已經無助到沒法可做的時候再去試吧。
6、 新生兒應該用包巾全身包緊緊才會好帶。
常看見一些無法熟睡的寶寶,睡一睡突然全身「驚」到而哭醒,大部份都是被自己揮動的小手給嚇到,因此有些家庭做法就是使用包巾將手腳包起來。
包不包各自有主張的一派,其實媽咪們可以自己拿捏,若寶寶本身就好睡,不如讓他們有一雙奔放的小手,若是主張包巾較好睡的媽媽也沒有不對,只是記得寶寶醒時解開包巾,也更能伸展四肢活動一下。
7、 寶寶哭了不能抱,不然他會養成習慣。

新生兒剛離開媽媽溫暖的子宮,從每天被羊水包覆,突然間失去緊緊包圍的感受,其實很容易沒有安全感,在這麼幼小無助的時期,並不會因為你每天抱他,他就會一輩子吵著要你抱,這個時期的觸覺發展比其他感官來得重要,寶寶有安全感了,自然也能和你有良好互動。
新生兒時期妳不抱抱他,以後想抱還不給你抱呢。
8、 趴睡才能有漂亮的頭型。
很簡單,頭型重要還是生命重要?趴睡的危險性就不用再多說了,但要讓媽媽們知道,有不少寶寶仰睡一樣有漂亮頭型,所以趴睡不是絕對因素,和基因也是有關係的。
9、 寶寶不喜歡喝水,應該調點葡萄糖水給他喝。
新生兒所需的水份,都已經在所喝的牛奶或母奶裡了,不需要再另外補充水份,直到寶寶開始吃副食品之後才需要給水,至於要不要給葡萄糖水?
現代父母很多都不給小孩吃糖了,再給糖水不是打壞規矩了嗎?要讓他們習慣喝白開水,就不要再添加其他東西了。
10、 發燒要快吃退燒藥,不然腦子會燒壞。
已經有許多小兒科醫師出來喊話「發燒不會燒壞腦子」,除非高燒到43度以上,並連續高燒3小時,才有可能引起其他併發症,但我想不會有家長在小孩高燒還坐視不管的。
至於腦子會燒壞這件事,如果你連醫師的話都不相信,不知道還能相信什麼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