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脾氣暴躁怎麼辦?你知道原因嗎?90%的父母都做錯了!

Joon Si ...| 2015-11-02| 檢舉

寶寶成長的每個階段心智都會不斷變化。

而有些時候,他們會脾氣暴躁,變得難以把握。

今天我們就來和媽媽們談談,在每個不同階段寶寶情緒失常的主要原因。

有的麻麻說寶寶在八九個月時常常尖叫,很令人擔心。

但亞楠想說的是,各位家長其實無需過於焦慮。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尖叫往往是一種成長的進步,因為他們處於開始學會逐漸分離,逐漸自主的時期。

此時,寶寶開始意識到自己和媽媽是兩個不同的個體,他會為此憂慮,害怕媽媽突然離開自己,消失在視野之中。

因此想通過各種方式表現自己獨一無二,無法取代。

他們還不懂得離開的媽媽一會兒就會回來,尖叫代表他們的擔心和恐懼。

那我們要如何幫助寶寶控制情緒呢?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避免引起他的憂慮。

不要突然地離開,再突然地出現;

而是在離開時提前告訴寶寶,回來時及時進行安撫。

別以為寶寶還小所以聽不懂,其實他比我們想像得要懂得多。

你可以告訴他,誰會在媽媽離開的時候陪伴他,那也是他所信賴的人,比如說他的爸爸。

另外,電話也是一個好幫手。

即使媽媽外出,不在寶寶身邊,你也可以通過電話讓寶寶聽見你的聲音,那樣他也會安心很多。

這時候你可以跟寶寶玩一個藏東西的遊戲,告訴寶寶一個道理:

一個東西看不見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消失,它還會再出現的。

有的麻麻說自己的寶貝快到兩歲的時候,經常突然躺在地上打滾,或者非要穿著衣服睡覺。

也許你會說,這孩子脾氣是不是太大了!

但其實大家也不要太擔心,這個階段的寶寶愛生氣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而寶寶在兩歲半前的種種表現,法國育兒專家很少用「暴躁」這些字眼來形容。

因為嬰幼兒只能通過哭鬧來表達內心的一切想法,而我們需要去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他一定是需要身邊的人照顧他,理解他,尋求安全感。

我們應該儘量理解他,滿足他內心的真正需求。

只要我們做到這些,就不必擔心他的脾氣會越來越壞。

接近三歲的孩子通常會變得有些專橫。

對於他們來說,我要就代表「我」的存在;

而「我」的存在,就等於自己掌控了世界。

這個階段他們更容易生氣,跟他一起購物簡直是一場災難,仿佛連糖果和玩具都滿足不了他。

這時候一定要讓他知道,不是他的所有慾望都應該被滿足,任何人都要有所節制。

但是我們也不要太嚴苛地拒絕他所有的要求,最好是能與他平等對話,委婉表達,並做出比較適中的選擇。

如果我們訂的規矩很穩定,很清楚,孩子其實很容易接受,他們在這固定的態度方式中會得到安全感。

但問題其實常常出在家長,他們朝夕令改,很容易造成孩子行為的混亂。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一定要保持自己冷靜與尊重的態度。

如果父母只會通過發脾氣解決問題,孩子也會這樣做。

其實孩子很容易覺察到家長是否心平氣和,所以你煩躁著急,他們就變本加厲,更難安撫。

作為家長,應該耐心而堅定地告訴他,自己理解他為什麼生氣,但絕不能接受他這樣行為,並告知他原因是什麼。

有時候一個大大的擁抱或親吻也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 ,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容易發脾氣的標籤,如此他只會脾氣越來越大,更加任性。

生氣是寶寶為數不多的表達情緒的方式。

當他生氣的時候,你對他說「不要哭了」,「這樣太丟人」之類的話可能並沒有用。

你可以試著這樣說:

「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是我沒有別的辦法,你需要自己安靜下來。」

總之,我們要讓他明白,你接納他的情緒,但是你也有自己的底線。

所以一開始保持冷靜非常重要,不然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他不聽話,你訓斥他,他更生氣,你也生氣,他開始吼叫,你也大聲嘶喊......

而當寶寶氣消後,家長要溫柔的抱著他,撫摸他,並告訴他這是一段不好的記憶。

如果剛才寶寶破壞了一些玩具,你就帶著寶寶一起收拾。

如果他剛才打了別的孩子或者小動物,你就讓他自己去道歉,讓他明白:

他可以生氣但是不能毀壞東西,更不能傷害別人。

你也可以和他一起討論家裡的規矩,無論是小孩的規矩,還是大人的規矩,讓他明白每個人的行為都要遵循一定的規則。

另外,也不用所有規則都由家長強制孩子執行。

比如,如果他非要穿著鞋子睡覺,那你就讓他去吧~

他總會體會到穿著鞋睡覺是不舒服的,這些無傷大雅的事,其實並不需要和他較真~

寶寶生氣的原因總是很難猜測。

也許是為了挑戰家長的底線,也許是因為想證明自己的存在感,發泄自己的不滿。

偶爾的生氣沒事的,但如果每天都生氣好幾次,寶寶就可能哪裡不舒服。

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的都可能出現問題。

比如說缺乏鍛鍊,或者太累之類的;

比如說因為做不到某件事情的挫折感,或者害怕,擔心被拋棄,或者渴望被尊重,對不公正的待遇表示反抗等等。

除了去了解孩子生氣的原因,對於家長,最重要的還有不要因為自責而放棄堅持自己的原則。

這時候的小傢伙會很「狡猾」地和家長周旋,所以不要輕易讓步,也不必通過事後給他禮物來彌補自己愧疚的心情。

孩子脾氣大,很強勢在成長階段是很正常的。

但是如果到了五歲還沒緩和,那家長就必須注意了,著說明孩子的身心發展受阻。

孩子的脾氣一直那麼暴躁,家長應該好好反思:

是不是在生活中給他的限制太少?

是不是他睡得不夠,或是學校的生活讓他太累?

是不是父母陪伴他的時間太少,他希望吸引你的注意力?

是不是平時你太嚴苛,他在表達自己的抗拒?

是不是他在嫉妒自己的兄弟姐妹?

是不是你平時的脾氣也如此暴躁?

是不是你關心太多,溺愛太多?

......

孩子的一切行為都是可以找到原因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6927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