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不踏實?愛哭鬧?父母怎麼辦?(嬰幼兒睡眠習慣分析)

小雲子| 2015-11-02| 檢舉

充足的睡眠對嬰兒體格和智能發育非常重要,孩子越小,睡眠越多。充足的睡眠能促進大腦功能的發育和發展,有利於腦能量的貯存、記憶鞏固和體力恢復。睡眠不足會影響兒童認知功能的發育,損傷大腦額葉皮質功能,導致情感和注意力的改變,引發語言及抽象思維功能的缺陷。孩子晚上睡不好,對整個家庭影響很大,會使父母睡眠不足,引發情緒緊張,母親情緒低落,不利於嬰兒的養育。

那麼,培養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應從何時開始?從寶寶4—6個月開始應按以下6條重要規則建立睡眠常規:

1.教你的寶寶自己入睡

夜間睡眠是由睡眠周期組成,睡眠周期包括淺睡—深睡—淺睡—半醒,然後進入下一個睡眠周期。在每一個周期末,成人將重新檢測他們的環境和移動體位(移動枕頭或毯子、翻身),嬰兒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短。通過監測,一個6個月的寶寶夜間有9次短暫覺醒狀態。

如果寶寶在父母懷裡入睡,然後被放到小床上,或他是吸吮乳汁、安慰奶嘴入睡,當他在睡眠周期醒來時將期望同樣的條件,即要睡眠「拐杖」如安慰奶嘴等。寶寶如果發現沒有他想要的東西,而且獨自在小床上,便會覺得一切不正常,就會哭鬧。

如果媽媽在孩子醒著時抱他到小床上睡,說一聲:「寶寶你現在該睡了」,給他一個親吻,將一個他熟悉的玩具放在旁邊,孩子就會很快睡著了。當他醒來時,看到熟悉的環境、玩具,看到一切正常,就又重新睡著了,媽媽甚至不被吵醒。

2.要堅持,孩子能適應常規活動

寶寶4個月開始,要堅持白天小睡和晚上入睡,有固定的常規、固定的時間和小床。睡前有一個比較固定的「儀式」有利於培養寶寶入睡,如洗澡、按摩,然後和寶寶親熱、依偎或唱歌。稍大些的寶寶可給他看圖畫書、讀故事書、做手指遊戲,時間不要太長,約半小時,然後告訴孩子現在你要睡覺了,將醒著的孩子放在床上,將燈光調暗,如果天天如此,孩子就會養成習慣,學會自己入睡。

3.早睡,晚起

孩子入睡早能睡得更好,「過度疲勞」不會睡更長。孩子一般在晚上8點入睡為佳。

4.丟掉「拐杖」

不要抱著、拍、搖動著睡覺,睡前不要用安慰奶嘴。因為他已經知道睡前的環境,如果入睡時用以上方法做「拐杖」,後半夜3點或5點會醒來仍需要這些「拐杖」才能再入睡。

5.重溫睡眠常規

寶寶旅遊、生病或出牙後需要重溫睡眠常規,這需要幾天時間。如果你沒有重新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他將保持紊亂的睡眠時間表。

6.對4月齡的寶寶不要像新生兒一樣

4個月的寶寶如果你給他機會學習自己入睡,他能夠做到。

讓寶寶轉變到較好的睡眠類型的具體方法:每個寶寶雖然不完全相同,但基本原則是給儘可能少的安慰,用更多的時間讓寶寶學習入睡,一般是給他3分鐘以上時間學習自己入睡。有位醫生15年經驗總結:至少50%4個月大能自己入睡;75%5個月大的寶寶能自己入睡;100%6個月大的寶寶能自己入睡。父母也不要認為寶寶晚上不吃會餓。據研究,4個月大的健康足月兒(沒有進食反流)能睡6小時不吃,5個月能睡9小時不吃,6個月能睡12小時不吃。寶寶晚上不吃,白天會多吃,父母不用擔心寶寶營養不足。

關於寶寶的睡眠問題,家長常犯的10個錯誤:

★寶寶在你臂上睡著,然後將他悄悄地移到床上。

★吃著奶頭睡著。

★用安慰奶嘴入睡。

★培養寶寶晚上進食。如果你的寶寶習慣於晚上吃,他到時會飢餓;如果你停喂,孩子將不會餓了。

★不堅持作息時間。

★白天沒有小睡,過累晚上睡不好。

★晚睡等於早起,因為孩子過累睡不好。

★部分覺醒不要干預。孩子每個睡眠周期結束都會部分醒,有活動,如果你干預將使他完全醒來。

★不讓寶寶睡自己的小床。

★不讓寶寶學習自我安慰。

如果父母從寶寶4~6個月開始培養他自己入睡的習慣,避免以上常患的10個主要錯誤,就會使寶寶成為一位會睡的孩子。

關於寶寶睡眠衛生的幾個原則:

★睡眠環境應較安靜和較暗。

★3個月後寶寶睡自己的小床。

★起床和入睡時間應嚴格規定,加強生理節奏周期的培養。

★室溫保持舒適水平,不宜過熱而擾亂睡眠。

★入睡時應避免飢餓,上床或夜間不宜過多飲水,以免因排尿擾亂睡眠。

★養成自己入睡的習慣,避免養成睡前抱、拍、晃或含奶頭睡的不良習慣。

★睡前1~2小時避免玩得太興奮。

★睡前洗溫水浴,做嬰兒按摩有利睡眠。

★白天小睡應適當,避免白天長時間或頻繁地小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69368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